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y

Must Watch!



MustWatch



美国为什么那么仇恨苏联?

经常看美国电影的朋友都会发现,很长一段时间,苏联都是美国电影里的“大反派”。 哪怕苏联死了30年,美国电影里的大反派还是俄罗斯。 哪怕苏联死了30年,美国依旧不遗余力地封锁、制裁、围剿俄罗斯。 有人问了,苏联到底做了什么,让美国如此念念不忘? 以至于要对着一只死老虎发威? 苏联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只是证明了一群打工人团结起来,也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比如说完成工业化,比如说打败纳粹德国,比如说拥有核弹,比如说造航母造核潜艇,比如说探索宇宙,比如说第一个送宇航员上天,比如人类第一个女航天员……苏联证明了,人类不需要资本家、富豪、老板,也能干点大事 还记得上世纪那些工业奇迹吗? 礼炮号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世界上最大的飞天巨兽安225,优雅美丽的白天鹅图-160,世界上第一种超过三倍音速、导弹都追不上的战斗机米格25......普京在俄乌冲突讲话里贬低了列宁、斯大林,贬低了苏联的意识形态,试图用民族主义去鼓舞俄罗斯民族,但我说实话,今天俄罗斯民族的大半荣耀,今天俄罗斯对全世界的大半威慑,都来自于那个倒下的红色巨人,如果没有苏联,沙皇俄国只不过是个不入流的帝国.......苏联之所以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还在于它代表了所有理想主义者的追求。 不信,你看保尔.柯察金成了全世界一代人的偶像,你听那些风靡全球的歌曲《喀秋莎》、《红军最强大》、《牢不可破的联盟》、《歌唱动荡的青春》.......不是来自于俄罗斯,而是来自于苏联。 哪怕它依旧死去了30年,世界上依旧有人怀念那一抹赤色。 就在俄乌冲突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镰刀锤子旗帜偶尔出现。 在乌克兰前线,一位来自于德克萨斯的美国老兵和俄罗斯军队并肩作战,他怒斥美国政府的虚伪双标,他拿起枪要和纳粹战斗到底.......他说他不是在帮助俄罗斯,他只是信仰共产主义。 苏联证明了,除了资本主义那条路,除了美国那条路,人类还有别的路可以走。 虽然它只存在了70年,最终失败了,但在它存在的短短70年内,它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民去探索、追寻,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找到奋斗的目标,这同样证明了这种思想,这种制度、这种价值观的生命力。 苏联犯了错,不代表共产主义这条路错了。 苏联还证明了,哪怕是沙俄这种下九流半封建的破烂底子,经过共产主义者一改造,就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建设出一个辉煌的人类文明……虽然它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和污点,依旧能让全世界理想主义者向往不已。 还记得“剑桥五杰”吗? 还记得乔治.布莱克吗? 还记得罗森堡夫妇吗? 他们不求回报,不问前途,他们追求的只是那一个人类大同的梦想。 苏联真正威慑美国的不是武力,不是核弹头,不是钢铁洪流,而是它的意识形态,是“全世界无产者,团结起来”的威力。 美国不怕老牌帝国主义,不怕纳粹法西斯,因为那些东西伤害不了它,美国甚至能够包容它们、吸收他们、与他们同化; 但美国容忍不了社会主义,容忍不了赤色。 他们仇恨、恐惧的是他们真正的掘墓人。 因为这些人生来就是要打断帝国主义的枷锁、埋葬那些吸血鬼和寄生虫的。 美国仇视的不只是苏联,而是全世界所有想要走那条道路的人,中国、古巴、朝鲜、智利、巴拿马……哪里有左翼,哪里就有美帝赶尽杀绝的黑手,他们操纵走狗们杀了阿连德、杀了切.格瓦拉、杀了托里霍斯…他们用恐怖吓唬那些向往光明的人民。 他们在自己国家搞麦卡锡主义、疯狂反共,他们监视海明威、迫害卓别林、甚至给马歇尔扣通共的帽子,把一切追求公平进步的人们打成“共产党”,他们暗杀黑豹党领袖,把一切火苗都掐灭在萌芽阶段。 他们用尽全部力量去解构社会主义者们的崇高理想,把赤色大潮中的人们丑化、污名化、娱乐化、庸俗化。 他们用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奶头乐、身份政治来瓦解人民的团结。 他们对外搞“和平演变”,输出“颜色革命”,用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享乐情趣来引诱、腐化革命者,制造越来越多的两面人和背叛者…… 他们重新给人民洗脑——资本家养活了你们,美国创造了一切,你们要感恩。 他们为了摧毁苏联拼尽全力,他们为了扼杀社会主义不遗余力。 以至于苏联死了,他们还要对着空气舞刀弄枪,不然不知道下半生该怎么活。 以至于俄罗斯实际上在90年代已经投降了,他们还不放心,表示不接受投降。 诞生过“幽灵”的大国,赶尽杀绝是对它最大的敬意。

降者如云的军事奇迹,为什么拿破仑和解放战争能做到?

三大战役的胜利,直接锁定了解放战争的胜局。 这三大战役的战损比之惊人,直接打垮了国民党的一切抵抗意志。 这仗根本没法打,再上多少人都是输。 50万大军对50万大军,一方大发神威将另一方全歼。 正常情况下,战胜方还会剩多少军队? 你觉得,怎么也得至少死十万人吧,这个战损比已经算是超级大胜了,5人换1人。 辽沈战役正式启动前,解放军70万,国民党军50万。 打完了之后,国民党军数量归零,解放军还剩110万。 淮海战役正式启动前,解放军60万,国民党军80万。 打完了之后,国民党军数量归零,解放军还剩130万。 平津战役正式启动前,解放军100万,国民党军60万。 打完了之后,国民党军数量归零,解放军还剩150万。 打仗打成这样,还打毛线啊。 降者如云,与其说这是在打战役,不如说这是在招降。 其实国民党军的战斗力是真的不差。 三大战役中,解放军总伤亡24.4万人,其中阵亡4.66万人。 而国民党方面总伤亡25万人,阵亡估计在5~7万人。 要知道,国民党是败方,没有救治伤员的条件,就这样也才阵亡5~7万人。 在解放军大胜的前提下,国民党军打出了近乎于1比1的交换比,这说明美式装备确实厉害,国民党军的基本素质也确实很高。 但战役的最终结果,却是200多万国民党最精华的军队,全军覆没,而解放军战后军力直接暴增。 这一堆堆的先进装备,我们以前是没有的,国民党军投降后,我们全有了。 在黄百韬兵团服役,11月份刚被俘虏的国民党战士,12月份围歼杜聿明集团时就能当主力军,还有很多拿下战功,升排长甚至连长。 俘虏兵能在短短一个月里成为主力军,这在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 只有拿破仑当年复出时的景象可以比拟。 万众归心的拿破仑拿破仑,小兵出身,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当上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 他成为法国皇帝后,带领法国军队五次击败反法同盟,一生指挥的60多场战役里胜利了50多场,而且基本都是以弱胜强,几乎统一了整个欧洲。 在远征俄国的过程中,因为严寒的因素,57万强大的法国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3万人逃了回来。 在这个法国最虚弱的时候,反法同盟再次联手进攻,最终迫使拿破仑于1814年4月13日宣布退位,并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 路易十八回到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 一年后,拿破仑带领700人,偷偷的从这个小岛上跑了出来,登陆法国。 恐慌的路易十八,立刻派出了内伊元帅、麦克唐纳元帅率领两支兵团去消灭拿破仑。 第一支靠近拿破仑的先锋部队,就有足足2500人,对拿破仑形成了碾压式的武力优势。 拿破仑是怎么赢的这一仗? 他什么都没做,只是走到了两军阵前,脱掉上衣,对着那2500名敌方士兵怒吼: “士兵们,向我开枪! 向你们的皇帝开枪!” 全场死寂。 然后奇迹的一幕发生了,2500名士兵集体狂热了,疯狂的喊着“皇帝万岁”,全体变节。 随后,率主力部队赶到的内伊元帅和麦克唐纳元帅,在阵前先向拿破仑递刀投降,再受刀,以表示自己将效忠于拿破仑。 就这样,路易十八派出的所有大军,在一枪未发的情况下全部向拿破仑投降,并立即成为了拿破仑麾下的主力部队。 路易十八集结了自己所能集结的一切部队,结果未能对拿破仑造成一丝一毫的损伤,简直就是专程过去给拿破仑送兵送装备的。 还有很多部队,在未接到国王指令的情况下,就自行集结向拿破仑所在的方向移动,并立即倒戈。 拿破仑甚至专门给路易十八写了一封信: “国王啊,我亲爱的兄弟,不要再派人来了,我这儿人已经够多了……”。 还有很多已经退伍的老兵,听闻拿破仑回归,自费从全国各地启程,前来投奔拿破仑。 出逃小岛时,拿破仑只有700人。 但抵达巴黎时,拿破仑麾下已经有了15万正规军和20万志愿军,仅仅只用了21天。 拿破仑,几乎是被法国人给抬到了巴黎,并请上了皇帝位。 什么叫王者归来,这就是。 因为拿破仑军队的前进速度过快,路易十八豢养的报纸,在几天之内其标题是这样变化的: 第一天“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陆”; 第二天“吃人的魔鬼向格腊斯前进”; 第三天“篡位者进入格勒诺布尔”; 第四天“波拿巴占领里昂”; 第五天“拿破仑接近枫丹白露宫殿”; 第六天“陛下将于今日抵达自己忠实的巴黎”。 回归巴黎的王座,对拿破仑而言,好像只是度了个假而已,路易十八仓皇出逃。 被震惊的欧洲各国君主,抛弃了一切纷争,立即集结起了大军向拿破仑进攻。 拿破仑第七次和反法联盟作战,再次和整个欧洲的力量进行对决,用刚归附的军队。 在滑铁卢这里,拿破仑战败,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并被严密看管,拿破仑复出建立的百日王朝结束。 这一次,直到离世,拿破仑都没逃出来。 但他留下的神话,一枪不发夺取整个法国的神话,依然可以在几百年后震惊所有浏览这段历史的后人。 意淫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一个人要强成什么样,才能如此万众归心。 有的人想当皇帝,需要用一系列的阴谋诡计。 而有的人,只要他愿意出来当这个皇帝,所有人都会立即把他给抬上皇位。 为什么拿破仑这么牛? 因为他在当时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利益。 拿破仑不仅打碎了法国的封建主义制度,带领新兴的资产阶级阶层崛起,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法律。 与此同时,拿破仑的军事才华还特别的逆天。 带领少量军队,拿破仑就能征服整个欧洲,而在大量征服的过程中,所有跟随拿破仑的士兵,都获得了大量的利益。 拿破仑是怎么对待自己手下士兵的,我们可以从下面这段史料中略窥一二。 总之,跟着拿破仑打仗,死伤不多,每仗都大概率获胜,自己能获得远远超过自己本身阶层的收益。 跟着拿破仑干,有前途。 而路易十八呢? 这是一个怂包,没有上战场的能力,甚至没有执政的能力,为了获取反法同盟的支持,让自己能重新当法国皇帝,路易十八签了一大堆卖国文件,把法国的利益卖的干干净净。 路易十八登基后,这些承诺过的东西都得兑现,于是只能大肆搜刮国内的利益输送给国外。 拿破仑是通过征服国外来让法国富强,而路易十八则是不停的把法国的东西拿走送给国外。 至于给路易十八打仗,那更加不可能有什么前途可言的,能拿到工资就不错了。 所有的法国阶层,从老百性到资产阶级,统统都对路易十八不满。 而所有的士兵,也都觉得跟着路易十八,前途一片灰暗。 但整个法国,无人能改变这一切。 只有拿破仑,那个曾经创造过无敌神话的拿破仑,他有可能让法国重现曾经的帝国辉煌。 因此,拿破仑复出后,振臂一呼,整个法国应声而降。 这真的是民心所向。 解放军的民心所向为什么法国军队集体向拿破仑投降,因为拿破仑代表了他们的利益。 国民党军队疯狂投降解放军,其实原理也是一样的。 因为解放军代表了国民党军队的利益。 三大战役的过程中,解放军大量转化国民党的俘虏,迅速让敌方士兵变成自己的主力军团。 但实际上,发动三大战役的解放军里,也大部分都是国民党士兵。 1948年,邓小平谈到中原野战军时说过这么一句话: “大约百分之七十是解放战士”1948年初,陈毅在总结华东野战军的兵员补充情况时,说过: “我们补兵员十分之三是翻身农民,十分之七是解放战士”同时,陈毅还谈及了西北野战军的情况: “西北野战军一年多没有补充解放区参军的新兵,主要是吸收解放战士,现在部队中解放战士成分也占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通过史料中的这只言片语,我们可以发现,在1948年初,从国民党军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就已经占据了解放军的主要力量。 而三大战役,是在1948年9月才开始的。 因此,三大战役的本质,是从国民党军队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和国民党军队的未解放战士之间的战斗。 这不仅是中国的内战,还是国民党军队的内战。 为什么解放军怎么敢如此放心使用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难道不怕临阵倒戈么? 要知道这怎么说也是俘虏兵,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战争,敢如此大规模的使用俘虏兵。 转化国民党军俘虏的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非常困难。 在最开始的时候,政工干部给起义士兵解放思想时,一般都是从国民党蒋介石“卖国”,“独裁”,“压迫人民”,“发动内战”等角度讲起。 但很快,政工干部们发现这么做效果甚微,因为士兵们对此没有办法感同身受,觉得这些大道理距离自己太过遥远。 前期起义的国民党部队里,经常挂在士兵嘴边的言论是: “当兵的只要有饭吃,给谁扛枪打仗都一样。” “国民党胜也好,共产党胜也好,早点结束就好,我好回家。” 在这样的起义部队里,士兵的政治觉悟甚至还没有军官高。 一名叫徐文烈的政工干部,和一个连队的士兵挨个谈心后发现,139名士兵里,对国民党和蒋介石有敌意的只有2人。 认为国民党和蒋介石的统治虽然很黑暗,但命好还是有希望的,自己只是命不好,持这样思想的有5人。 其他的人,统统都认为国民党其实干的还可以,至少自己还是有饭吃,有军饷拿的。 但是在这个连队里,对乡镇保长、地主恶霸有强烈敌意的足足有128人,只有11人持中立看法。 而在另外一个连队里,84名士兵有83人挨过军官的打,只有一名军官的亲戚没有被打过。 因此,徐文烈做了个实验,改变以往自高向低的政治宣传手段,开始自低向高。 政工干部不讲课了,让起义士兵自己讲,讲自己受到的乡镇保长和地主恶霸的欺凌,讲自己受到军官的欺压。 这就是政工宣传手册上所谓的“倒过来讲”。 这么一试,场面收不住了,台上的人讲着讲着就哭了,台下的人跟着哭成一片,有的人甚至哭的昏厥过去。 在《心路沧桑——从国民党第六十军到共产党第五十军》这本书上,记录了这一段史实: 第472团2营召开诉苦大会,第一次大会就哭昏倒了31人,第二次大会又昏倒了35人。 一位叫何思勤的士兵诉苦后,哭得精神失常,耳朵听不见了,也不吃饭了,谁劝他,他都不理睬……在《起义“国军”将士是如何实现心灵裂变的》这本书里,我们还找到了60军的另外一组数据: 60军第144师的2451名士兵,其中有345人被吊打过,289人被捆打过,1238人被棒打过,13人被刺刀打过,677人被枪托打过,1362人被打过耳光,945人被皮带打过,991人被拳打脚踢过,53人曾被打得昏死过去,20人被打得吐了血,22人被打残废,1298人被罚过跪,535人被罚过冻,128人被罚过晒,1302人被罚过挨饿,1人被罚过喝尿,1人被罚过吃地痰,被枪毙未死的有33人,被活埋未死的有24人。 在这2451名士兵里,家中母亲、姐妹、嫂嫂被强奸、霸占以及被迫改嫁的,总计达850人。。。 这个师团的诉苦大会上,2000多士兵哭的惊天动地,有的士兵哭的死去活来。 在444团的诉苦大会上,参会的1147名官兵,有989人哭了,占比86.2%,还有78人竟然哭病了,好几天才缓过劲,占比6.8%。 在诉苦大会结束后,政工干部再和他们讲那些以前士兵们不愿意听的“大道理”,很多士兵立刻就接受了。 自己这么惨,不是因为命不好,而是因为统治阶级的制度性压迫,这是一个吃人的旧社会。 很多士兵,立刻就思想觉悟了,知道自己为何打仗,为谁打仗。 当兵的都是穷户,富家子弟哪有当大头兵的,从军那也是军官。 这些来源于无产阶级的士兵,只有解放军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只有解放军才能为他们报仇雪恨。 他们当然会立即成为解放军最忠诚的战士,就算是俘虏兵又怎么样? 但那些出生于地主阶级的军官们,只有少数可以转化,大部分都不吃诉苦大会和思想解放这一套。 他们又没有被打吐血过,家里也没有姐妹被人强奸霸占,甚至很多人自己就是欺负农民的一方。 对于这些国民党军官,采取“少数清洗、多数调学、部分留队”。 整个60军总共有2714名军官,在进行大量思想改造后,依然有大量的军官被送走,然后从其他部队补充了1000多名军官进来。 经过这种改造后,60熊脱胎换骨,改名50军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成为了一支强军,被称之为50凶。 在朝鲜战争中,50军全军产生特等功臣4人,战斗英雄2人,大功以上476人,创造了2个步兵营全歼英军一个坦克营的奇迹,第一个攻入汉城,且超任务死守汉江50天。 为什么50军那么强? 有一名60军的士兵,名称不详,是穷苦出生,家里兄弟两人。 国民党征兵时,老大去了。 第二年,国民党又来征兵了。 按理说,一户出一人,自己家已经出过人了,不该再出丁了,结果几户富人家不舍得把儿子交出去,就交钱,免除兵役。 钱是交给当地的地主和保甲长了,但上头安排下的征兵任务还是得完成啊。 于是保长就强迫穷户多出人,于是这名士兵被迫当了兵。 家里两个男丁都去当兵了,地没人种了,当年的收成少了。 但凶神恶煞的地主可不管这个,给不起租子就去给我坐牢。 这名士兵的爹妈,就都被抓走了,家里的财物被一卷而空。 家里还有个小妹妹,几天没饭吃,饿的受不了,到地主家地里偷东西吃,被抓住后扒了衣服,给活活打死了。 老大听说父母坐牢,妹妹被打死的事情,气的跑回去和地主拼命,路上又被打死。 这名士兵听说了家里爹妈、大哥和妹妹的遭遇后,只能默默流泪,不敢反抗,苟延残喘,直到在诉苦大会上,才把憋在心里的这一切都说了出去,然后哭的当场晕厥。 政工干部向他承诺,等你家乡解放了,第一个就把保甲长和地主都公审判决,毙了他们,血债血偿。 如果你是这个兵,你愿不愿意打仗,愿不愿意去舍身炸碉堡? 这套政工流程普及全军后,转化国民党士兵的效率惊人的高。 淮海战役中,甚至可以做到上午接收投降部队,下午就让俘虏兵端枪上战场。 在这个基础上,解放军还大量释放俘虏,愿意当解放军的留下,想回家的直接发放路费。 只要不是高级军官,中低级军官和士兵,接受完思想教育后,只要想走,解放军一律给路费,开路条,保证你能安全的回家。 这种制度导致无数国民党现役部队都知道了解放军的政策,人人都毫无战意。 大势一旦有崩溃的苗头,国民党部队就成建制的投降,因为他们早就想投降了,就等这个机会呢。 跟着解放军干,可以打土豪分田地,可以给自己家报仇雪恨。 跟着蒋介石干有啥,死了连个烈士称号都没有。 对着天随便放两枪,就算对得起这份工资了。 国民党代表的其实不是资产阶级,而是买办和大资产阶级。 压迫的也不止是工人和农民,就连农村的小地主和城市的小资产阶级,这些都是国民党剥削和吞并的对象。 解放战争结束前夕,国民党已经是天怒人怨。 解放军,简直是被全国人民给抬着进的南京城。 同样一个兵,只要换上解放军的衣服,战斗力立即暴增十倍。 当年八国联军才2万人,就能直接灭了中国的首都。 后来彭老总率军出国,能狠揍几十万16国联军。 同样都是中国人,战力差别之大,简直如云泥之别。 因为解放军代表了国民党士兵的利益,所以解放军成了国民党部队的民心所向。 人多是没有用的,来的人越多,解放军越强。 如果在1949年,美国不惜代价给国民党军援,帮蒋介石组织起1000万大军,能逆转形势反攻全国么。 不能,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而且我觉得那时蒋介石可能会收到这么一封信: “蒋总裁啊,我亲爱的兄弟,不要再派人来了,我这儿人已经够多了……”。

