人际关系 GRWTH 教育綜合平台

钱的本质:了解钱的3个真相

这个世界有一个规律,每天都接触的东西,我们反而看不清它的真相。 比如,钱。 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知道钱的真相是什么,当然也不懂得怎样挣钱和花钱。 这篇文章,还原三个「钱的真相」,让你知道什么才是花钱的正确姿势。 如果知道「钱的真相」后,你和身边的人,对待花钱和挣钱这件事,一定和现在有很大不一样。 01 第一个真相: 钱并不能买太多东西 那什么是「钱的真相」呢? 分三方面说。 首先,第一个真相是: “钱并不能买太多东西。” 实际,只能买到三种: 1.身体维持 2.感官刺激 3.存在感 它们是由内到外的三层关系,我们分别来看看: 01身体维持 如果把人比作机器,那维持下去就需要「日常维护」「损耗修复」「日常维护」的清单包括: 空气、水、食物和衣物(这里主要指御寒的基本功能)。 如果只考虑基本功能,这些东西都是非常便宜的: 空气和水几乎不要钱,我每月在公司吃食堂,最多用几百块。 「损耗修复」的清单只有一项:延长生命。 比如肾不行了,就需要换一个。 修复所花的每一笔钱都不少,但可以用保险金来支付。 02 感官刺激 这一层建立在「身体维持」的基础上。 比如一顿基础健康餐——米饭、青菜、鸡胸肉,完全能够提供能源,不超过¥10。 但是你偏偏想吃火锅,这就得花200+。 多出的部分,就是你想追求的「感官刺激体验」的部分。 感官体验主要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性刺激这六种东西。 它们就像六个小怪物,寄生在你的体内。 你一个大活人,其实是这六个小怪物的奴隶: 辛辛苦苦挣钱,然后又用钱辛辛苦苦找刺激(逛淘宝、婚外恋、刷抖音等)来满足小怪物。 最后大脑会给一丁点多巴胺,奖励你这个大活人奴隶。 苏格拉底曾说,人为什么而活? 答案是为多巴胺而活。 03存在感 这一层又建立在「感官体验」的基础上。 此前我们说,多巴胺是一种奖励机制,你做对了,就可以分到一丁点。 那什么是“对的事情”呢? 对的事情,就是指“找到存在,获得了存在感”。 为什么有人会忍不住炫富? 因为找到了存在感。 为什么你会忍受艰辛去野外登山? 因为找到了存在感。 你可以理解,存在感就是六个怪物背后的黑山老妖。 所以,为什么你会心甘情愿去花钱? 无可奈何去挣钱? 因为你处在“身体食物链”的底层,你是六个小怪物的奴隶,它们六个又是存在感这个老妖怪的奴隶。 比如买房,你辛辛苦苦挣了大半辈子,终于买到新房,你所得到的是小区环境(感官刺激体验,但刺激通常很短暂),同时更多也获得了存在感(别人买房了,我也得买; 没有房子,在城市里就没有颜面)。 很多人都说挣钱是为了生存,这不对,因为「身体维持」的成本其实很低。 你99%的钱,都被六个小怪物(感官体验)以及黑山老妖(存在感)给吸走了。 02 第二个真相:「购买」不等于「买到」 当然,这就是人性,为人性掏钱,说不上可耻和不对。 但不对的是,我们不懂钱的使用方法,导致多数的钱都打了水漂。 这就是钱的第二个真相: “「购买」不等于「买到」。” 举个例子: 原本你很期待买一辆奔驰C系轿车,你期待了大半年,终于喜提新车。 但是突然,你的老丈人同时也给你媳妇买了一辆玛莎拉蒂,结果你的奔驰自从买回来就一直在停车场吃灰,你完全没有享受到奔驰车的愉悦感。 过了半年,你还是低价转卖了。 那么,你是买到了奔驰,还是没买到呢? 事实上,你只「购买」了奔驰,原价30万,你卖出去时26万,半年净亏4万。 结果你什么都没有「买到」。 「购买」和「买到」,是不同的概念。 我们通常理解的花钱,是指「购买」,也就是“付钱然后拥有归属权和支配权。” 而「买到」是指,你通过付钱,获得了你想要的感官刺激和存在感。 看过我们家里超过50%的物品,买回家后就再没有用过。 这就是仅仅「购买」达到了囤积,但对于「感官体验」和「存在感」的满足效率,都太低了。 03 第三个真相: 钱需要附加条件,才能「买到」价值 所以,「购买」很简单,但是「买到」却很难。 这是一门手艺,需要你理解钱的第三个真相: “钱需要附加条件,才能「买到」价值。” 这里针对「感官刺激」和「存在感」,我们分别来看看需要什么附加条件: 01买到「感官刺激」的附加条件 A、保持一定稀缺程度 一处森林中的院落,大城市的人就会形成刺激,也愿意为它掏钱; 但原本天天就居住在森林中的村民,他们就无法形成任何刺激,因为森林对于他们来说太多了。 B、需要一定感知经验 比如同样是大漠孤烟,摄影师能够形成的感官刺激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 摄影师可能非常兴奋,普通人则会后悔此次的旅行选择。 02买到「存在感」的附加条件 C、需要一定社会认同 如果你现在坐拥学历、财富、地位等一切,但突然把你丢在太平洋某处小岛上。 小岛上都是目不识丁的原始人,那么你所谓拥有的一切都毫无意义,因为无法形成集体认同。 D、需要一定认知提升 事实上,现在美国的精英社会中,晒自己是《经济学人》的年度会员,就比买一个Prada更受其它人尊重。 因为精英的认知水平都在提升。 存在感的重大前提是“超越身边人,让他们投来羡慕的目光”。 提高认知水平,知道更多信息,绝对大幅提升存在感。 所以你会发现,多数人的消费方式其实是错的。 比如: 买¥10000的包→买¥20000的包→买¥50000的包; 买大众→买奔驰→买玛莎拉蒂。 这个叫“阶梯式消费方式”,也是我们最习惯的消费方式。 这种错误的方式结果是,往往你在花了大价钱后,很快会觉得索然无味。 因为,这不符合六个怪物和黑山老妖的工作原理,既不具备稀缺(条件A,囤积了很多包),又很难争取社会认同(条件C,别人根本不关注)。 04 如何花钱 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去花钱了吗? 我来帮你捋一捋: 第一接受大量的不同的新鲜体验 六个怪物并不喜欢“某一件贵的东西”,而是喜欢“批量的不同的东西”,所以,根据条件A——保持稀缺,你应该每天保持新鲜。 比如: 连续90天叫你喜欢的人起床、去一趟柬埔寨做中文支教、租一辆保时捷用一天、学会摄影、手工制作一款皮质背包、跑到现在住房的楼顶去看城市的日出、尝试给父母写一封信、连续一个月最早去公司、帮助几个想帮助的人等等。 当然,也包括村上春树所说的小确幸。 记住一句话,日子刚好,阳光免费。 第二接受更多信息,拓展认知边界 这是根据条件B和条件D,即积累感知和认知经验来说。 所谓存在感,无非来自你身边一大堆人对你的认同。 换一个圈子,以往的认同就会变得无关紧要。 我们很少知道读书和学习的意义,这就是意义——可以帮你找到十足的存在感。 