残兵败将战胜西亚帝国

1948年,徐州地方即将爆发一场大决战。 此时,百里之外的南京正在举行军事会议: 一个秃头的男人在地图前挥斥方遒,他是全国最杰出的军事物流学家,是在座各位的校长。 如今,这位校长正在盘点战局,预测接下来的战斗胜负几何。 经过一番战略推演,这个男人感到信心十足。 很快,一句千古名言从他嘴里脱口而出: “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事实证明,按照蒋介石的打法,六万军队的战斗力甚至还赶不上六万头猪。 自古以来,光靠兵力多寡从来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对于指挥家来说,最重要的是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 《孙子兵法》有云: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在孙武的设想中,一名理想的将领需要能在战场上灵活造势、借势,利用各种条件,抓住敌人曝露出的任何弱点。 古今征战,孙子的战术一直为人们成功地运用着。 而在我国少数民族政权中,辽朝算是灵活策略运用最成功的民族之一。 壹辽朝:草原汉化组自立国以来,辽朝一直热爱学习汉文化,堪称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汉化组。 根据游牧文明善于骑射的特点,契丹人吸收了《孙子兵法》等中原优秀兵法策略,最终发展出了一套辽国特色军事战略理论,一个词概况就是: 灵活。 从建国开始,辽军一直保持着皇帝亲征的优良传统。 根据战况的变化,身处一线的辽帝可以灵活调整战术最大程度上实现”《孙子: 兵型篇》中的“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在掌握一手信息的情况下,作为总指挥的辽帝能轻松get到前线将领的点。 与之相对的是,宋朝皇帝经常需要将领去get他的点。 作为北宋第一军迷,宋太宗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给前线将领发他御制的阵图。 将军们被要求,无论辽军如何进兵,都必须严格按照阵图打仗。 事实证明,预先画好的阵图完全跟不上战场的变化。 除了上层的机动指挥外,辽军还相当重视对敌情的侦察充分贯彻了《孙子: 谋攻篇》中的知己知彼。 辽军的作战序列中,负责前线侦察的哨骑被称为拦子马。 大战之前,拦子马会在先锋部队前二十余里的地方活动,将战场地形、敌军兵力和后勤渠道等信息一一回报,让后方主力实现情报自由。 根据搜集的情报,辽军会制定一系列毫无武德的策略: 偷袭、断粮、放火、设伏,力求以最小的代价造成最惨的损失。 公元986年,宋朝动员了20w大军,兵分三路北伐燕云。 兵力最雄厚的东路军连战连胜,一副要打到幽州的架势。 面对来犯之敌,辽军并未正面交锋。 经过观察,辽军统帅发现宋军的后勤不稳,于是果断集中骑兵偷袭,很快掐断了宋军粮道。 粮道被断后,无饭可恰的东路军进退失据,被辽军在突击战中歼灭。 东路军战败后,辽军转入反攻阶段,剩下的宋军纷纷撤退,北伐以惨败收场。 经此一役,北宋在北伐问题上基本躺平,采取了和辽国共存的政策。 在军事征战中,辽军对进攻的认识也相当灵活,生动诠释了《孙子: 形篇》中的“善功者,动于九天之上”。 作为辽军主力,契丹骑兵拥有最精良的铠甲和装备,但他们的战术风格向来是不靠肉搏取胜,但以弓箭阴人。 宋辽战争中,辽军大都会先找到宋军薄弱点,然后再派装备着强弓的契丹铁骑用箭雨猛攻之。 待宋军溃退后,辽军沿着缺口进一步发动突击,瓦解宋军阵地。 这种战法讲的就是个速战速决,很有德军闪电战的风格。 当然,不是所有敌军都会按剧本走。 一旦遇上士气高昂、布军严整的敌人,辽军的速通战术通常就难以奏效。 这时,契丹人往往会祭出他们的独门秘笈: 跑。 在后撤的宋军眼中,逃避可耻但是有用; 但在契丹人的逻辑里,逃避只要有用就不可耻。 相比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辽军更注重在运动战中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以最终胜利为主要目的。 公元1004年的澶渊之战中,辽军几乎没攻下任何一座城池,但辽圣宗率领的主力却深入宋境,一路走位到了开封北边的澶州。 在寇准的威逼利诱下,宋真宗不得不御驾亲征,最终在小胜一场后见好就收,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 多年来,靠着灵活的兵法策略,辽朝一直维持着很高的外战胜率。 在长年的对外战争中,辽朝涌现出了璀璨的将星,其中最后一颗,是一个名叫耶律大石的男人。 贰西辽帝国: 天降猛男耶律大石1087年,耶律大石出生于辽上京临潢府。 耶律大石是辽朝皇族,祖上是带着契丹人入关的耶律阿保机。 按理说,他生下来就不是个操劳命,但大石还是愿意卷一卷自己。 29岁时,耶律大石在职考上了进士,被分配到翰林院做官。 那时是公元1115年,大辽还是东亚地区的第一强国。 一年前,一个东北山林里的小部落起兵造反,给帝国造成了一点可防可控的边患。 随后的日子里,大石亲眼目睹了帝国的毁灭。 短短十年时间,辽朝,这个雄踞北方200多年的帝国,让兵力不满万的女真人灭亡了。 与此同时,宋朝组织了最后一次北伐。 北宋出动了十万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耶律大石驻守的幽州。 值此风雨飘摇之际,耶律大石展现出了一个裱糊匠的觉悟: 首先,他充分利用了手上的两万残兵,多次击败了趁火打劫的宋军。 之后,他又尝试近交远攻,打算与宋修好合力抗金。 不久,金人大军南下,耶律大石自知不敌,于是他率兵西去,与逃亡的末代皇帝耶律延禧兵和一处。 胜利会师后,大石发现,大辽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廷,具体来说就是耶律延禧本人。 之前的对金作战中,耶律延禧牢牢维持着0胜率,还创下过带70w人(一说10w)被2w人反杀的记录。 如今,局势刚好转一点,耶律延禧的微操瘾再度发作: 他从蒙古部落里诈骗了一些人马,打算再去跟金人梭哈一波。 耶律大石懵了,他恳求耶律延禧不要再送了,给大辽国留点兵吧。 结果惨遭拒绝。 看着又菜又爱玩的皇帝,大石终于想通了: 和这样的昏君在一起,怎能搞好大辽呢? 1124年,拒绝和菜鸡组队的耶律大石连夜出奔,率200铁骑踏上了西天取兵的路程。 在西北地区,辽朝依然保存着一些人马。 耶律大石希望能用这些人马积蓄实力,有朝一日光复故国。 一年后,耶律延禧不负众望地送掉了手上的部队,他在逃跑中被女真人擒获,落得了和徽钦二帝一样好的结局。 此时,大石已经到达了辽国版图最西端的可敦城。 这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还驻有两万辽军,大石在这里整整苟了五年。 1130年,发育完毕的耶律大石开启了西进运动。 接下来的四年里,大石先后征服了高昌回鹘和东喀喇汗国,将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在内的广阔疆域纳入了辽国版图。 1132年,大石称帝改元,正式建立西辽。 到了1134年,大石觉得,如今西方已定,兵甲已足,是时候奖率三军,从金人那里收复失地了。 同年八月,大石派出了麾下大将,让他率七万大军东征复国。 由于战线拉的太长,这次东征变成了一场后勤灾难。 走了一万多里后,西辽军没见到一个敌人,牛马倒是冻死一堆。 最终,西辽军无功而返,耶律大石仰天长啸: “老天不眷顾我,大概这就是命吧”。 之后,大石将扩张方向彻底转向西部,再也没回到东面的故土。 1141年,位于西辽西部的西喀喇汗国爆发了内战: 境内的葛逻禄人造了西喀喇可汗的反。 由于都吃不掉彼此,内战双方不约而同地寻求境外势力的干预: 葛逻禄人的求援对象是耶律大石,而西喀喇汗国找的这位更是重量级——塞尔柱帝国。 叁十字军之王: 塞尔柱帝国作为伊斯兰世界的霸主,塞尔柱帝国一度相当支楞: 1037年,突厥人在伊朗西部建立了塞尔柱帝国。 仅仅过了三十多年,这个小国就先后征服了伊朗、伊拉克、高加索和叙利亚,还控制了圣城耶路撒冷,成了中亚和西亚的超级大国。 1071年,塞尔柱和拜占庭在亚美尼亚爆发了决战。 这场战争中,拜占庭输成了败仗庭: 塞尔柱人俘虏了拜占庭的皇帝,还控制了拜占庭的基本盘-小亚细亚。 出于对塞尔柱人的恐惧,欧洲的基督教国家联合了起来。 后来,他们组队刷了一个大副本: 十字军东征。 1092年,塞尔柱帝国陷入内战,帝国的五位继承人玩起了王位吃鸡。 最终,一位叫桑贾尔的王子赢得了吃鸡大赛,成了全塞尔柱公认的苏丹。 1130年,耶律大石开启了西征,同年,西喀喇汗国彻底成了桑贾尔的附庸。 (土库曼斯坦纸币上的桑贾尔) 附庸被打,主子自然得管。 为了给小弟出气,桑贾尔从全国各地调集了10w大军,据说他光检阅这些部队就花了6个月。 1141年9月,桑贾尔杀到了西喀喇汗国的首都撒马尔罕。 此时,他收到了耶律大石的一封信。 信中,大石劝桑贾尔退兵回国,不要干涉他国内政,西喀喇汗国的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未来。 桑贾尔被耶律大石的装腔作势激怒了。 愤怒过后,他也给大石写了封信,质问大石,有没有想过把一个大国逼到绝境的后果? 信中,桑贾尔反复夸耀自己人马雄壮,武器精良,跟我桑贾尔拼你有这个实力吗? 为了展现武德,桑贾尔整了个很夸张的比喻: 我的士兵能用箭割断自己的胡须。 碰巧,耶律大石是个较真的人。 收到信后,他当场给了信使一根针,让信使演示一下割断胡须的操作。 结果,使者试了半天,也没割断自己的胡子。 看着整不出活儿的使者,大石的手下都被逗笑了,宫帐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肆 大决战: 卡特万战役(一)战前 耶律大石和桑贾尔决战的地点,是撒马尔罕(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北面的卡特万。 卡特万是一处依山的草原,背靠达尔加姆峡谷。 战前侦察时,耶律大石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 根据《孙子: 地形篇》中活用地势的思想,他早早地率军背靠峡谷立营,让桑贾尔没法抄他后路。 从兵法上讲,大石的立阵还有另一层好处: 卡特万战场极其狭窄,双方都无法在一线排开太多兵力,不利于大兵团作战,而耶律大石的兵团恰好也不大: 他手上只有3w人,是桑贾尔的1/3.另一边,桑贾尔自然是信心十足,毕竟10w对3w,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我 在排兵布阵上,双方基本是互相抄作业: 大石把全军分成了左中右三路,左右各领2500人,中军由他亲自带; 桑贾尔也把军队分成了左中右三路,也是他自己带中军,不过他很鸡贼地把直属的古拉姆重骑兵放在了队尾,打算最后时刻来波杀手锏。 相比之下,耶律大石的劣势更加明显。 他带到西域的契丹人本来就不多,其中的精骑更是少之又少。 不过,在战前演讲中,大石的信心却高的爆棚: “敌方虽然人多,但并没有什么谋略。 我们只要一进攻,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胜利就是我们的了”! (二) 开战战端一开,桑贾尔和大石的三军迅速陷入了激战,犹如海洋中的巨浪撞上了沉默的礁石。 随着战斗烈度的升级,礁石被巨浪冲的摇摇欲坠: 耶律大石的右翼遭到桑贾尔左翼的猛攻,渐渐支撑不住,开始出现撤退的迹象。 友军有难,耶律大石却不动如山,他率中军和左翼向右移动,让阵地露出了一个缺口。 面对这个巨大的破绽,桑贾尔认为战机已到: 他下令右翼原地死守,自己率中军和左翼突入大石军的缺口,希望一波摧跨大石的右翼,进而把西辽军全线打崩。 此时,战场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石军的右翼撤着撤着突然进攻了起来,他们灵活地运动到桑贾尔左翼的薄弱点,以契丹传统战法进行了暴风骤雨般的攻击。 同时,大石的中军以疾风怒涛之势杀到了桑贾尔的右翼,大石军左翼则运动到了后方,狠狠地踹了桑贾尔军的屁股。 桑贾尔军被这三面夹击打懵了,他们手足无措,被大石军一步步推到了峡谷。 峡谷里埋伏着葛逻禄人,他们趁机发动偷袭,让桑贾尔从三面受敌变成了四面埋伏。 巨大的杀伤下,桑贾尔军不负众望地崩溃了。 桑贾尔视作杀手锏的古拉姆重骑没杀死多少大石军,反倒跟着战线一起崩溃。 这一仗,桑贾尔是输麻了: 他光留在战场的尸体就有1w多具,自己仅以身免,连妻子都做了俘虏。 耶律大石则趁势攻灭了西喀喇汗国,彻底驱逐了塞尔柱的势力。 此后,塞尔柱帝国一蹶不振,西辽则一跃成为西域第一强国。 (三)复盘卡特万之战中,耶律大石算是彻底把《孙子兵法》玩明白了首先,《孙子: 地形篇》有云: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 卡特万战场背靠峡谷,属于孙子兵法中的隘形地。 耶律大石抢先桑贾尔在峡谷布阵,码好人等着桑贾尔来攻,实际上等于将塞尔柱人引入了他预设的战场,活用了峡谷的地形。 相比之下,桑贾尔练的都是死劲儿: 他仗着自己人多,乖乖地走入了大石设置的战场,一板一眼地朝着大石军进攻。 而在进攻时,西辽军在大石的指挥下可谓兵如率然。 其次,《孙子: 九地篇》中提出,善于用兵的将领应该像率然一样(率然是九地篇提及的一种蛇): “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身则首尾俱至”。 整场战役中,大石的三路人马灵活机动,根据形势灵活切换走位,在运动中形成了整体的合力。 和率然的大石军相比,只会all in的塞尔柱人显得是那么笨拙。 从头到尾,桑贾尔几乎只用了突击这一种战术。 就这水平都能当上塞尔柱的苏丹,可想而知他之前的对手是多么弱鸡。 此外,大石的设伏也契合了孙子的用兵之道。 在关于伏击的《虚实篇》中,孙子认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设伏这件事,玩的就是个扰乱敌军,让敌人自己扎进埋伏圈。 当大石军三路形成合力后,桑贾尔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打得晕头转向。 慌不择路的塞尔柱人一头扎进了峡谷中的伏击圈,以亲身经历为我们演绎了孙子兵法的威力。 从宋辽战争到卡特万会战,辽军的一系列胜仗中都能找到《孙子兵法》的影子。 在世界军事史上,这本经典的军事古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影响着一代代指挥官的决策。 卡特万之战两年后,56岁的耶律大石离开了人世。 曾经,他像条丧家犬一样离开了故国; 如今,故国的旗帜在万里之外重新升起。 他打下了和辽朝面积相差无几的疆域,将本已消亡的国祚生生延续了八十多年。 自他之后,辽在西域声名鹊起,逐渐获得了和瓷器(China)同等的地位。 千百年后,当丝绸之路上的国家谈起中国时,他们总会提到那个熟悉的名字——契丹(Kitay)。

90%的财政收入不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政府注定反动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一个人的立场是由他根本利益所在而决定的。 国家之所以要维护普通人民,之所以要维护本土企业,那是因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是由人民群众来缴纳的,保护人民群众就是保护自己。 但在中国的土地上,曾经有这么一任政府,90%的财政收入不需要依靠人民群众。 都说国民政府反动,但很少有人从经济角度谈到国民政府反动的本质原因。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国民政府注定是一个反动政府。 只要你研究民国历史,就一定绕不开关、盐、统三大税,因为这三大税种合起来占了国民政府90%以上的收入,是绝对的经济命脉,因此整个国民政府的行为都受到了这三大税的控制。 根据史料,在日军侵华前,关税收入达到了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60%左右,为绝对主力,后因沿海地区沦陷导致收入断绝。 在日军侵华前,盐税收入占据了国民政府收入比例的20~30%,在沿海地区沦陷后收入比例一度突破了50%。 剩下的就是统税,也就是欧美急需的大宗战略原材料如桐油、猪鬃等物资出口,由国民政府统一收税,占总收入比例约10~20%。 自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关、盐、统三大税就几乎是国民政府的全部收入。 在1927年到1936年,这三大税占国民政府收入比例几乎都是90%以上,最高的时候达到了97.9%之多,其他所有税合在一起都只是个零头。 看到这里你好像感觉有点不对,中国不是农业国吗,建国很久之后农业税都是中国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里农业税哪去了? 答案是国民政府不收农业税,因为农业税太难收了。 只要控制了港口,就能收关税和统税,只要控制了盐场,就能收盐税,国民政府只要派兵控制了关键的几个地方,能获得洋人的支持,就能获得大量的财源。 但农业税就不一样了,需要跑遍全中国,挨家挨户的去收,征收成本和征收难度过大。 1927年412政变后,在蒋介石的疯狂屠杀下,仅仅一年时间共产党的人数就从5万下降到了1万,损失极为巨大,但国民党左派的损失更为巨大。 整个国民党的人数从65万下降到了22万,损失43万人,所有同情工农的左派都被连根拔起。 大清洗后,国民党彻底失去了基层执政能力,也失去了对基层收税的能力,对基层农民收税的成本甚至会高于收入,于是就放弃了这一块。 但国民政府不收农业税,不代表民国的百姓不交农业税,民国百姓的税负之重人尽皆知。 根据四川眉山1934年左右的县志记载,田赋和各种附加税加起来会拿走当地农民一年收成的63%以上。 除此之外,民国百姓还会被征收各种苛捐杂税,根据河北省邢台、大名、高阳等11县的县志,当地在1930年代老百姓需要缴纳的苛捐杂税有160种之多,连掏粪的人都要交一个所谓的粪捐。 老百姓收入的63%以上都被纳了税,为什么民国政府不要这笔钱? 因为这笔钱民国政府自己收不上来,于是作为妥协的一部分,这笔钱就都给了地方政府,被当地豪强所把控,以默许他们盘剥百姓换来了地方大地主和豪强等对民国政府的支持。 通过这种手段,蒋介石轻而易举的获得了从地方豪强到洋大人的全盘支持,名义上统一了全国,还稳定的控制了大量的税收,变得非常有钱。 1936年,陕甘宁根据地没收了汉奸和卖国贼共计65.3万元的财产,这笔钱占了政府年度收入的55%,换句话说政府总收入才100余万元。 而同年,国民政府收取了关税6.36亿元,盐税2.47亿元,统税1.31亿元,三大税合计10.14亿元,财力是陕甘宁根据地的1000倍。 三大税很诱人,但三大税有巨大的问题。 关税来源于进口,进口的洋货越多关税就越多。 统税来源于出口,出口的原材料越多统税就越多。 盐税则是固定税,只要人活着就要吃盐,不怕收不到。 三大税里面,好像没有人民群众什么事,你是不是支持这个政府都不耽误他们收税。 另外,你辛辛苦苦建立民族工业,并不能导致国民政府的收入提升,甚至可能会导致国民政府的收入下降。 相反,大力鼓励洋货的进口,大力鼓励原材料的出口,可以立竿见影的提升国民政府的收入。 要想扶持民族工业,必须压制洋货的进口,但这会导致进口关税的崩盘,国民政府坚决不允许这种行为。 洋货卖的越多国民政府越强大,所以国民政府成了一个买办政府。 不是没人知道扶持民族工业的好处,但是当政府财源被限定之后,国民政府只能当买办。 这种税收来源,让民国政府对老百姓的死活根本不关心。 1938年6月,蒋介石炸开黄河大堤,导致89万人死亡,390万人无家可归,1200万人受灾,形成了大面积的无法耕种的黄泛区,直接导致了1942年大饥荒,牺牲这么大只是为了拖延日军,让武汉晚几个月被攻占。 为什么蒋介石要做这种事情? 因为干这事可以拖延日军几个月,但对国民政府财源无损丝毫。 1938年11月,日军剑指长沙,蒋介石立即把长沙城给烧了,导致城中90%的民居被烧毁,搞“焦土战略”,但实际上长沙三年后才被日军攻克。 为什么蒋介石烧长沙烧的如此果断? 因为这还是无损国民政府的财源。 1944年,美国研发出了新式凝固汽油弹,准备轰炸东京,但这种新式炸弹的效果未经评测,指挥部不好制定轰炸计划。 武汉有大量木质民房,布局和东京颇为相似,于是美军就想先轰炸武汉“练练手”。 国民政府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1944年12月18日,美军从成都基地出动了125架轰炸机,投下500吨燃烧弹,攻击汉口日军,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汉口过半民居被烧毁。 1944年12月21日,美军航空大队再次轰炸汉口,这次连炸日本营房都借口都不找了,直接炸贫民窟,扔下了1000多吨燃烧弹,大火蔓延贫民窟十余里,把整个汉口的木质民房全部夷为平地,百姓伤亡人数超过4万人。 美军检查了燃烧弹的轰炸效果后,几个月后对东京执行了“科学合理”的燃烧弹大轰炸。 从1945年开始,国民政府疯狂的和美国签署了多达76份卖国条约,以换取大量的美援。 为什么国民政府总是干一些丧失民心的事情? 做下的蠢事简直罄竹难书。 因为干这些事情并不会导致国民政府的虚弱,反而会让国民政府更加强大。 你觉得做这些事丧失民心,是很蠢的事,觉得要是换你当政肯定不会这么干,但国民政府的考虑维度和你并不一样,所以他们会反过来觉得你很蠢,很“不识时务”。 国民政府的统治力量来源于下面的这种精英,哈佛耶鲁的博士一大堆,个个衣冠楚楚,又有钱又有知识。 而共产党的统治力量来源于下面这种农民,个个目不识丁,穷的叮当乱响。 蒋介石认为,他选择的是文明,他选择的是进步,认为共产党依靠贫穷工农的做法是很荒谬的,是必败无疑的。 但实际上,中国在当时是一个农业国,农民的物质产出远远大于关、盐、统三大税,只不过这些产出没人能收上来,全部被地方豪强给盘剥了而已。 毛泽东发动了土改后,获得了农民全方位的支持,得以扎根农村。 土改后,共产党也收农业税,也收公粮,不然军队没法打仗。 但只要农民的负担减少了一点点,共产党就是大救星。 100份粮食,原来需要交63份,农民自留37份。 共产党来了以后,直接一个二五减租就把地主的租金从50%下降到了25%,然后自己留二十个点左右的公粮,最后农民还能剩下55~60份左右的粮食。 负担看起来也很大,但相比国民党执政时期,农民的收入近乎于直接翻倍,所以解放区的老百姓极度拥护共产党,而国民党即便想降低自己治下的农民负担都办不到。 因为共产党有完整的执政基层,有撇开豪强自己收税的能力,所以在让农民收入翻倍的基础上,自己还能获得大量的税收和粮食。 关税统税什么的共产党一分钱拿不到,但蒋介石政府一分钱都拿不到的农业税共产党全部都拿到了。 除农业税外,解放区内各行各业都要缴税,开工厂要纳税,开店铺要纳税,连屠夫都要交一个屠宰税。 我查了一下,1943年解放区屠宰税3%左右,每头猪按3斤肉收税,每头羊按1斤半肉收税,烟酒税50%左右,还要求烟酒企业持牌经营。 税率不重要,重要的是解放区有本事把这些税收上来,然后把这些税变成军费,而国民政府对这么多的税源都只能放弃,任由地方豪强盘剥。 因为税源的问题,解放区极其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极其鼓励地方商业的发展,因为这代表着税基的扩大。 而国民政府压根就不管这些人的死活,因为他们和关盐统三大税无关。 共产党政权建国后,不能容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存在,因为会破坏自己的税源,而国民政府可以容忍他们的存在。 你觉得这是三座大山,那只是你的看法,国民政府不这么认为。 帝国主义的存在可以带来关税的增长,封建主义的存在可以帮国民政府稳定基层,官僚资本主义的存在可以树立国民政府的统治核心。 这哪是三座大山啊,这是三座宝藏。 至于谁对谁错,讲道理是讲不明白的,那就只有战场见了。 1945年之后,解放军越打越强,越打越富,税源也越打越多,到了1948年的时候甚至能拿吃饱饭去诱惑国民党士兵。 国民政府就不一样了,税源固定,开支却没有上限,越打越穷以至于最终崩盘。 军事崩溃是一定晚于经济崩溃的,因为国民党有英美的物资支持,只要有钱就可以无止尽的购买武器和培训士兵。 只要钱没有耗尽,国民党不可能输,军队是打不完的。 但国民党把钱花完了。 1937年时,100元法币可以买2头牛。 1945年时,100元法币可以买一条鱼。 1948年时,100元法币只能买4粒米。 因为通胀的太厉害,老百姓买米太麻烦,国民政府就在一百元后面加了个万字,变成了一百万元。 同样一张钞票,加个字,购买力瞬间强一万倍,惊不惊喜。 这么搞,很快法币就成了废纸一张。 1948年8月18日,国民政府进行了金圆券改革,以金圆券取代了法币,同时强制收缴民间所有的黄金、白银和外币,不兑换金圆券是违法行为。 但很快,金圆券也成了废纸一张,国民政府把能用的金融盘剥技巧全用了,最后还是耗干了国库。 而此时,解放区在大量调集物资,于3个月后,也就是1948年11月6日发动了淮海战役,无数老百姓用小推车把无数的粮食推上了前线,硬生生打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军团。 虽然解放军是在1949年4月23日攻占南京的,但实际上国民政府的覆灭早在1948年8月18日金圆券改革时就已经注定。 没钱,你打什么仗。 为什么没钱,因为你收上来的关盐统三大税没有解放区收上来的税多。 为什么解放军能收那么多税而国民政府不行? 因为老百姓支持解放军。道理就这么简单。 最后解放军能每天吃饱饭,而国民党军在饿肚子。 蒋介石靠走捷径上位,靠投靠洋人暴富,这不是正路,因为这样的政府会对人民没有责任感。 不依靠人民群众,那就注定要被依靠人民群众的政党所淘汰。 一个国家政权,所有的税居然都是靠洋货倾销和原材料出口换来的,连基本的收税能力都没有。 这样的政权注定是一个买办政府,注定是一个反动政府,因为越反动他越有钱。 但这样的政府,也是一个注定失败的政府。 关税占了国民政府收入的60%,那么新中国呢? 从建立陕甘宁边区到改革开放以前,关税基本是零。 改开后,关税激增,但整体占比在财政收入2~3%之间。 这才是一个国家政府正常的税收来源比例,也只有这样的比例才会让一国政府厌恶洋货倾销,偏向于扶持本国工商业。 因为收谁的钱,就会对谁负责。 90%的财政收入不需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国民政府,肯定反动,也注定反动。 因为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