比如你天天研究人工智能对人类未来进程这些课题,你还会去晒包吗? 李善友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你面对王东岳这样的博古通今的学者,你还要给他比比谁的车更好,谁的房子更大,那你的想法只能被称作龌龊了。 第三真正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只是根据条件C,获得社会认同来说。 为什么炫富看上去很无脑,那是因为你以为找到了存在感,但实际上只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虚拟存在”而已。 别人只是在表面上附和,其实他们根本就不关注你,每个人只会真正关注他们自己。 所以你可以用心去帮助新的同事、好好体会父母感受并为他们做点什么、对任何人保持谦逊、花点小钱去做一些公益。 行动起来,这些存在感一定会很足。 社会认同并不是share(晒)出来的,而是do(做)出来的。 05 写在最后 既然六个小怪物(感官刺激)以及黑山老妖(存在感),我们终此一生都无法逃避他们的魔爪。 不如好好思考满足他们的更高效的方式。 美好的东西,都不需要花太多钱。 很多人居然用钱去衡量一切,简直是无脑。 所以多数的年轻人,现在着急什么呢? 拥有精彩的一生,不断拓展认知边界,真正去帮助别人。 才是你一生真正应该去做的三件事。

诸子百家

号称诸子百家 实际上是十个主要的流派 这些人原本是官府中的人 但是在西周衰落之后 进入东周春秋之后 这些人也面临着政府机构的裁剪 因为东周不行了 天子的地位和整个中央政府的地位下降 财政收入不足 各部门也得经减裁员 导致大量的专业人士下岗了 流落民间 于是这些人纷纷开办私学来招募弟子 就形成了春秋的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这种这种状态 所以通俗来说 在春秋那个时期就已经兴起了最早的 自媒体时代 诸子百家争的是什么 也要争的是一个流量的问题 就是有多少学生来听他的学说 那么儒家最终崛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冯友兰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是什么 就是儒家掌握知识体系最完备 比如说六艺 诗书礼乐艺春秋 他实际上概括了周朝整个统治社会的 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知识门类 涉及到了诸子百家的其他的各种学派 各种学说都包含在内 而儒家并不排斥其他学说 所以儒家的设计思想属于开放架构 什么人到我这来学习 我都会交给你六艺 而你掌握了六艺 是治理一个国家所必须的才能 而其他诸子的教学领域非常的局限 仅仅局限在本专业 所以 诸子百家那个诸子培养出来的人 都是某一个领域的专才 而不是治国的通才 只有儒家培养的精通六艺的人 才能够构成以后治理国家的一个全才 当然人家要用 首先诗书礼义 包括诗书礼乐义春秋这东西会不会 历史的文化的 礼法的音乐的各种各样东西懂不懂 没有其他的诸子百家的其他学生 能够这么全面掌握知识体系 只有儒家胜任 这是为什么罢黜百家之后独尊儒术 因为只有从儒家中才能选拔出治理国家所需要的通材 而其他的诸子没有做到这一点 他比较排斥别人的学说 就是固步自封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这个也是冯友兰明确点出来的 还有一点 他也说的比较的比较笼统 但是实际上他的含义是非常清楚的 就是只有儒家思想 儒家的精神才最能够打动人心 你比说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义的那个人 如果用比较搞笑的说法呢 我称之为是什么叫接近于人这个状态 就是这个人比较2 这就是儒家所提倡人的那个感觉 如果说 我现在正在试图吧 用黑格尔小逻辑的思想方法 来提炼儒家真正的 他的逻辑内核 或者叫精神实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读了论语之后 这个南汇集写的这个论语别裁 这是我们这个月要读的书 我读完之后 因为以前没有这么系统去研究过 16,000字仔仔细细读了孔子和他学生 当然这两者这两者要做 要做区别 你首先读子曰 就是凡是孔子的原话 这个必须要跟他学生的话彻底分开 是两者的思想水平不在一个境界上 只要你读子曰开始的那个这些 这些 论语中间这些篇章 或者叫语录 前前后后 读了黑格尔的书之后 或者我们精 确的掌握了西方的逻辑方法之后 我会始终高度关切一件事 就是孔子一开始说的 和后面说的和中间说的 逻辑上能不能自恰 看了仔细看了他所有话之后 我明显发现孔子所说的每一句话 只要是子曰开始了 前后的逻辑是能够自恰的 没有任何毛病 怎么推怎么合理 也就是说 孔子谁想他的脑子面带有一种 全局的逻辑 虽然他自己没有提炼出来 过了2,500年之后 所有历代注视论语的人 仅仅在注视每一张每一节 每个字是什么意思 或者把它当成语录和格言 我觉得这是糟蹋的论语 他真正厉害的地方是 一个人在这么早的时候 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怎么说前后左右他都不矛盾 也就是说 罗这个孔子的逻辑是自称一体的 这就是孔子所说乌道一以贯之 但是历代没有人把这个道给提炼出来 为什么是因为我觉得2,500年以来 中国的文化人中间 就没有精通西方逻辑学的人 甚至包括近代 甚至我们有很多西方哲学系的 学习西方哲学的人 但是却没有几个真正能够把黑格尔 把康德把整个西方的思想体系 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 这个逻辑给研究明白 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来提炼 论语中间的精神内 核或者叫逻辑内核 有没有当然有 而且我 我现在自己也在琢磨怎么来提炼 举个简单例子 比如说什么叫人 孔子对人的描述从来不下 不直接下规定性 他有很多种说法 比如说克己夫理为人 或者什么什么为人或者怎么怎么样 他在不同场合 对不同的学生说的是不同的话 因为对方的知识水平 对方的学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所以他对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 但是他的精神 他精神背后的逻辑是一以贯之的 如果我们用小逻辑思想 方法来提炼的话 