武器的形态决定了人民群众的地位

现代社会的平民地位是无以伦比的高,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现代平民的地位都远远超过了古代。 平民地位的提升,不是某个英雄或者圣人带来的,因为不是每个国家都会出这样的圣人,但所有国家的平民地位都很高。 一个群体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归根结底是要能在战场上打的赢另一个群体,单纯靠卖惨是不行的。 牛羊活的很惨,但没有任何人关心他们的死活。 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不可能拿到,这话不仅适用于国家谈判,也适用于群体谈判。 现代平民地位如此之高,原因有且只有一个,就是现代平民的力量确实远超古代平民。 武器的形态,让现代平民的力量前所未有的大。 在原始社会, 人人平等,物资匮乏是人人平等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要是穷就能平等,非洲食人族部落早就平等了。 当时能平等,最大的原因就是武器落后,大家用的都是木棒和石制武器,这种武器让人和人之间的战斗力拉不开差距。 你可以蓄奴,但奴隶只要能摸到木头和石头就能和你拥有一样的武力,找个机会就能反杀你。 木头和石头满地都是,你让奴隶干活就不可能避免他们接触到,所以原始部落没有蓄奴这种事,俘虏直接杀掉,绝对不留。 如果人类的武器形态一直维持在石器时代,那人类永远不会进入奴隶社会。 但是有一天,一个人偶然间把青铜矿石扔到了火堆里,然后不小心给烧软了,从而打制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锋利最坚固的石制武器,并很快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青铜武器。 手持青铜武器的人,可以在战场上直接开无双,杀手持石制武器的部落战士如割草。 如何打制青铜武器在当时是一个秘密,而且不是什么石头都能打制的,需要专门的青铜矿石搭配熔炉才可以。 从这一天开始,一部分人类相对另一部分人类就拥有了统治级的力量优势,随后人类进入了奴隶时代。 奴隶时代,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差距最大的一个时代,因为平民毫无反抗之力。 没有青铜武器,你就是打不过,因此只能当奴隶。 而奴隶主相信自己可以镇压任何反抗,因此也愿意留一部分战俘当奴隶,而不是全部杀掉。 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青铜鼎都被称之为国之重器。 鼎这东西是煮东西用的,为啥是国之重器? 没这东西就吃不上饭了? 重点不是煮饭,是这东西耗用了大量的青铜。 在数千年前,你有如此之多的青铜,那你就是统治者,这青铜鼎可以随时熔炼为大量的青铜剑,打造出大量的武装部队。 所以,鼎为国之重器,也是炫耀国力的一种方式。 中国在奴隶时代停留很短,欧洲在奴隶时代停留时间很长,但原理都是类似的。 金属武器的出现,让奴隶几乎无法推翻奴隶主的统治。 但是,奴隶主之间在互相攻击,试图获得更多的地盘和奴隶,仅仅只有金属武器已经不足以满足他们的军事需要。 首先,铁制武器被发现了,但并没有改变社会形态,因为铁剑和青铜剑的获取和使用难度都差不多。 但随后铠甲出现了。 铠甲的出现,动摇了奴隶制的分工模式,让人类进入了封建时代,平民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冷兵器时代,铠甲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李世民征战四方,核心力量玄甲军其实才3000多人,但几百玄甲军经常可以击破几万人的战阵,在战场上威力无穷。 中国古代允许民间私藏刀剑等武器,但绝不允许私藏铠甲,一经发现直接以谋反论处。 铠甲对一个人的战斗力提升,实在是太离谱了。 赵云凭铠甲在长坂坡杀的七进七出,努尔哈赤凭13副铠甲起兵建国。 在古代,铠甲代表了无敌的武力。 我们都知道,欧洲是骑士文化,骑士的武力和地位特别高。 很多战争类游戏里都有骑士这个兵种,看起来好像都不怎么强,这让很多人看轻了欧洲的骑士。 实际上,游戏公司弱化骑士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真的按实际数据来,每一个骑士都是BOSS,造价是普通步兵的一百倍以上,砍别人一刀一个,别人砍他不掉血。 游戏要真这么做,那就成了骑士单挑游戏了,根本没有战争策略可言,所以必须弱化骑士的各项数据。 骑士之所以这么牛逼,主要就在于铠甲。 穿上铠甲后,你砍别人那是一刀一个,但你自己刀枪不入。 如果对手无甲,那你直接进入无敌模式和一击必杀模式,杀人如割草。
你也别觉得穿上铠甲后人笨重到无法移动。 但其实,穿铠甲后不仅可以做俯卧撑,还能翻跟头。 无甲平民,手里就一把铁剑,然后这么一个铁疙瘩朝你冲过来,你什么感想? 别觉得人家冲的慢,如果你平时训练不够,也许跑的比他还慢。 基本配置,每一个骑士哪怕下了马都是顶级重步兵,战斗力非常惊人。 欧洲贵族很喜欢玩击剑游戏,学剑术特别喜欢寻找弱点,一击必杀,就是因为在骑士对决中大家都是一身铁,能对砍一个小时互相毫发无伤,这个时候谁能找到对方铠甲的缝隙刺上一剑,谁就能获取战斗的胜利,要不然所有攻击都是无用功。 这种铠甲战斗力惊人,价格毫无疑问也很贵,贵到普通人目瞪口呆。 同时,这种铠甲的重量普通人也承受不起,那种天天饿肚子一年吃不上一顿肉,面黄肌瘦的平民是肯定穿不动的,即便勉强套上了也走不了几步。 明清时期很多普通步兵所谓的铠甲,其实都是棉甲乃至于纸甲,能防一点弓箭,防刀枪是不可能的。 全身铁甲,只有将领才穿得起,也只有将领的力量才穿得上。 每一个骑士,都必须顿顿饱饭甚至天天有肉,长期训练体力。 骑士除了自己一身铁疙瘩之外,还会给马匹套上一身铁铠甲。 骑士外加这一堆铠甲重量的马匹,还要求能在战场冲锋,那自然也不是普通马,需要顶级战马才可以,每一匹价格都等于平民5~10年的收入,而骑士标配是一人双马,甚至三马,这样才能在战场上发挥最大战斗力。 如此重金砸出来的一个骑士,自然对战力要求很高,所以每一个骑士都必须要脱产学习10年以上战斗技巧,成为一个杀戮机器才能完美发挥出铠甲的战斗力。 这就是欧洲的骑士,通常来说至少要100户农民才能供养的起一名骑士。 很多人把欧洲的骑士理解为中国的骑兵,然后不理解为什么欧洲有骑士文化,更不理解为什么骑士地位这么高。 骑士不是骑兵,骑士严格意义上来说等同于三国时期的武将。 赵云能在长坂坡杂兵群里杀的七进七出,骑兵是做不到的,但骑士可以,区别就在于全身铠。 在骑士体力消耗殆尽前、多少农民兵都不可能打赢一个中世纪的骑士。 骑士是无敌的,所以赵云也是无敌的。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体力能披着铠甲如此长时间作战,赵云也是武将中的顶级,杀另一个骑士也很轻松的顶级骑士,但原理是一致的。 欧洲的每一个骑士,都是一个小型集团军,能在一个小战场上凭一人之力决定战局。 条顿骑士团鼎鼎大名,在欧洲历史转折点格伦沃尔德战役曾倾巢而出,总共就只有270名骑士出战。 英格兰在封建时代末期,骑士力量最巅峰的时候,全国所有骑士加在一起也不足7000,每次出征最多只能征召1000名骑士。 每一个骑士,都有自己独特的家族纹章,在战场上戴上铁制面罩后,大家凭家族纹章来识别彼此的身份。 欧洲就这么点骑士? 打仗就几百几千人? 几百骑士,不代表只有几百人。 首先,每个骑士都要带三四个骑士扈从,这几个人是骑士的绝对心腹,负责保管、运输骑士的武器和铠甲,并负责在战前给骑士穿戴,同时还负责照料骑士的战马。 刚才的图大家也看到了,战马也是一身铠甲,光穿戴铠甲都至少半小时,骑士在战前宝贵的体力不可能消耗在给战马和自己穿铠甲上,这些都是扈从的任务。 而每一个扈从都从小跟着骑士,长期受军事训练,在骑士上阵后也会跟随左右,拥有轻骑兵级别的战斗力,是属于骑士的亲兵卫队。 同时,每一个骑士出征时都会带上十个以上领地农民,发给他们简陋铠甲及武器,充当基础杂兵,有些骑士甚至会征召雇佣兵,带上二三十人出战。 也就说,当300个骑士出战时,你看到的不止是300骑士,而是300重装将领+一千多精锐骑兵+三千以上的普通步兵,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出现上万雇佣军。 这才是条顿骑士团的全部实力,并不是说条顿骑士团只有270人。 骑士如此昂贵,但骑士在战场上的统治力也对得起他们的价格,冲进杂兵堆里的骑士每一个人都是无双赵云。 所以,欧洲封建领主需要骑士,骑士用自己的战斗力让领主心甘情愿的善待自己。 国王分封领主后,领主们会把土地分封给骑士,每一个骑士都是贵族,都是小型的封建领主。 一般来说,最低级的骑士会拥有100户农民来供养自己,约合300~400百姓。 骑士替领主向农民征收赋税,同时扣留一部分养活自己和扈从,自己也长期脱产从事军事训练,并在领主需要时征召所属农民形成部队,为领主作战。 在奴隶时代,国王和领主只需要控制青铜武器就可以控制一切,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分权。 但是在铠甲出现后,一个强壮的武将发挥出的战斗力实在太强大了,这种武将的体力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而且武将要维持战斗力也需要优渥的生活。 所以,奴隶主需要选拔一批强者来当这个骑士,并分给他们一部分权力。 而骑士必须要一部分人当骑士扈从,否则无法发挥自己的战斗力,所以骑士也必须善待一部分平民,同时对治下农民也不能太苛刻,因为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征召他们协同作战。 因为铠甲强大的武力,所以欧洲的大贵族特别喜欢在城堡里摆放铠甲,不仅是炫富,也是炫耀武力,和中国古代大贵族喜欢摆青铜鼎是一个道理。 ,作战勇猛的骑士扈从也会被源源不断地选拔为新的骑士,这让统治者形成了对部分人民的依赖。 因此,封建时代老百姓的生活普遍比奴隶时代好。 中国后来采用了中央集权制,严禁私兵,所以骑士带着扈从冲锋的事情我们只在三国武将厮杀时见到过,而欧洲以分封制为主,所以骑士一直存在。 但无论中国还是欧洲,都需要选拔那些极其强壮的百姓来披挂这些铠甲,并长期从事军事训练。 铠甲虽然厉害,但它有一个缺点,没有人穿戴就是一堆废铁。 统治者不想分权,分一部分出去是没办法,因为骑士确实厉害。 但分给骑士足够的好处后,就不需要再分了,只要骑士忠心就行。 如果人类的武器一直停留在铠甲时代,那人类永远会停留在封建时代。 随后,火枪诞生了。 火枪拥有破甲能力,这一点极为可怕,可谓是打碎了封建时代的权力根基。 一个骑士穿着昂贵无比的全身铁甲,辛辛苦苦练了十年武艺,结果被一个刚训练半个月的农民用一杆火绳枪给一枪崩了,这上哪说理去? 骑士最大的威慑力就在于刀枪不入,而火绳枪偏偏可以破开铁甲,且训练火枪兵极为简单。 用10个火枪兵换掉1个骑士很容易,而且是血赚的买卖,因为一个骑士的费用超过100名火枪兵。 自火绳枪诞生的那一刻起,欧洲的贵族制度就被动摇了。 以国王为首的骑士团体拒绝交出权力,试图维护旧的统治制度,但是被铺天盖地的火枪兵给砸的粉碎。 史书上说,推翻欧洲封建制度的是资本家,这话对也不对。 国王是被资本家推翻的,但倒台的最关键原因是国王没钱了。 在以前,国王征召骑士是不用钱的,分封的土地就已经是工资了,但当骑士失去战场统治力后,国王一打仗就要征召无数的火枪兵,以前靠几百骑士直接平推战场的战术再也没有用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战的33个国家共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死亡1000多万人。 火枪对火枪,骑士一边去。 就这种动员度和军队数量,传统封建制度是根本组织不起来的,国王根本没这个钱,也没这个能力,必须依靠资本家。 火枪兵统治战场的那一刻,国王的权力实际上就已经没有了。 必须分权,必须把每一个人民都当骑士看,人民才愿意作战。 但权力是有限的,你把权力分给全体人民,那就等于特权不存在了,国王不接受。 清朝皇帝见识过洋人的火枪后,不是不知道这东西厉害,但选择第一时间封存。 不是因为清朝皇帝蠢,反而是因为他们太聪明了,知道火枪这东西会动摇清朝的统治根基。 欧洲国王也拒绝火枪,也曾经试图封杀这东西,但因为分裂为多个小国,战争不断,你不用别人用,最终被迫接受,然后纷纷断送了自己的王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总共就7000多万人口,结果拉出了一只1000万人的精锐大军南征北战。 这种动员度,清朝想都不敢想,当初4亿人口的清朝在北京损失十万大军后就直接崩盘了。 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给人民,因此得到了远超封建国家的组织度和战斗力。 火枪很厉害,但火枪有一个缺点,就是它需要一个人来操作。 坦克很厉害,但坦克有一个缺点,就是它需要一个人来操作。 飞机很厉害,但飞机有一个缺点,就是它需要一个人来操作。 人是很有用的,但人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会有自己的思想。 同样的武器装备,你100万人就是打不过1000万人,但如何愿意让1000万人为你而战是个大问题。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分权分的还是不够,因此动员度和组织度并没有做到极致。 二战时期,苏联1.8亿人口,战死2700万人,伤3300万人,死伤超过总人口1/3的时候,依然在坚持作战。 德军伤亡300万人左右的时候就崩盘了,然后一泻千里,但苏军伤亡数千万人依然保持巅峰战力。 每一年大家都认为苏联军队快打完了,但每一年都有源源不断的苏联红军冒出来,到最后一年居然还有1000多万红军部队。 希特勒打苏联的决定其实没有错,但凡苏联这个国家“正常”一点,早就被德军打崩了。 但苏联的军队,非常的“不正常”,人类历史上从来就没出现过如此离谱的军队,希特勒对苏军极限能力的判断出现错误并非战之罪,当时换谁都会判断错误。 限制苏联军队上限的是物资,而不是组织度,苏联实现了近乎无穷大的组织度,至今没人能测出上限。 无限的分权,让苏联拥有了近乎无限的组织度,而这种组织度也让苏联在战场上所向无敌。 资本主义国家除非愿意分权,否则即便用纳粹思想来统领国民,德国的组织度就已经是极限了,依然打不过苏联。 分权给杂兵,杂兵确实打不过骑士,所以骑士时代封建制度是最优制度。 你把100份财富分给100个人,拉一个骑士出来战斗,但这个骑士也只给1份财富。 我只要承诺把30份财富给这个骑士,就可以轻易收买他,然后彻底消灭你,统治那100个人。 但是在火枪时代,有人把100份财富分给100个人后,拉出了50个火枪兵,另外50个人搞后勤,原来那种模式就彻底崩盘了。 蒋介石就特别擅长封建制度,大搞嫡系部队,也擅长收买对方的嫡系将领,这完全就是封建制度那一套,只不过把将领变成了高级骑士而已。 为什么蒋介石心腹手下犯了罪通常不惩罚,因为给特权本就是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以此来获得这些骑士的效忠。 如果在封建时代,蒋介石会是一个优秀的开国皇帝。 可惜,他碰到了毛泽东,一个共产主义领袖。 分权,让解放军拥有了远超国民党军的动员度,发挥出了蒋介石无法理解的战斗力,最终一败涂地。 后来美国不服,在朝鲜战场上又试了一次,被砸的满头是血。 现在人类社会的武器形态,平民训练几个月就能上战场,还需要大量人手,特别适合平民发挥自己的力量。 中国的人民群众拥有如此高的地位,不是谁施舍来的,是人民在战场上打出来的。 打赢的人,才配有地位,而人民群众确实打的赢,所以理所当然的有地位。 有人说,以后统治战场的可能是机器人大军,到时候就是精英的时代,人民群众就没地位了。 也许是吧,但以后的事谁能说得清呢,也许这一天很久才来,也许那时候发挥机器人大军的威力同样需要很多人来操纵。 但无论如何,这个时代是属于人民群众的,因为操作武器需要的人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想要赢下战争需要的人民越多,人民就越有权力。 如果打仗只需要骑士,人民只配当杂兵干点辅助工作,那人民自然没有权力,有救世主降临也没用,愿意分权给人民的国家反而会被灭掉。 在王权破产后,关于对人民权力的划分,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依然有分歧,到底应该给人民分多少权才是最优解,双方各执一词。 每一次双方的碰撞,都是全世界人民权力的一次重新洗牌。 苏联在二战奇迹般获胜后,全球人民都迎来了一次大解放,无论任何国家的老百姓,权力都远远大于二战前,包括欧美自己。 在苏联解体后,欧美的老百姓权力明显下降,一帮红脖子天天抗议,怀念七八十年代的优渥生活。 红脖子抗议有用吗? 有用个鬼。 打赢战争不需要你们了,为什么还要对你们这么好。 最近几年美国又冒出个特朗普来帮红脖子争权,是因为特朗普是救世主吗? 并不是,而是因为中国力量太强,威胁到了美国,所以安抚美国的红脖子,分一部分权给他们,又成了美国需要考虑的事情。 如果中国再次获胜,那全球的人民群众所获得的权力都会跟着提升,包括欧美百姓,反之就会下降。 道理也很简单,没有统治者愿意分权,除非不分权给人民就打不赢。

俄罗斯根本指望不上

1魔幻俄罗斯 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接近中国+美国之和)的国家,俄罗斯,准确说是“俄罗斯联邦”,应该也是全世界行政区划最复杂的国家了。 俄罗斯一级行政区,也就是差不多我们中国的省一级。 就分了6种: 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民族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 其他的都好理解,为啥国家内部还有22个自治共和国? 咱们先说清楚这事,多多少少能加深对这个国家的理解。 从莫斯科公国开始,俄罗斯就对所有接壤地区伸过手。 而且在几百年中大多数时候都能成功。 每次成功扩大面积,就会与更多的国家接壤,然后再伸手。 不论是谁遇到这种邻居,都是又烦又怕又恨。 基本上要么怂到底要么犟到底,俄罗斯也不给人第三条路走。 于是怂的被他吞了,犟的如果打不过也被他吞了,除非你又犟又能打。 到最后,俄罗斯的邻国只剩下一种: 暂时因为反抗强烈还没有被吞并的。 如果你打开地图,现在俄罗斯西部的接壤国家。 从南往北数: 挪威、芬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白俄罗斯严格说不能算俄罗斯邻国)、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还有个土耳其隔着黑海大眼瞪小眼。 俄罗斯和这些国家的关系,高情商叫“懂得都懂”,低情商叫“没一个关系好的”。 不光是现在的俄罗斯。 如果往以前看,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 俄国人天生五行克邻居,这事大家是有目共睹。 这样做实在是败人品,很容易弄得你厉害的时候被人死磕,比如苏芬战争期间打得那么惨; 比如沙俄和土耳其打了十几次,土耳其作为“西亚病夫”,还死顶着和沙俄打,真正可以说是屡败屡战。 中国就更别说了,大家也都懂。 一旦内部出问题,很可能被人群殴。 沙俄和苏联两次垮台,马上就发现自己仇人遍天下,外面一群人来打自己,内部还冒出一帮人背刺自己。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吞下去的土地不是大白菜那么好消化的。 需要很高的技巧和智慧来化解矛盾,让外来地区与原有地区融合。 这个过程要很长时间,上百年都可能看不到多少成效。 问题是俄罗斯的融合能力还非常感人。 纵观历史,他们最擅长(好像也是唯一会的)拉拢手段就是先屠杀掉新打下来地区那些不服的,然后镇压,最后把服了的收下来做打手。 不管是哥萨克骑兵,鞑靼游牧民,中亚穆斯林,远东的蒙古人,车臣人,都是这个套路。 下图是前几天被从黑龙江对岸哈巴罗夫斯克征调到乌克兰参战的俄罗斯远东部队,大家看长相也觉得画风不太对,这些人祖上就是咱们历史里经常出现的“索伦人”,女真人的一支,骁勇善战,大清最依赖的战斗民族,后来被俄罗斯纳入版图后一直跟着俄国作战。 而现在跟俄罗斯打得不可开交的乌克兰,以前也是哥萨克骑兵的重要兵源地,而哥萨克骑兵,是沙俄对外扩张的重要依仗和打手。 如今发展到兵锋相对,也是令人唏嘘。 俄罗斯过度扩张之下,虽然看起来获得了大量领土,治下又那么多人口和资源。 但是实际上只是纸上富贵,要把资源调动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一套自上而下的行政班子。 这一点上,俄罗斯一直不太擅长,当然了,像我们这样buff叠满的国家对那些巨远的边疆地区控制一直也有问题,别说俄罗斯了。 大家注意下,我接下来写的这些俄罗斯的问题,并不是单纯俄罗斯历史,这些问题他们现在一样都不少。 虽说俄罗斯整体处于西欧文明之外,但俄国贵族对于拥抱西欧文明非常积极,沙俄上层的欧化速度和深度非常惊人。 最明显的就是,当时沙俄皇室和最高等级贵族都不说俄语的,从语言到建筑到生活方式全部按照法国宫廷模式。 如果不会一口流利法语,基本上就被开除顶层圈子了。 有的高级官员出生低级贵族,靠本事或者沙皇赏识做到高位,却常因为带俄语口音被“纯血”的高级贵族背后嘲笑为“驴”。 这种情况,从彼得一世开始,一直延续了200年,直到19世纪后期才有了些改观。 不过俄罗斯上层心向西方这个毛病到现在也没咋变,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俄罗斯财产被英法瑞德给查封了,俄国很多上层基本上把家安在了西欧,只是在俄国上班赚钱。 现在被人家一锅端了。 在俄罗斯的中层,因为早期的封建领主制度,地方上遍布着各种“老爷”。 这些人虽说随着王室权力集中,已经不再是全权的统治者了。 但是依然把持着当地的大小职务,并且是世袭的。 差不多就是中国古代的门阀,甚至还要威风些。 同时这些人占有大量土地和农奴。 一般也会把持当地的商业和物流,在城镇里开设或者做股东参与客栈、酒坊、赌坊、货站和磨坊等等生意。 如果你看过《战争与和平》,作为正牌贵族出生的托尔斯泰,非常真实地描写了俄国贵族奢侈的生活。 这些人也都努力说法语,尽量模仿西方的生活习惯,至于老百姓,除了个别的手艺人,剩下的不是自耕农就是农奴。 这些人在贵族看来,就是卖苦力的大牲口,和骡马唯一区别就是要穿衣服。 你说老百姓会说话? 在贵族看来,他们说的话和牲口叫声没有啥区别。 在老百姓里面,还有两百个其他民族呢,这些人有很多不服从国王也不信上帝。 在贵族眼里甚至连牲口都不如,尽量赶得远远的自生自灭吧。 当时整个俄国,上层是一群法国人,中层是一群门阀(也在模仿法国人),下层不算人。 这种局面下,整个国家的组织和动员能力基本没有。 所以俄国沙皇为了能统治(主要是为了钱),把“包税”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后期,那时南北战争都打完了。 所谓包税,就是政府没法子从下面收税,或者根本不知道该收多少。 派人下去收可能收的不够差旅费; 或者政府拿到一千,收税的和下面官员合伙贪了一万,最后下面老百姓被逼反了,政府要拿十万平乱。 于是沙皇干脆把一片地方的税(主要是酒类税收)拍卖,让商人们价高者得,成了以后自己能赚多少就各凭本事了。 商人到了地方上,通过和当地官员合作,从老百姓那里弄来钱。 财政税收,弄到皇帝-官员-商人按照一定比例分钱,这就叫包税。 为啥说这事呢? 因为前段时间俄罗斯著名学者亚力克桑德指出,俄罗斯现在很多问题的本质,都是包税制,是的,你们没看错,现在的俄罗斯依旧没能摆脱沙俄时期的这个毛病,国家行政能力极差,依旧变相在搞包税。 但是将包税作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手段,其中的问题非常明显: 极度的腐败和低效。 据统计包税的效果甚至只有正常税收的1/3,而且中间层极度奢侈腐败,俄罗斯现在就这个状态。 就这么个制度,俄国能弄那么久,并不是沙皇特别喜欢包税,曾经有过好几次废除包税的改革。 但是每次都弄得一地鸡毛,只好把包税重新捡起来用,白白被现实打脸。 之所以如此,除了上下官员和商人串通之外。 主要还是国家治理能力弱,上边管不到下边,国内的情况又那么复杂。 如此粗糙的管理能力,又如此疯狂的吞并,早晚会出问题。 就如同一头能吃却并不擅长消化的熊,最后要么撑死要么吐出来。 可以说从几百年前,莫斯科公国开始扩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俄国人。 过度扩张,引起了20世纪沙俄和苏联的两次“自爆”。 直到现在的俄罗斯,在以后可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依然会处在余波中。 2边疆问题 小伙伴你可能知道,俄罗斯历史上有两个公认的大帝: 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 两人对塑造俄罗斯这个国家做出了他人不能相比的功绩。 而且两人在对俄罗斯行政区划这一点上,也做了两次最重要的改革。 彼得一世执政时,沙俄还是个松散的政体,以封建制为主。 也就是各地都有自己的领主,可以说那时俄罗斯连君主制都还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呢。 这俩大帝 通过不懈努力,把沙俄改造的和现在差不多了,中央下边有50多个州。 虽然看起来还好,但是这套体系的实际情况很不咋样。 特别是在民族问题上。 到沙俄晚期,全国有超过两百个民族。 几乎所有被吞并的土地都有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非常不满。 所有少数民族都处在沙皇的极端压迫之下,以至于有人说“俄罗斯是民族的监狱”。 比较诡异的是,后来苏联一反沙俄的这种压迫政策,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给了少数民族很多好处,那谁是代价的支付者呢? 当然是苏联的主体民族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怒了,觉得自己在给边疆输血,为后来的分家埋下了伏笔。 沙俄时期,很多其他民族基本上没有任何权利,不但要交沉重的赋税,还要服各种五花八门的劳役。 稍有反抗,沙皇就会派军队镇压。 即使老实听话,依然随时可能被剥夺一切,整民族的被强行赶出家门,迁徙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以外的地方。 一路上要看路程远近死掉全族人口的10%-50%。 斯大林也干过这事,后来从赫鲁晓夫开始来了个大转弯。 即使作为非少数民族的俄罗斯人,日子也非常不好。 连沙俄的军队都被称为“灰色牲口”,吃的口粮20%是木屑。 军官依靠鞭子和靴子指挥战斗,用行刑队保持士气,空闲时候以打骂士兵为娱乐。 沙俄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时候,美国已经在打南北战争,中国的太平天国都已经结束了。 所以沙俄崩溃的时候,几乎所有少数民族地区都反了。 无数的组织团体要自己建国,目的只有一个: 脱离沙俄,自己单过,爱谁谁。 当时如果从太空看,沙俄就如同沙子堆成的建筑,眼看就要散了。 一个叫列宁的人,和一个被称为“布尔什维克”的党站了出来。 硬是没有让国家真的散了。 第一步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政策,给予了不同地区不同的自治权。 这也是为何现在俄罗斯有那么多自治共和国和自治区的原因。 如果当时不放权,不要说后来建立苏联,当时俄罗斯内部都会爆开了。 然后是通过建立军队,和外国干涉军、国内白军、分裂分子、土匪打了四年,最后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获胜。 这样才能在1922年,俄罗斯联邦和其他几个联邦一起,建立了苏联。 苏联如此成功,以至于鼎盛时期把半个欧洲都纳入势力范围,俄罗斯人管理的土地达到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 1991年,苏联的解体,一切回到原点。 列宁当年努力避免的局面还是发生了。 甚至还要更糟。 3俄罗斯内部的裂痕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内部还是基本按照原苏联的行政区划。 但是,人的心思是很活的。 特别是看到昔日同僚们现在成为一国领袖,很多就干脆成了土皇帝。 比如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本来只是一个州级的官员。 从1994年上台开始,一直做了28年总统,还要传给自己儿子。 不要以为传给儿子有点离谱,到现在为止,成功父传子的前苏联加盟国就有三个了。 其中最离谱的是土库曼斯坦,首任总统2006年去世,居然提拔自己的医生做总统。 医生总统干了十几年年纪大了,把总统位置“内举不避亲”让给了自己80后的儿子。 这样一比,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算是运气不太好。 苏联解体的时候,他是新上任的当地一把手。 结果一直做了快30年总统,下台以后一直暗暗掌权。 但是去年哈萨克斯坦动乱,他算是被迫正式告别政坛。 回到当时,加上俄罗斯内部乱的麻团一样。 各个边境地区,特别是自治共和国,很多都动了独立的心思。 虽说如此,但是真的走第一步需要非常大的决心。 最后还是车臣人敢想敢干。 随后就是两次极其惨烈的车臣战争,车臣战争最后得以结束,一方面是普京铁腕推动,另一方面是当时美俄进入了蜜月,美国不但放弃了对车臣的支持,还给俄罗斯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比如在1996年,叶利钦坚持讨好美国的策略起了作用,美国又转过来支持叶利钦,并把车臣首领杜达耶夫送给了叶利钦。 当时美国人泄露他的行踪,让俄军通过手机定位把他炸死了。 我以前也讲过,美国这个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政策不稳定,其实克林顿、布什、奥巴马以及特朗普都想和俄罗斯处好关系,但是下边的人不答应,一直在捣乱,川总比较坚定,成了“俄国间谍”。 