你就要找到人 这个概念中间他的第一属性 比如说黑杆说 万事万物 只要谈任何事物第一属性是什么 是存在没有存在就没有本质 也就不会有现象 也就不会有现实 后面所有东西都都没有 那么我们说到 马克思在研究货币的时候 首先他要提炼他第一属性是什么 所以当马克思提 他提出一个概念比说货币低属性 是价值尺度 其他的属性都要列于价值尺度之后 不管你是支付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窖藏 这都在 尺度的后面 这叫低属性 而孔子的人低属性是什么 我看了半天 自己提炼出或者说 我们把第一属性如果拎出来的话 叫什么 其实我归纳称 应该叫真性情 这这个真性情 实际上使我们对孔子这个人认识 包括对整个儒家思想这个人人人学吧 他背后的精神核心 他最核心的东西是叫真性情 比如说孔子认为 如果一个人没有真性情 那么他的一切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了 比如说你的笑 孝道那个孝很可能是假装出来 就属于假笑给别人看的 为了明 为了出名 或者为了升官 你可以做出个人孝的样子来 但你实际上内心不适 你的善可能是伪善 你的理可能是虚情假意 实际上孔子这个你把它吃透了 研究论语把它逻辑内核找到了 你会发现 孔子最讨厌的人就是没有真性情的人 所谓巧言令色 显人已异 巧言令色是什么 就是我们现在社会 所有成功学教给你的那套东西 就是你说话办事 你说话一定要说领导好听的话 一定要跟同事搞好关系 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 然后让讨别人喜欢 说话很好听 你的表情很讨很讨喜 别人看就是很喜欢你 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人 这就抓到了问题的核心 所以在我看起来 真性情是一切人的前提 没有真性情 一切东西都可能是假的根本 不需要讨论 所以他是第一性的东西 实际上我们需要按照黑格尔这个逻辑 把人切分成五个逻辑层面 这当然是我们下 下个月读书会玩重点讲的 然后把所有他的精神的核心分布在 每个层面上面 每个层逻辑层面上呀 在每个逻辑层面上进行演绎推理 这样才能组建起一个真正的 儒家的思想的逻辑结构 所以我认为孔子 他是自己有一套非常严密的逻辑 因为从本质上来看 所有的逻辑都自洽 只不过我们后人没有能力 提炼出来他这个背后东西究竟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最近看过电视剧 叫人世间 我觉得按照孔子所描述的那个人 最接近人的这个 这个角色是谁 我认为是周家那个老三周炳坤 就是从他的真性情中 你可以感觉到 他是最靠近人的那样的一个角色 所以我们 把真性情可以进行更以 更细的一种划分 就是四种心 直心同情心 同理心无功利心 所以直心 你看看那个电视剧那个人物 就是孔子最喜欢的刚毅木讷 所谓的刚 就是为人很方正 所谓的翼 其实就是一种持久不变 这个木看起来憨憨的老老实本分讷 不善言辞 我们想想周炳坤是不是非常靠近 刚毅木讷 孔子对人下棋下定义就是刚毅木讷 近人矣 这种类型的人是靠近人意 那种人天生天然 本质上就是一种 靠近人的状态 同情心呢 直心同情心 同情心是什么 就是 当我们看到一个小孩子落水的时候 你不假思索 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审这个思考 你就会本能的觉得不忍心看小孩 被淹死你很可能会去救他 这是人之常情 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 这就是同情之心 第三个层次呢 同理心呢 也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自己不想 不想遭事的东西也你不要施压给别人 或者叫己利利人己达达人 你自己想成功 你自己想发达 你也使别人成功和发达 这都叫同理心 第四个心无功利心 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所谓无功利心 我觉得是儒家思想中最感人的地方 如果你跟道家相比 本质差别在哪 道家认为 如果说现在山洪爆发了 我看着大势不可救 因为山洪太厉害了 我与其傻乎乎的站在洪流中间去阻挡 而且根本没有用 我就不如顺势而为 我躲到下游去 等洪水试到消消除了 衰落了 我再把它引导到沟渠中间去 所谓事半功倍 这是道家的核心思想 就是明知大事不可为的时候 我就不要去逆势而做 因为没有用 太傻 而儒家跟道家最本质的区别 都是发洪水 儒家的人明知挡不住洪水 也往洪水中跳 我能挡住一块石头就挡一块石头 我能挡住一个木头就挡住个木头 为了使下游人少受一点点灾害 所以你看 以电视剧周家这个例子来说 这个周炳坤 其实承担了家庭的所有的重任 他牺牲了很多很多 成就了他哥哥 他姐姐都考上北大 都成为很了不起的人 但他是这个家真正的中流砥柱 他所付出的这种牺牲 所为家庭所所付出的一切吧 实际上符合儒家的思想 就是明知不可为 我明知这样很傻 我还要这么去做 这个社会如果缺少了这种人 全都是很功利的人 这社会上一点希望都没有 没有一个社会 主要构成都是公立人 他还能够长久的生存 中国之所以五千年文明没有中断 靠的就是有牺牲精神的儒家 其他人都躲了 道家躲到下游去了 佛家自己去清修去了 其他的其他人该干嘛干嘛 没有人愿意做这种傻人 直人笨人 相反 任何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 都是需要有 所谓理想主义或者牺牲精神的 没有这个支柱这个文明就垮了 就毁了西方也一样 比如我们都知道犹太教 基督教 他早期是犹太教 犹太教为什么传播不广 只在犹太人中间传播 传来传去 因为犹太教一开始的就约完全是律法 不感人上帝跟你约好了 你只能干这个只能干这个 干这个你不能违反 做到这点你就很好了 但这样的学说这样的律法能感人吗 不感人 直到耶稣进行了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实际上他是以自我牺牲 就是我来救赎所有人 每个人都是有罪的 但是我站出来 我把我牺牲了然后拯救所有人 这样的话 就会使这个社会产生一种极大的 受感召的这样一种感觉 就是有人为我们做出了牺牲 他牺牲了自己拯救了我们所有人 所以基督教了之所以能够流行世界 他最核心的一个理念就是感人 他怎么感动 感动人就是有理想主义的 这样一个人站出来拯救了所有人 这跟儒家思想是一样的 没有这种感人的东西 这个社会就完蛋了 他这个文明是不能持续的 所以 功利主义最终必然导致文明的灭亡 只有理想主义哪怕做不到 但是有人试图这么去做 都会感天动地 中国社会几千年以来 始终 我们看到儒家思想这个这个 这个火苗有时候旺一些 有时候弱一些 但他始终存在 当今中国社会呢 仍然需要这个东西 没有这个东西这个社会就没有凝聚力 所以就这点而言 儒家思想不仅在2,500年过去2,500年中间 能够在竞争中淘汰各门各派 他未来也一样 我们现在所接受的西方的哲学 西方的经济学 西方的社会科学 概括起来都跟墨家一样 是高度公立性的 gdp 经济 金融不都是公立吗 我做事做还是不做 只取决于按照儒家学说 取决于我认为这件事对还是不对 我不考虑做完之后的后果 对我有利还是无利 就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经济学就不是这么说的 或者说是西方的所有的学科 都不是这么说的 就是我要这么做一定要有好处 没有好处我就不做 这两者中间境界是有巨大差异的 所以我们现在其实 当你接受到这样一种关键之后 你你会发现 我们可能需要彻底改造 比如说当今社会 其实并没有一种真正的经济哲学 我们所探讨的 是类似于墨子那个级别的功利学说 但这种学说到底对一个社会长远是有 好处还是有坏处 这需要哲学的思辩 所以当我们真正把这 东西方哲学打通的时候 你会发现 我们需要新的哲学思想 来思考历史问题 来思考经济问题 来思考货币哲学问题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 这个读这读这几本书 给我最大的一种启发 就是你突然认识到 一个社会中的主流思想 就是给这个社会带来最大 凝聚力的思想 是什么 必须而且只能是理想主义的 不能是纯粹的现实主义 和纯粹功利主义的 纯粹现实的 纯粹物质型的 纯粹功利的东西都像 都将使文明走向死亡 这个文明无法持续 因为所有人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 这社会完蛋了 必然完蛋 从历史角度来看 这个 冯友兰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所有唯物主义的哲学家 都是所谓硬心肠的哲学家 因为唯物主义告诉你 事情只能这么发展 一切东西都是物质性的 让人 觉得整个生命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没有任何价值 想想看这样的一种思想方法 是让人产生一种彻底的绝望 因为你怎么挣扎怎么奋斗 其实最终是无所谓的 而所谓唯心主义 冯友兰提出的唯心主义 是一种软心肠的哲学 他会告诉你 哪怕世界再不美好 再再这个 残酷但是人总是有希望的 人总是奋斗总是有意义的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 就人跟所有东西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我看起来 这个思想也很有意思 值得深入去思考 我们总是强调文物主义 你只看到文物主义有利 里面就是客观性和严密的分析的能力 但是文物主义最终会让会让人绝望 因为你觉得我所做的一切 其实从根本来说没有意义 没有价值 他使你的希望没了 而我刚刚所说一切在 社会中能够长远存在 能够被世代人所向往 能够感天动地 能够跨越千年 感召别人的东西永远是理想主义 永远是明知不可 悲而为之的那种牺牲精神 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 这个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这个书吧 报复到两本这个上下册中国哲学史 可以说给我极大的启发 就是我们需要 真正去理解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 而且真正到了一个到我们这个时代 真正到了一个 需要把东西方的东西融合在一起 在底层逻辑上实现彻底打通 融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东西 用新的东西来指导我们未来的一切 这就是东方文艺复兴的起点 就是融合东西方哲学的底层逻辑 创造出一种新的我称之为 暂且称之为是宗者的东西 以此为基础来创造更高级 更先进更有感召力的新的文化 和新的文明

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是什么 教育不是老师的问题 是老师对学生的问题 实际上教育的本质是 学生或者叫学习者内心的一种体验 你是要培养他的内心体验的 这叫教育 就像孔子说 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 不亦悦乎 有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所以他第一个乐 第二个悦和第三个不愠 实际上我在我看来 这是一种内心体验的 由内向外的扩散 学习的过程是应该让人喜悦的 然后同道中人在切磋学习 学习的内容这是让人高兴的开心的 然后这帮人在一起学习 不被外人理解 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 我觉得这个境界基本上是定义 同学的这种心心态 比如说大家来听课 并不是准备拿学位的 也不是为了考职称的 也不是为了拿一个学历 马上出去升职然后加薪 并不是因为这些目的 而是因为学习之后你感觉很快乐 你感觉很喜悦 同道中人同学们一交流觉得很开心 别人不知道不理解 也没有什么好生气的 所以我认为孔子提出了这种学习的 这种教育的理念 是重视学习者的内心体验 我而我觉得这是教育本质 所以 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 就是钥匙 教师通过他的能力使学习者培养出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一种内心愉悦 然后交流起来很快乐 然后自我评价 靠自我来评价自己的 这种精神状态不是靠外面人怎么说 朋友怎么说 亲戚怎么说那不重要 重要是你自己怎么评价自己 这种精神状态 是我们教育的本质 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觉得以前那个强制性的 所谓普直分流 我觉得莫名其妙 他根本没有必要 因为这个政策 他的出发点不是站在教育的本质 也就是我说的那种精神状态 来考虑问题的 不是站在学习者立场来看问题的 我觉得任何人任何年龄在任何的职业 从事任何的职业 都不重要 只要他选择 我要学习 我有对某方向感兴趣 培养自身的 乐乐不愠这种内心体验 我觉得这种 学习对未来社会将会产生 非常深远和积极的影响 而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什么叫正确的事情反复做?