这也是为啥普京后来接替叶利钦之后,对美国特别有好感,因为他当总理那几年,美国和俄罗斯确实前所未有地缓和了下来。 这里也给大家解释一件事,为啥普京要加入北约,难道不知道北约是针对俄罗斯的吗? 这事其实当时有件事不提了,当时西方说是苏联解体后北约要改成一个反恐组织,普京后来积极替美国搞空军基地炸阿富汗,也有想表现自己很愿意反恐的决心,进一步加入北约,说不定能共享资源。 后来一方面是欧美的军工复合体不能放过俄罗斯,还有一个原因是俄罗斯在弹压边疆地区反抗过程中,有些事被西方记者登了出去,白左们开始反俄,选举政治下西方政客们也跟着转向了。 总的来说,虽然车臣打的稀烂。 俄罗斯反倒渐渐稳住了局面。 有想法的人不少,但是有实力的不多。 有实力的也都在想法子挣钱,自己去伦敦买房子做寓公不香么? 非要和联邦政府作对,老鼠一样躲在山洞和森林里,最后被一发导弹送上天有啥意思? 但是在20世纪后十年,俄罗斯的裂痕一直存在。 如果俄罗斯继续衰弱下去,还是会有人蠢蠢欲动。 4普京的行政改革 1998-1999年,俄罗斯人都说总统因为经济危机疯了,当时叶利钦16个月换了四个总理。 四个总理有搞石油的、有搞情报的、有搞经济的,但是没有一个能坐半年。 然后一个叫普京的小个子成了第五个。 之前有我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聊了普京的上位史,他被俄罗斯老寡头和圣彼得堡那群人给一起推上去了。 正好叶利钦全家问题一大堆,他觉得普京不会反攻倒算,就让普京接替了自己。 在1999年的最后一天,叶利钦突然表示自己辞职,然后麻利地收拾东西回家过21世纪第一个新年去了,普京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特赦了叶利钦全家。 半年后,俄罗斯联邦发布了一条新规: 在原有的一级行政区和中央之间,新增一级机构,称为“联邦管区”。 到今天为止,全俄罗斯那么大地方,只有8个联邦管区。 联邦管区权力非常大,一把手被称为联邦区总统全权代表,看这名字就知道怎么回事,大概相当于我国明清为了防止各省大员不服管,搞了一个“巡抚”的职务,让皇帝自己身边的人去看着各省,本来是个监察官员,后来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成了封疆大吏。 俄罗斯学者们把这一举动认为是“沙俄化”的一个标志,因为上边开始管不住下边了,才搞了这么一个“巡抚”出来。 多年来,这个大区域的体制,还算是有效,起码通过这种方式,过于松散的俄罗斯行政区划紧凑了许多。 国家的战略规划得以部分推进,边境地区的分离主义一旦闹事,不至于太“天高皇帝远”。 既然如此,在联邦管区下,俄罗斯内部是不是非常稳固呢? 当然不是了,明面上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暗藏的。 把原来的小行政区,改大区制,本身就说明联邦政策推进有问题,所以不得不依靠往下面派全权代表。 以此方式来推行中央的政策,这也是俄罗斯联邦对地方管理能力弱造成的。 前面说过沙俄时期俄罗斯治理能力弱。 这个毛病一直就没停过。 除了在苏联的早期,因为整个社会大整顿,苏联建立了一套还算不错的自上而下的行政队伍。 加上有共产主义这种思想武器,把全国团结在了一起。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那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楼了。 23个苏军把守大楼,这群人里面11名俄罗斯人、6名乌克兰人,其他6名是格鲁吉亚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鞑靼人、犹太人。 这些人还来自几个不同部队,临时组织在一起。 民族肤色甚至语言都不通,打起来靠手势交流。 结果他们在德军围攻下坚持了两个月。 直到反攻,大楼还被他们牢牢控制着。 如果是沙俄军队,估计连组织一起逃跑都做不到,自己会先打起来。 但是苏联后期开始,整个国家的管理就不行了,低效的组织能力成了苏联的一大标志。 各种老毛病又开始出现,最后整个苏联自爆了。 苏联解体以后,沙俄肉眼可见的重新活了。 在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上层基本就是亲西方的天下。 甚至普京和梅姐夫也是纯亲西方派,一开始对西方各种示好+认怂,911之后美国进攻阿富汗,普京还把俄罗斯在中亚的军用机场借给美军。 最后在这些年的现实面前,普京才认识到西方对俄罗斯的真实态度,不再奢望被西方接受。 前几天把丘拜斯也赶出去了,这人如果大家看过我以前的文章,应该是很熟悉的,叶利钦的宠臣,俄罗斯寡头之父,也就是他的政策把俄罗斯搞成这样的,而且他是个亲西方的人,这几天辞职了。 而俄罗斯的管理,基本上经济寡头化,官员腐败化了。 这其实也是俄罗斯管理能力弱的结果,因为想全面管却实在管不住,只能通过寡头化,把重点领域尽量牢牢抓住。 通过“以点带面”,比较少的花费就能把俄罗斯抓在手里。 在俄罗斯最要紧的就是能源公司、金融银行、进出口贸易、大型投资建设和武器装备。 相比于苏联解体之后,自然形成的那群掌握国家经济的寡头。 现在俄罗斯这些重点部门的头头,基本都是普京选拔或者认可才上任的,所以这些人被称为“新寡头”。 有种说法认为,在1996年,普京在圣彼得堡乡下,和朋友们在一个小湖边盖了个木屋子别墅。 那时到了周末,几个人带着家人和狗来到湖边,钓鱼喝酒吹牛。 还一起搭伙准备开公司做点买卖,弄点外快,普京当时一心想换个新的休旅车。 后来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群人和能进入普京核心圈子的,就被称为“湖党”。 “新寡头”中,很多就是湖党出生。 这些人就是普京伸出的一根根抓手,把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牢牢控制住。 而联邦管区,就是普京抓地方政治的抓手。 至于腐败,管理能力弱就会留下监管的漏洞,没有监管如何不腐败? 可以说现在俄罗斯又恢复了沙俄时上下分离的局面,上层掌握权力或者接近权力的人,占有了大量财富和权力。 而老百姓只能勉强生活。 贫富差距大的非常可怕。 更可怕的是,上层几乎都在弄钱之后,把钱转移出去,在巴黎伦敦纽约置办产业。 按照俄罗斯官员的说法: 这些人正在搬空这个国家。 曾有一个在伦敦的俄罗斯退休高官说,当年沙俄自爆,好多俄国贵族虽然跑到了外面,但是一夜之间成了穷鬼,过的日子苦不堪言。 现在自己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 我还以为他们避免的办法是防止俄国内爆,没想到他说的是提前把财富转移出去。 然后就是如此大的地方行政区,长官的权力非常大,一旦联邦高层出现问题,会不会出乱子就难说了。 当年叶卡捷琳娜取消省一级区划,很大原因就是省长官权力太大,难以把握。 一旦大区长官对中央的政策有意见,很多时候需要很大的精力协调。 甚至强势的大区长官,可能会影响政策。 还有就是普京这个人,本身就是不稳定因素。 现在普京在位,经过二十年的经营,核心位置都换上了自己人,整体还是挺稳定的。 连车臣总统,被称为“卡禄山”的小卡德罗夫,也号称普京头号马仔。 前几天外网有说法说是普京对小卡意见很大,让小卡去乌克兰打仗,谁能想到小卡的车臣大胡子武装在乌克兰做起了TIKTOK网红,后来批评了他们之后,小卡眼瞅马里乌波尔乌克兰势力基本已经弹尽粮绝,这两天车臣人正在围攻最后的钢铁厂。 但是已经70岁的普京,一旦退休或者去世,会不会出乱子就难说了,边疆地区和他的亲信们就没人能控制得住了。 5俄乌战争可能的影响 1855年3月初,全欧洲都陆续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登基30年的俄皇,尼古拉一世死了。 当时英法等国的联军,已经参战帮助土耳其围攻俄罗斯克里米亚(就是从乌克兰弄来那个)的塞瓦斯托波尔(就是现在那个直辖市)要塞数月。 双方死伤惨重,俄军伤亡50万,英法伤亡20万。 但是俄军依然不能阻止联军,要塞的陷落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随后沙皇就死了,也不知道被气死的还是憋屈死的。 那次战争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 在那之前,沙俄自从击败拿破仑,一路从俄罗斯杀到巴黎,成为欧洲头号强国。 数十年里非常威风,特别是1848年积极帮欧洲各个镇压革命,被送了“欧洲宪兵”的外号。 可是这一战打下来,沙俄被打败了。 失败后的俄国差点爆发革命,只好内部被迫改革。 随后那些年俄国的主要矛盾宣泄口就是大清,哥萨克骑兵疯狂向大清入侵,不断抢占领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俄国内部矛盾。 直到1905年碰上了英国人扶持的“亚洲狼”日本,双方一场恶战,俄国又一次被打败,这次大溃败非常危险,俄国又一次差点爆发革命。 后来俄国卷入“一战”,也和那次溃败有关系,因为有失败的阴影,俄国如果再对德国退步,可能国内又是一场革命。 所以沙皇果断选择和德国硬杠,触发了德国人经营了好多年的“斯蒂芬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不顺利导致俄国爆发革命,沙皇全家被枪毙在了叶堡的地窖里。 所以说当时俄国罗曼诺夫宫廷的命运基本已经定下来了,如果对德妥协,可能要爆发革命,如果打仗,依旧会革命,唯一的毛病是沙皇跑慢了,没能跑去英国,最后落了个满门被杀。 这次如果俄罗斯输了,不说外部压力,内部肯定也要出问题。 国家虽说不会分裂,肯定要经历很大动荡。 自治地区会不会要求更多权力? 会不会要求取消联邦管区? 边疆地区会不会重新陷入动荡? 而且本来已经“芬兰化”了的那些周边国家,也就是像芬兰一样对俄国唯唯诺诺,可能接下来也会加入北约。 这些原本不可能出现的问题,说不定都会冒出来。 这也是为何俄罗斯现在头铁到底,不惜代价也要把乌克兰打服的原因。 俄罗斯即使输得起,普京绝对输不起。 可以看出来,普京这两天重新集结重兵准备来把大的,不过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这件事上,就能看出来俄军确实有点力不从心,当然了,你如果相信普京在下很大很大的一盘棋,那我也不说啥了,以你为准吧。 整体而言,俄罗斯这个国家历史上就从来没富裕过,它的老百姓在过去五百年当中,基本所有的时期都没法跟西欧比。 甚至苏联时期,苏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一直不高。 后来苏联内爆红旗落地,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信仰崩溃,而信仰崩溃的原因就是苏联一直想解放全世界,苏联老百姓目睹了西方老百姓的生活后,开始陷入自我反思: 解放全人类,就是让他们降低生活品质,过上我们的生活? 于是信仰崩了。 俄国人整体也是个苦难的民族,只是它自己苦难的同时,也给周围的国家输出了大量的痛苦。 我之前大学选修了几个文化课程,老师就说俄国这个国家太苦了,就像苦孩子得了“习得性无助”一样,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文化,有种压抑和阴暗,慢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此外他们崇尚“受难”,很多人理解不了保尔那种纯粹的受难精神,也是因为没有这种文化背景。 而且俄国这个国家有个特点,每隔一些年就会倒向西方一次,但是很快又和西方闹翻,最后大打出手,绝大部分时候以失败告终,就算不失败,也是惨败,这也直接造成了俄罗斯和他的兄弟们普遍不富裕。 不但不富裕,普遍上下隔离财富分化严重,从沙皇开始,就在搞“小圈子”政治,也就是一小撮人就决定了整个国家的命运,而且这群人一直不把子民当人看,苏联前期还好,后期越来越没谱。 到这里其实也清楚了,为啥俄罗斯现在远远不及大家预期,其实跟沙俄偶尔暴走但是大部分时候拉胯是一码事。 俄罗斯的底子确实厚,但是他们的分配一直都有问题,亲信政治进一步腐化了吏治,低效而且拖沓,导致国家任何主动改进的措施都难以推动下去,钱都被中间层给分了,无论是之前俄国要搞基建,还是他们的军改,都有这个问题,看着好像挺使劲,最后啥也没搞成。 进一步的,获取财富的方式太歪,导致他们国家的价值观也出现了问题,国家不是像我们一样搞生产倡导“创造财富”,而是全民有种深深的无力感,再加上被西方一直制裁,接下来几年里也很难有起色。 相比较而言,最近三十年,我们这些年基本每件事上边都跟他们是反着的,选择了艰苦而正确的那条路。 现在大家很难想象我小时候看俄罗斯也是仰望的,新生代年轻人却完全不这么看了。 所以说吧,大家也别指望俄罗斯啥了,最值得指望的是他们别跟美国联合在一起。 昨天评论区有个说法非常好,作为文章结尾吧,相信大家能达成共识: 我们并不指望俄罗斯啥;我们指望他别太强欺负咱;也指望他别太弱让老美干趴下;虽然过去有恩怨但是唇亡齿寒。