什么是正确的事情? 在篮球界有一句话,训练时,用正确的姿势投丢的球,比用错误姿势投进的球更有价值。 什么意思? 什么是正确的投篮姿势? 比如投篮前,你要把球放在胸前的位置,眼睛看着球篮。 膝盖微微弯曲,重心要落在两只脚上。 两只脚呢,要蹬地,胳膊向前上方伸出,两手腕同时外翻,拇指稍稍用力压球,使篮球通过拇指、食指、中指指端投出。 但是,但是,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姿势去投篮呢? 我换种方式行不行,我用其他方式也一样可以投进去。 比如,有人喜欢角度偏低一点,有人喜欢角度偏高一点,有人喜欢往左投一点,有人喜欢往右投一点。 可能不行,因为正确姿势的成功概率大于错误姿势的成功概率。 假如A和B两个人,一个用正确的姿势投篮,一个用错误的姿势投篮。 只要投足够多的次数,用正确的姿势投进的球,一定比用错误的姿势投进的球多。 当然,正确的姿势,肯定也会有投不进的时候。 但你要相信,如果你是个长期主义者,只要你重复的次数足够多,那你用正确的姿势投篮,进球的概率一定比错误的姿势进球的概率大。 因为把时间线拉长,在未来,正确姿势成功的概率>错误姿势成功的概率。 所以,你发现了吗? 正确的事情之所以正确,其实有一个概率问题。 你可能听过一句话,叫“永远都要向有结果的学习,因为结果不撒谎。” 这句话其实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概率。 因为,结果=行为*概率。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举过一个例子。 相信你还有印象。 假如,有A、B两个瓶子,每个瓶子里有10个球,这10个球中包含红球和蓝球。 现在,你有一次机会,可以从其中一个瓶子里取一个球。 如果你取出的是红球,将会有100万的奖励。 如果取出的是蓝球,没有任何奖励。 你会选A瓶还是B瓶? 你可能会说,条件太少了,那我只能盲选了。 如果,现在我告诉你,就在刚刚,老张从瓶子B中取出了一个红球,并成功赢走了100万。 你会怎么选? 我猜,你很有可能也跟着选B。 “永远向结果的人学习啊,因为结果不会撒谎”。 但是,但是,你向有结果的老张学习,学习的是他从瓶子B取出球的行为。 你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概率。 虽然老张从B瓶中取出了红球,可万一A瓶中的红球更多呢? 万一B瓶只有一个红球,还被老张给取走了呢。 比如上面这张图。 A瓶里的10个球中,8个是红色的,抽中红球的概率是80%; B瓶里的10个球中,只有2个是红色的,抽中红球的概率是20%。 这意味着: 如果你选A,会有80%的概率赢得100万; 如果选B,只有20%的概率赢得100万。 当你分析了行为背后的概率问题,即使你知道老张从B瓶中取出了红球,你可能也不会向他学习。 因为你知道,行为并不能决定结果,你还需要考虑概率。 所以,“永远向有结果的人学习,因为结果不会撒谎”这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 它把行为等同于结果,认为确定的行为,会带来确定的结果,也就是: 行为* 概率(100%)= 结果。 忽略了概率问题。 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结果,不知道这个结果是重复了一次,一百次,还是一千次的结果。 举个例子。 A和B比赛投篮。 A用正确的姿势,B用错误的姿势。 两人各投一次,结果A没投进,B投进了。 那2次、3次,甚至10次呢? 可能还是B投进的次数多。 但只要投的次数足够多,你会发现A进球的次数就越多,100次,甚至1000次,A的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 如果你看到用错误姿势投篮的B进球了,而A没进球。 这时候,你向有结果的B学习,其实是在做无用功。 这就好比在你的团队里,你看到A这个月的业绩非常不错,就号召大家像A学习,B的业绩不好,所以就否定B的行为。 有可能A只是走了一步险招,恰巧撞上了。 而B用了最稳妥的方式,却不巧失误了。 如果你号召所有人向A学习,其实是把团队置于一种比较冒险的境地。 所以“永远向结果学习,结果不会撒谎”是很有误导性的。 因为结果,有时候真的会撒谎。 所以,我们再回到开始的问题。 什么叫正确的事情反复做? 正确的事情反复做,就是你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概率,判断出概率更高的行为,然后再去学习,去练习。 不断增加成功的概率。 以篮球为例。 就是你要找到科学的训练方式,正确的投球姿势。 然后反复练习。 比如,NBA球星库里,凭借三分球得分能力,曾带领勇士队赢得了多次冠军荣誉。 库里被封神的三分球技术是怎么来的? 就是正确的事情反复做。 正确的投球姿势+科学的训练方式,然后练习,练习,练习。 有人问库里的父亲,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儿子投篮像你儿子一样准? 库里的父亲说,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秘诀只在于重复练习。 只有你坚信自己能做得到,并付诸努力训练,才能在实际比赛中做到这样。 为了提高投篮技术,夏天的时候,库里每天反复练习投中500个球,在比赛期间,每天要练习命中200个到350个球。 而他练习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因为他找到了正确的事情,然后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增加了概率。 才拥有了超高的三分球命中率,在比赛中增加赢面。 最后的话 现在,你知道“永远向有结果的人学习,结果不会撒谎”,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因为结果=行为*概率。 所以,正确的事情反复的前提是,你要通过概率去判断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情。 找到正确的事情。 然后重复练习。 然后,你才能获得所谓的好运气。 因为所谓的运气,也就是你要坚持正确的事情反复做,不断增加成功的概率。 当微观世界的概率叠加概率,概率嵌套概率,到了宏观世界,就被叫做“运气”。 祝你总有好运。

行动力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关键:怎么提高行动力?

许多人应该都有这样的困扰: 01 拖延的本质是什么? 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种情况:1)缺乏动力; 2)缺乏行动力。 别看它们只有一字之差,但区别却非常大。 前者,是缺少目标,觉得一切都无所谓,做也行、不做也行,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心病」。 后者呢,则是有目标、有动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但在朝目标前进的路上,行动力不足,要么,难以克服自己的惰性; 要么,难以攻克路上的障碍。 这篇文章,主要会专注于后者:我知道该做什么,但却总是裹足不前,怎么办? 想一想,当你缺乏行动力的时候,你的表现和感受是什么? ……这些现象,我们一般会把它们称为「懒」。 但是,这种简单的贴标签法并不是我们的目的。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情境,有些人总是行动力十足,有些人却一直难以寸进呢? 是什么造成了「懒」? 以及,如何改变它? 这才是我们要去思考的。 02 面对挑战和困境时 人会有两种应对策略 我们知道:大脑总是趋利避害的,能尽量保存能量,就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和支出。 因此,当我们面临一些比较长期、艰巨和复杂的挑战时,大脑会对它们进行一个预判,认为它们会造成大量的能量耗用,于是产生排斥心理,阻碍我们的脚步。 这种排斥心理,表现在感知上,就是各种负面情绪。 比如:……这就造成了一个「困境」。 困境往往不直接来自于挑战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对挑战的恐惧。 1981 年,德国心理学家 Kuhl 发现:当人面对挑战和困境时,会有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 第一种:这个困境好可怕啊,我要赶紧行动起来,改变它,让自己摆脱困境。 第二种:这个困境好可怕啊,我要调整自己的状态,等到自己状态更好时,再一口气把它解决掉。 Kuhl 把第一种心态称为「行动导向」(Action orientation),把第二种心态称为「状态导向」(State orientation)。 可以看到: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他们的信念不同。 前者会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行动。 因此,我要赶紧行动起来,通过我的行动,来减少不确定性,减少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降低负面情绪感受,来攻克这个挑战。 后者则认为:要跳出困境,只能通过「良好的表现」来实现。 但良好的表现又需要良好的状态,我现在状态不好,所以不适合行动。 我应该等到状态更好时,再去做出「良好的表现」。 前者注重的是过程: 我离目标还有100步,哪怕我只迈出1步,也是一种胜利; 后者注重的是结果:我要用最少的步数抵达目标,那么我每一步就必须足够长; 如果做不到,宁可不要做。 显而易见:当我们说一个人「懒」,觉得他「缺乏行动力」时,往往属于哪一种心态呢? 状态导向。 也就是说:这个人真的懒吗? 其实不是。 他很可能只是在潜意识里认同一个信念:为了保证结果,我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状态。 因此,现在不适合行动,我要等到状态良好时再行动。 因此,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也不要给其他人贴标签,这些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03 内隐自我系统 可以帮我们摆脱困境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应对策略呢? 简单来说:当你具备一个意图,想去做一件事情时,这个意图就构成了一个动力; 而当你遭遇挑战,产生种种负面情绪时,这些负面情绪就形成了一个阻力。 动力和阻力相互角力、相互抵触,就构成了前文所说的「困境」。 那么,如何摆脱这个困境呢? 这就需要另一个系统的参与: 内隐自我系统(Implicit self)。 什么叫内隐自我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在过往的经历中,他的种种经验、信念、反馈和知识加总在一起,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自我系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主动想到它们; 但当我们面临相似的情境时,这个内隐自我系统就会被激活。 你可以理解为: 这个内隐自我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人从过往的经历中所「学到的经验」,包括成功的经历、做法,成功后的感受,从别人处获得的反馈和肯定,等等。 它相当于我们大脑的一个「工具箱」。 Kuhl 的研究发现: 当一个人的内隐自我系统被激活时,会带来积极情绪,从而冲淡负面的情绪,帮助动力在「动力-阻力」的博弈中胜出。 (Kuhl, 2000 & Koole & Coenen, 2007)进一步的研究发现:(Koole & Coenen, 2007)04 自我效能感 会影响一个人的行动力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呢? 对于状态导向的人,他们产生「延迟」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里,又涉及到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是生理因素。 