互联网舆论界历史性的一天

人类互联网舆论界历史性的一天出现了。 全球首富马斯克决定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100%的股份,将推特这个舆论平台完全私有化,而推特公司董事会已经正式同意。 推特2013年上市时的发行价是41美元,结果到了9年后的2022年3月初,股价变成了33美元,股东亏损惨重。 很明显推特是一个亏钱的公司,买入推特的股权并不是一个好生意,不然别人早就买了。 4月14日,马斯克突然提出愿意按54.2美元的价格收购推特全部股份,远高于现价,这让很多推特股东欣喜若狂,同时也震动了全世界。 对于马斯克的收购提议,推特董事会坚决反对。 4月16日,推特管理层宣布启动“毒丸计划”,大概意思就是说授予除马斯克之外的所有推特股东超低价购股份的权力,让所有人都可以低价买股票,只有马斯克必须高价买,这会让马斯克收购推特的成本高上好几倍。 毒丸计划经常用于抵制收购,效果非常之好,但对本身毒性也很大,会让别人以后对这家公司的股权望而却步,等于自己吞下了毒丸,所以这种操作模式被称之为毒丸计划。 但马斯克直接拿出了融资计划表,当推特的大小股东看到马斯克账上已经准备好了100~150亿,还通过股份质押,杠杆借贷等方式筹集资金,总共准备了约450亿美元,收购推特股份不是没事开玩笑之后。 股东们沸腾了,纷纷给推特董事会打电话施压,要求他们接受马斯克的收购邀约,连推特创始人都出来发言,说自己相信马斯克可以带领推特走向辉煌。 4月26日,推特董事会达成决议,接受马斯克的收购,整个公司总共计价440亿美元。 马斯克出的价格要远高于市场价,而且总额高达440亿美元之巨,将整个推特归于自己一人所有,为什么马斯克要耗费那么大代价买推特? 如果买推特有利可图,为什么别人不买? 因为别人买推特确实是亏钱的,但对于马斯克来说却是赚钱的。 这一切的改变,都始于2021年3月到11月。 当时,马斯克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击。 因为特斯拉股价的持续暴涨,马斯克的身家持续攀升,从几十亿到几百亿再到几千亿。 在最新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马斯克的身家达到了2903亿美元之多,约合1.9万亿人民币,人类第一首富,且远超第二名。 马斯克如此有钱,但却没有怎么纳税,纳税额相对于本身财富而言非常非常的小,近乎于零。 都说美国税务局天下无双,为何看着马斯克光明正大的不纳税? 因为马斯克的所有财富都在股票上,甚至没怎么给自己开工资,连工资税都免了。 马斯克持有特斯拉股票的成本很低,都是原始股或激励股票,如果卖出后获得盈利需要缴纳超高额的所得税。 但,马斯克不卖股票,始终持有。 按美国法律,创始人和大股东低价持有的股票,如果一直不卖,那是不可以收所得税的。 道理也很简单,股价是有波动的,而且波动很剧烈。 从10块钱涨到100块钱,确实盈利巨大,卖出后确实需要收所得税,但如果不卖出你就收别人这个税。 那我问你,如果有朝一日股价跌了,比如说跌到了50块,那你这个税是不是就多收了? 那你税务局是不是要退税? 股价一天波动一次,涨跌个3%和玩一样,马斯克3000亿美元身家,3%就是100亿,哪怕按20%的所得税率算,那涉及的税款都是20亿美元。 今天特斯拉股价涨了,马斯克打给税务局20亿美元,明天特斯拉股价跌了,税务局打给马斯克20亿美元,这不是开玩笑嘛。 要是对所有人都实行这个规则,行政成本就会把政府搞崩,所以要等他们把股票卖掉,收益锁定不会改变之后再收所得税。 所以,马斯克这属于典型的合法避税,只拿股票不领工资,而且股票也不卖出,所以你确实一分钱税都收不到。 马斯克需要钱了,就拿股权去质押,不愁钱花。 当然这种合法避税也是有代价的,因为你股票高度集中在一家公司,不能卖出不能换股,所以命运和这家公司高度绑定,如果有朝一日特斯拉破产了,那马斯克所有的财富都是纸面富贵,连1美元都不如。 这种模式支撑了美国股市,侧面激励了富人全身心保护自己公司的股价,所以美国社会长期以来容忍了这种做法。 但是到马斯克这里失效了。 马斯克崛起的速度太快了,10年前马斯克还只是个小富豪而已,10年后身家碾压了全球所有富人,而在这个过程中马斯克几乎不进行任何消费和变现,吃穿住行都是中产水平,手里全是特斯拉股票,需要钱的时候甚至直接把自己房子都卖掉了,宁可现在租房住也不卖手里的原始股。 这种极度抠门的行为导致税务局在马斯克身上完全收不到税。 虽然美国富豪都合法避税,但是千亿美元级以上富豪里马斯克的纳税额是最低的,远远低于其他人。 没人像马斯克暴富速度这么快,也没人像马斯克这样完全不消费,其他富豪多多少少都会卖点股票改善下生活,而卖原始股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交所得税。 马斯克曾公开表示: “我没有从公司获得任何现金收入,不卖股票就无法交税,那我该怎么办呢? 把我股份送给政府吗?” 2019年特斯拉开给马斯克的年薪为23760 美元,月薪约合2000美元,没有通过出售股票获得任何收益,妻子也没有收入,同时两个人还养着7个孩子,严格按照美国法律搞法治社会的话,美国政府甚至还要倒过来给马斯克发贫困补贴和生育津贴。 但马斯克是实打实的人类第一富豪。 虽说马斯克的行为完全合法,但身为世界首富纳税额居然低到近乎于零,这让很多人抓住了由头,对马斯克发起了舆论攻击。 2021年3月19日,美国佛蒙特州参议员伯尼率先在推特上对马斯克发起了舆论攻势,说马斯克和贝索斯拥有的财富超过40%底层人民总和,并指责其行为极度贪婪、不道德,是不可持久的。 2021年中下旬,联合国官员比斯利多次逼捐马斯克,说只要马斯克捐出2%的财富,也就是60亿美元,那就可以挽救4200万人的生命,如果马斯克不捐,那这可怜的4200万人就会死。 这种逼捐行为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如果马斯克捐钱了那功劳全是自己的,声望大涨,如果马斯克不捐也自己也毫无损失,甚至还能捞一点爱心形象,而马斯克捐了也没功劳,不捐更是瞬间成了黑心富人。 这种百利无一害的事情自然很多人想做,于是逼捐马斯克成了一股网络浪潮。 发酵了半年的舆论浪潮最后成型,多名政客呼吁对亿万富翁收税,哪怕股票不卖也要收税,舆论声浪之大让贝索斯等富豪自己都扛不住,也跟着说希望对自己征收。 2021年11月,美国国会开始对亿万富豪进行征税讨论,预估第一步就要对马斯克征收150亿美元的税款。 2021年11月2日,马斯克突然在推特上用中文发布了曹植的《七步诗》,并以英文的人类开头,引发全球轰动,一时间很多欧美人都在猜测马斯克为什么突然要开始研究怎么煮豆子,光翻译这首诗就形成了好多个热门话题。 人类本是同根生,相煎不要那么急,但美国政客们并没有放过这个出名的好机会,也没人敢投反对票,国会提案还是在稳步推进。 最终,马斯克在2022年初缴纳了110亿美元的税款,成为美国历史上缴税金额最高的富豪,没现金的马斯克卖出了大量特斯拉股票后才填上了这个窟窿。 马斯克本人是一个经典到极致的资本家,赚那么多钱结果一点不花,豪宅不买豪车不开,生活水准向中产看齐,来中国建超级工厂能在路边啃煎饼果子。 就这么一个抠门的铁公鸡,一口气拔了他110亿美元的毛,你说他能不疼吗? 身为一个经典到极致的资本家,马斯克必须要对此做出反应,否则他就不是马斯克了。 自己为什么会被迫拿出110亿美元,那些国会议员为什么敢掀起舆论风暴迫使自己屈服。 明明有法律,自己也完全守法,为什么不依法办事? 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马斯克回想了历史,最初是谁在攻击自己? 利用什么工具在攻击自己? 好像是伯尼在推特上掀起的议题啊。 那我把推特收了行不行? 收个推特才440亿,而自己光第一期的税款就110亿了。 这么一算,买推特根本就不贵。 而且马斯克本人在推特上有约7000万粉丝,一条推特就能让股价和加密货币价格暴涨暴跌,是仅次于特朗普的超级网红。 特朗普在推特上有8800多万粉丝,大选的时候也就拿了7400万票,推特哪怕给特朗普多带来1000万选票那都是决定胜负的神器了。 推特有极其明显可以干涉政治的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特朗普能上台当总统,推特功不可没,而上台后的特朗普也极其依赖推特,完全绕开了传统美国媒体,弄出了推特治国。 最后当推特封杀特朗普账号后,特朗普的社会影响力也立竿见影的大降,堪称社会性死亡。 今天能封特朗普,明天就能封马斯克,而马斯克是推特最大网红,利用推特影响力可以做很多事情。 推特身为治国神器,马斯克只要440亿美元就可以抱回家。 这么一算账,贵吗? 而且马斯克还有特斯拉,还有星链,能把推特和这些东西都链接起来,构成一个大整体。 这么一算账,那收购推特就更划算了。 440亿美元不是个小数,其他富豪没有马斯克这么有钱,也不像马斯克那么会操控舆论,更不像马斯克那样有很多互联网终端,年龄也都很大,看不懂什么互联网革命。 所以,马斯克成了收购推特第一人。 2022年3月25日,马斯克开始发动舆论攻击,在多个平台声称推特长期侵犯言论自由,掀起了声讨推特的舆论势头。 2022年4月14日,马斯克露出真实目的,提出全面收购推特的要求。 2022年4月26日,马斯克成功收购推特100%股权,耗资440亿美元。 成功收购推特后,我相信再也没有任何政客能对马斯克催税和逼捐了。 这不止是防御性收购,也是进攻性收购。 马斯克声称自己掌控推特后会推行完全的言论自由,宣称言论自由是民主的“基石”。 我相信马斯克会对99.99%的人执行言论自由,但是当有言论侵犯马斯克本人及其财富的时候,我不相信他能保证其他人可以自由的利用舆论侵犯他的利益。 如今的马斯克是推特的唯一老板,拥有绝对霸权,而马斯克本人在特斯拉的时候就被自己员工冠以“暴君”的称号。 当有侵犯马斯克的言论出现时,马斯克甚至都不需要说什么,指名道姓的说要报复某个人那简直太低级了。 只需要和负责审核内容的人说一声,我觉得你工作做的很棒,年底考虑给你加薪。 那这个人很快就会把事情给你办的妥妥帖帖,反对马斯克的人,逼马斯克捐钱的人,只要闹的过分了,那他们的推特很快就会被各种理由限流甚至删除。 违反了什么规定? 封杀通知上写的很清楚啊,你违反了相关规定。 实在不行,非要给具体理由,也可以说你的内容存在争议,对其他公民产生了误导。 推特连特朗普都能封,还封不了你一个小小的国会议员? 而且,如果要整你,甚至可以更简单。 不管是推特还是油管,早就已经研发出了精准投放广告的技术,这技术不算难,中国企业也都会。 但这项技术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定向对一个人投喂信息。 当初特朗普选举时,就曾有技术公司把选民划分为顽固者、可说服者和支持者这三类,并集中广告费向可说服者投放选举广告,以增加选票数量。 这技术稍微改造下,就可以给那些反对马斯克的议员们找麻烦。 你不是老给我们老板马斯克找麻烦吗? 还高举言论自由大旗让我们不敢明着封你。 没关系,我定向识别你选区里的可说服者,把那些其他人发布的不利于你的信息定向投喂给他们,神不知鬼不觉,任何人都没有证据,这只是后台几行小小的算法而已,把你名字加入这个灰名单就可以了。 很快,你就会吃到和推特老板做对的苦头。 政客们讨伐马斯克是为了获取政治利益,所以才这么积极,如果反过来会让自己利益受损,谁会去做这种事呢? 推特经常删除“假新闻”,经常删除“有害信息”,经常给别人的帖子打“存在争议”标签。 但问题是,谁是假新闻,谁是有害信息,谁的帖子存在争议,这都是由推特员工,一个普通的人来进行判定的。 总之,推特是推特公司的,规定是推特公司颁布的而不是美国政府,而负责审核的甚至只是一个个具体的推特基层员工,想怎么说你违规就可以说你怎么违规。 政府用几千年时间反复锤炼出来的制度,对掌权者层层监督都很难遏制腐败和以权谋私现象。 一个普通的私人公司,连个纪检委部门都没有,单凭一个考勤和绩效表就能遏制贪污和以权谋私,你觉得可能吗? 如果高层授意,悄悄给几个议员定向下绊子,那简直太简单了。 反过来,谁和马斯克交好,那推特就能成为自己的地盘,至少不会有人在推特上对自己使坏。 这么一搞,不管谁是美国议员谁是美国总统,都不敢惹,也没必要去惹马斯克。 如果把这笔政治账算明白了,你觉得马斯克收购推特还贵吗? 可真的是太划算了。 民主选举制度的运行极度依赖舆论体系,所以媒体在欧美社会被称之为第四权。 而马斯克身为目前人类第一首富,然后拥有了推特100%的股权,钱和舆论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这里面产生的化学反应简直太可怕了。 以后还有议员敢掀起话题对马斯克催税和逼捐吗? 你再搞这种政治秀试试看? 老一代富豪看不懂近十年兴起的移动互联网革命,足够年轻足够有钱也足够会玩推特的马斯克成了吃螃蟹第一人。 这种钱和舆论的结合在选举制的欧美会发挥多恐怖的威力,我们很快就能见识到了。 我们中国这几年一直在防这个,千辛万苦的防,就怕资本家摸到舆论控制权,而美国那边一步到位,最大资本家和推特直接合体。 经常有人喊中国的马把几个舆论平台花钱给收了,但没人敢做,而美国那边的马真的这么干了。 这可真的是国家特色啊。 舆论权极为重要,舆论审核权掌握在谁手里,差距十分巨大。 如果美国政府如果阻止这一收购,认为私人占有推特不合理,那就等于承认舆论平台是公共设施,等于承认私人控制舆论审核权不合理,那就等于承认推特油管脸书等公司不存在言论自由,所有舆论平台应该归国家监管,这就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目前的舆论阵地合法性。 如果美国政府不阻止这一收购,默认私人资本家可以掌控舆论平台,那可就真的好玩了,我很期待十几二十年后的美国还有哪个议员敢质疑马斯克和舆论平台。 到时候美国总统是谁我根本就不关心,反正美国真正的皇帝肯定是马斯克,且一直都是。