研究发现(Schlüter et al., 2018):状态导向的人,他们大脑中的杏仁核往往体积较大,较为敏感,从而,他们会更容易关注外界的刺激,更容易被外界的挑战「吓到」。 也就是说: 比起关注「自己的经验」,他们的注意力会更多地放在外界的刺激上。 你会发现,这一点跟拖延症是相统一的:状态导向的人,更容易从外界感受到恐惧,因此他们会更倾向于推迟和拖延,以避开可能的威胁。 心理学家 Perpetua Neo 认为:基本上,拖延症患者大脑中的恐惧中心,被激发的次数要多得多。 而由于工作中充满了挑战和威胁,因此他们总是倾向于拖延,来尽可能让自己避开恐惧。 另一方面是心理的因素。 想一想:一群朋友聚餐时,你是那个说「随便」「都行」的人,还是那个自告奋勇点餐的人? 部门开会,领导问「大家有什么想法」,你是那个果断提建议的人,还是那个先看看大家怎么说的人? 研究发现,行动导向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自主地」作出决定。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把外界的威胁跟自主性建立起联系,建立起一种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我是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来应对这个威胁的。 这种自我效能感,会驱使他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更有底气」。 反过来,状态导向的人,当面临挑战和威胁时,最常产生的反应是什么呢? 逃避,拖延,犹豫不决,以及,转而向他人求助,寻求外部的指示和帮助。 也就是说:行动导向的人,由于他们经常需要独立自主地做出决定,这种习惯会形成正向强化,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更习惯于考虑「我要什么」「我认为该怎么做」。 但状态导向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则更容易倾向于考虑「在这种情况下,别人会怎么做?」 从而不断让自己停留在犹豫、徘徊之中,难以迈出一步。 这一步之差,往往就是巨大的差距。 05 到底是什么 导致了 我们沉浸 在拖延的泥淖中? 好了,结合上面的种种,让我们暂且来总结一下。 我们不妨把「没有挑战 → 面对挑战 → 解决挑战」这三个阶段,按照大脑对它们的预判和感受,分别标示为: 「1舒服 → 2不舒服 → 3舒服」。 那么,对于行动导向的人来说,他们会更关注 2→3 的阶段。 他们会这样想:「我只要解决了2,后面就是康庄大道了」。 并且,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来支撑自己跨过2的阶段。 反之,状态导向的人,则更容易关注 1→2 的阶段。 他们想的是:「我要尽量减少自己的能量损耗,因此我能不碰这个2,就不碰这个2」。 与此同时,他们往往也缺乏自我效能感,导致他们倾向于去思考「别人是怎么做的?」 「我要怎么做才不会犯错?」 —— 这又进一步导致了,他们在挑战面前,很容易显得犹豫不决。 也就是说: 行动导向的人:经常自主作出决定,形成正向强化,建立高度自我效能感; 同时,对外界刺激有较低的敏感性,让他们更不容易被吓倒。 两者结合,让他们更容易调动「内隐自我」,更倾向于通过行动来跨越障碍。 状态导向的人:缺乏自主性,导致他们倾向于从别人处获得支持; 同时,又容易把外界的威胁过度放大。 这就导致他们过度地关注「外界」和「他人」,导致「自我」在这些东西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无力去克服困难。 这种心态和信念上的差异,就是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逃避和拖延的泥淖中的罪魁祸首。 进一步,你会发现:对于内向者和高度敏感者,这种效应会更加强烈。 为什么呢? 因为内向者大脑中的「避错回路」会更敏锐,遇到刺激时,会更容易联想起负面经历,避免让自己重蹈覆辙 —— 这就跟状态导向的「我要如何才不会犯错」是一致的。 同样,高度敏感者,对外界的刺激会更敏感,更容易进入「深度反刍」。 这就导致了,他们更容易「过度放大」外界的刺激和威胁,从而让自己止步不前。 因此,你会发现:这些,在底层的逻辑上,都是彼此相通的。 06 提高行动力的六大策略 那么,如果你是一个状态导向者,有什么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改变这种现状呢? 分享几个有效的锻炼方式。 它们未必能立竿见影,但坚持下去,一定能有所改变。 01练习自己做决定前面讲过: 状态导向的人,大多有「从外界获取指示」的习惯,也就是遇到问题和决策时,喜欢观察和考虑「别人会怎么做」,而不是「我想怎么做」。 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 因此,一个有效的锻炼方式,就是多自己做决定。 试一试:当你下一次遇到需要做决策的情境时,不要再说「随便」「都行」,也不要问别人「你来决定吧」,果断一点,自己作出决策。 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自我效能感。 当然,这一点不是说你要独断,也不是不考虑别人的看法,而是:不要再把做决策的这个主动权让出去。 在全面思考的基础上,让自己来做那个拍板的人。 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不会有负面影响的场景开始练习(比如:聚餐去哪里吃饭,有朋友来玩带他去哪里),再慢慢地往更复杂、更困难的场景提升。 大脑是会记录下你每一次行动,并根据它来进行自我调整的。 因此,你每一次做出决策,并从结果中获得反馈,都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和肯定。 它可以不断刺激和丰富我们的「内隐自我」,并提高我们激发它的可能性和频率。 久而久之,你会变得更加自信。 当你面对挑战时,也会有更充足的行动力,来帮你跨越挑战。 02先做困难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对困难的事情产生畏惧,从而倾向于去做周边的、轻松的事情。 一边做,一边告诉自己: 我并没有什么都不干,我还是有在做正经事的……但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任务,其实一直没有得到推进。 这就会导致:挑战所带给你的恐惧和压力,其实一直都没有得到缓解。 它会潜伏在你的大脑中,不断占据你后台的认知资源,造成反刍和负荷,消耗你的能量和精力。 要改变这种现象,你就得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纠正自己的习惯:先做最困难的事情,不需要一定攻克它,但至少要让自己「有进度」。 这可以带来两个结果:1)通过去接触困难的事情,大脑可以大幅降低对它的不确定性,从而把它从大脑后台中清除出去,避免「契可尼效应」。 2)通过去采取行动,并从中获得反馈,可以让大脑更多地感受到「1舒服 → 2不舒服 → 3舒服」中的阶段3。 从而,引导大脑的关注点,从「1→2」,转移到「2→3」。 所以,我很喜欢一个经典的时间管理技巧,叫做「吃青蛙」。 就是: 每一天,优先把那件最重要、最困难、最艰巨的事情给做了。 它不一定是耗时最长的,但一定是你最排斥、最不想去触碰的。 做完了,哪怕只是前进了一步,你也会感到神清气爽。 再去做别的事情,都会更加充满动力。 03锻炼积极的拖延拖延有两种,一种叫积极拖延,一种叫消极拖延。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帮你理解:简单来说,它们的区别就在于: 积极拖延很清楚「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但先不现在做,而是临近截止期限再做。 这样,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缩短在它上面花费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可以给大脑适当的压力,让大脑在压力下「动力全开」,并且,慢慢地适应这种节奏。 注意:适度的压力不但不会造成损害,反而会提升大脑的弹性和耐力。 当然,适度的意思就是:压力不能太大,也不能太久,最好是控制在「你知道你能搞定」的范围内。 这相当于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锻炼它适应压力。 你会发现,积极拖延跟第二点「先做困难的事情」其实是共通的:先把最困难的步骤打通,然后有意识地把它留到临近截止再去做,这样,就可以把压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断强化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04 建立外脑工具箱 前面讲过:当我们面临挑战和压力时,一个丰富、完善的「内隐自我」,往往可以为我们提供动力,给我们注入信心和能量。 但是,大多数时候,状态导向者的内隐自我都比较弱,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就不妨试一试,用「第二大脑」的形式,来构建这个内隐自我。 简单来说:就是把我们过往的经验、心得、成果,以及从别人处获得的肯定、认可和协助,都外化到笔记里面,让它成为大脑可以随取随用的「工具箱」。 所以,我一直非常提倡记录和复盘,就是这个原因。 一方面,做好记录和复盘,可以让你对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和成长更加了然于胸,帮助你构建完善的自传体记忆; 另一方面,这些你所记录下来的信息,在你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成为你宝贵的动力。 不妨在平时多注意记录这些内容:05 采取全景思考法 我会把每一天的工作,大体分成两部分: 全景思考,和具体执行。 在全景思考的时候,我会做这么几件事情:1)为未来勾勒一个图景。 让自己去想象:这件事情做成了会怎么样? 我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它可以为我带来什么? 通过这种方式,为自己提供动力和激情,帮助自己「校准目标」。 2)把困难的任务进行分解。 要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完成哪些小的步骤? 这些小的步骤又可以分解成哪些更小的步骤? 这一步,可以有效地让「困难的挑战」变得「不那么困难」,从而降低它对你的威胁性,减少阻力。 3)消化、处理和消除焦虑。 针对每一件焦虑的事情,我会去思考:它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可以做些什么,来尽量降低这个可能性? 然后,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就让自己「不去动脑」,只是埋头去做就行了。 需要动脑的事情,留到「全景」的时候,再去做。 这可以有效地帮你阻隔好负面情绪,让它们不至于影响和干扰你的行动。 06 不断积累成就感 我在很多文章里都讲过: 要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自信,更有激情,很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 是要构建出一个正向的循环,让自己不断感受到「行动-正反馈」的回报,来强化自己。 所以,不妨试着在生活和工作中,每天多利用一些时间,做一些举手之劳、但能给自己带来正反馈的事情。 比如: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在平凡而慵常的生活中,不断地汲取能量。 当你面对挑战的时候,这些能量,就会成为你有力的后备。 最后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结尾: 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希望这些思考和心得,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一些思考,一些力量。 英雄从来不是丰功伟绩,而在于你我每一个平凡的人,能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投入生活,感受生活,享受生活。 谁是超级英雄? 是你,是我,是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