他发现了“中华龙脉”

清朝末年,在湖北黄州(今天的黄冈)张家湾,有一个私塾先生叫李卓侯,给周边十里八乡的孩子们教学启蒙。 熟悉中共党史的朋友,应该发现李卓侯的张家湾,与我国一位开国元帅的老家只有一路之隔。 大家都以为,李卓侯是因为“林帅启蒙老师”的身份才留名青史? 李卓侯更早启蒙的一个男孩,同样了不起,那就是我国地质学科的奠基人,李四光。 读懂李四光“风云变幻”的人生,我们会发现他远不止一位‘地质学家’的头衔那么简单。 如果只是做“常规勘探”,李四光又怎么能从地理课本,跨界挑战到“历史课本”? 因为李四光,指导发掘了国家崛起的“两条龙脉”。 壹,少年天才,“最年轻”的元老李四光出生时,因为他是家中老二,父亲给他取名仲揆,揆在历史上代指“宰相”。 由此可见李卓侯虽然只是个贫穷私塾先生,对儿子的期望却很高。 李四光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14岁就完成启蒙,到武昌中等学堂求学,并且改名李四光。 在武昌学堂学习不到两年,李四光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保送到日本求学深造,当时被公派的学习专业是造船机械,当时他还未满16周岁。 到了日本之后,李四光很快结识了早期革命者宋教仁以及马君武。 1905年,16岁的李四光参加“同盟会筹备会议”,结识了孙中山。 随后,李四光参与了同盟会的组建,在会议上宣读了“誓词”,成为同盟会第一批会员。 16岁的李四光也成为同盟会年龄最小的“创会元老”。 因此李四光最初确信的“救国之路”,并不是地质勘探,而是追随孙中山“革命救国”。 贰,第一次回国,革命救国! 1910年,李四光完成在日本的留学,拿到造船机械的学位后,第一次回国。 回国之后的李四光继续投身革命救国,在1911年辛亥革命打响满清覆灭第一枪之后,李四光投身武汉革命政府。 当时,年仅22岁的李四光,被武汉革命政府推举为实业部部长。 从15岁以第一名身份公派留学; 到16岁结识宋教仁,孙中山; 再到22岁成为革命政府的“实业部长”,李四光一直上演“少年天才”的传奇。 可惜,少年天才一己之力,阻挡不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脆弱和曲折”。 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之后的民国,显然已经不是李四光梦想追随的“理想国”。 因此1913年,任职“实业部长”几个月后,李四光就辞去公职,选择到英国再次“出国求学深造”。 就是这次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求学,开启了李四光的“地质之缘”。 李四光先学习的是“采矿业”,显然他当时的想法还是“实业救国”,后来才转学地质学,向学术研究转型。 1919年,李四光完成伯明翰大学的地质专业学习,拿到硕士学位。 这时候,李四光再次受到国内“求贤若渴”的召唤。 叁,第二次回国,教育强国1910年,李四光回国,受到的是中国最早那一批革命先驱的感召,回国革命救国。 1920年,李四光收到的是民国“教育先驱”蔡元培的诚意邀请,希望他到北大任教。 李四光放弃在英国继续求学深造,毅然回国。 他跟着蔡元培一起,见证“觉醒年代的北京大学”,他找到了“教育强国”的新路子。 李四光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同时还担任过北京大学评议会的评议员和理学院的庶务主任。 肆,第三次回国,科研兴国在北京大学任教多年之后,李四光逐步转入“政府科研部门”进行地质学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 接下来的二十年,是李四光专研地质研究,提出“地质力学”的学术生涯。 1948年,李四光和夫人再次出国到英国。 这次李四光到英国伦敦是出席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接着在同一年,他接受挪威奥斯陆大学授予的哲学博士学位。 李四光在英国游学的一两年,也是新旧中国改天换地的一两年。 1949年,到欧洲开“和平大会”的郭沫若,随身就带着周恩来总理诚挚邀请李四光回到中原大地,建设新中国的亲笔信。 可是二战对国际航运业的影响并未消除,从英国回大陆的轮船,要提前一年预定。 也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民政府伪政权逃到台湾岛之后,国民党在全世界展开“人才掠夺战”。 国民党伪政权的外交部密令驻英大使郑天锡立即找到在伦敦的李四光,要求李四光发表公开声明,拒绝新中国提供的职位,否则便将他扣留送往台湾。 李四光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给郑天锡回复,拒绝声明,随后和妻子分开秘密离开英国,辗转在法国巴黎碰头。 接着李四光夫妇又辗转欧洲多地,最后终于在1950年5月才成功回到祖国大陆。 伍,发掘两条“中华龙脉”李四光回到欣欣向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之后,继续从事“地质方面”的研究,可是因为新中国处于特殊的“建国阶段”,李四光的研究从民国时期的“偏学术”转为新中国时期的“偏应用”。 许多人一直有些费解,“普通的地质研究”,怎么会让李四光成为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那是因为李四光最卓越的贡献之一,是推翻中国“贫油国”的身份认定。 他为国家找到的不是“油田”,而是盛产石油的“产油带”。 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在人类进入化石能源时代后,谁掌握最多石油,谁就掌控着历史前行的大方向。 早在民国刚建立的1914年,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就在陕北军阀支持下,在陕北地区进行石油地质勘察。 美国人钻油井7口,耗资白银800余万两,却一无所获。 1929年,侵华日军在发动918之前,也曾经在我国东北牡丹江平原寻找石油,也是几个月投入巨大成本,一无所获。 1931年日军占领东北全境,直到1945年日军败亡,都没放弃过在东北寻找大型油田。 许多世界学者都做过一个猜想: 如果日军在东北更早的找到“大庆油田”,完成了军事用油的自给自足,是不是就不会有日军入侵东南亚,以及最后和美国争夺石油运输线而选择对美宣战? 没有更早对美宣战的日军,利用东北石油满足战争所需,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二战结局? 史没有如果,至少日本在那个时代,没有从东北找到“石油命脉”的地质学家。 西方多国在旧中国时期,在中国寻找石油一次次铩羽而归,日本侵占东北14年都没找到大型油田,因此西方在国际给了中国“贫油国”的标签。 新中国建立之后,石油能源遭到西方禁运。 无论是国家安全的“军事物资保障”,还是完成重工业奠基的“大生产需要”,我国都必须找到含量丰富的石油带。 在当时西方权威和国内部分研究人员,都认为中国是“贫油国”的背景下,李四光一直坚信中国富含石油资源。 在1952年之后,毛主席多次接见,周总理也多次座谈,李四光都坚持我国能发现“丰富石油带”的观点。 李四光根据多年实地考察,对比中亚平原,他坚信: 松辽平原和华北平原蕴藏着大量的石油。 事实证明,李四光的判断是正确的。 早期西方学者一直认为“海湾地区才能盛产石油”,李四光不仅坚信平原地区能够找到丰富石油带,还研究指出我国多个盆地都是石油资源“聚宝盆”,我国多个盆地的“历史最大油田”都是在李四光去世多年后发掘的。 在化石能源时代,石油是一国经济与军事的血液。 因为我国石油进口占比超过70%,让一些人认为“本土太缺油,石油人没啥贡献,全靠进口”。 只能说我国承接全世界最全,总量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链,每天耗油量太惊人了。 再加上我国十四亿人的民生需求和用车耗费,这些庞大的“吞油巨兽”导致了我国巨大的“石油需求缺口”。 在几十年前,我国依靠李四光领导的一批地质勘探人,探访到的多个重大产油区,不仅保障了国家的国防和重工业奠基,还在接下来几十年一直是“石油出口国”。 除了发掘我国“油脉”,将我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奠定军事和重工业强国的基石,李四光的另一个巨大贡献,是指导发掘“铀脉”。 与李四光几乎同期回国的钱学森等物理学家,一直都在为我国“两弹一星”全力以赴。 很多人都不知道,当时我国原子能委员会的主席,不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们,而是地质学家李四光。 在国家最高层关于“原子弹研发进度的会议上”,先后发言的也是李四光,刘杰,钱三强。 钱三强是代表原子弹研发部门发言,李四光和刘杰,核心任务只有一个: 要搞原子弹,就必须在我国本土,找到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的铀矿床。 在我国多支铀矿探寻队伍分工搜寻时,李四光的工作也不是寻找具体矿床,而是根据地质研究和过去几十年实地调查经验,提供“矿脉”的特质。 李四光坚持寻找铀矿富集带,还必须便于开采,他预测了几个“东西带”。 最终几个探矿队都用探矿成果,验证了李四光的预判是准确的。 后来遵循李四光的思路,覃慕陶、吴磊伯等专家经过艰苦工作,找到了211特大型铀矿床。 以此为代表,结合后续发现的一系列富含铀矿床,我国完全实现了“核武装”铀资源的自给自足。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有“堪舆师”这类人,他们根据山川地脉,寻找“帝国中兴之地”,称为探寻龙脉。 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国博弈中,掌握“油脉”就掌握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和军工制造的命脉; 掌握“铀脉”就掌握国家安全的和平发展的核威慑命脉。 因此,油脉和铀脉,才是二十一世纪中华振兴的“龙脉”。 这就是为什么李四光同时能在地理书和历史书占据一席之地的原因。 李四光可不是游山玩水的老爷爷,他是一手牵着油脉,一手引着铀脉的“大国造梦师”!

马斯克要收购可口可乐,然后在汽水里添加一级毒品可卡因

马斯克要在可口可乐里加可卡因,世界公认的一级毒品。 这种言论,可以把所有中国人震撼的目瞪口呆,但其实连美国人都被震的七荤八素。 实在是,太离谱了。 什么是可卡因? 可卡因又称古柯碱,提取自古柯叶,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局部麻醉剂,同时具备强烈的兴奋剂作用。 千年前,美洲的古印第安人就开始种植和咀嚼古柯叶,并称其为“圣药”,古柯这种植物随着大航海时代也慢慢来到了欧洲。 1855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首次从古柯叶中提取出麻药成分。 1859年,奥利地化学家在这个基础上精制出纯度更高的物质,命名为可卡因。 1880年,被称为“现代外科学之父”的霍尔斯特德将可卡因制成局部麻醉剂。 1884年,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推荐把可卡因当做心理药物,称之为“富有魔力的物质”。 当时的医学界一致认为适度使用可卡因有益于健康,且把卡可因当成治疗鸦片瘾的重要药物。 然后一名叫安吉罗·马里亚尼的法国人,把可卡因加到了酒里面,命名为“马里亚尼酒“开始销售,在欧洲卖疯了,发了大财。 维多利亚女王、教皇、美国总统、爱迪生、大仲马这些名人,都是这种酒的狂热爱好者,安吉罗暴富,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销售可卡因发了大财的人。 看到造富效应后,大家争相模仿。 1885年,美国人约翰·彭伯顿用可卡因、可乐果和葡萄酒混合在一起,制作出了“彭伯顿法国古柯酒”,也想大赚一笔,看这名字就知道彭伯顿是蹭法国酒热度的。 很不幸,当年美国颁布了禁酒令,彭伯顿的酒刚研发出来就凉了。 于是彭伯顿把酒精剔除,换成了糖浆、香料、苏打水和冰块,然后重新调配了一款饮料。 1886年5月,可口可乐诞生,被命名为 Coca-Cola。 古柯的英文是Coca,可乐果的英文是Kola,可口可乐最开始的名字是Coca-Kola,直译过来就是古柯可乐果。 后来创始人为了押韵和整齐划一,就把Kola改成了Cola。 于是,就诞生了Coca-Cola。 利用含有可卡因的Coca-Cola,彭伯顿赚到了第一桶金,那个年代在美国足足有5万种含有可卡因的饮品,可口可乐做的并不算过分,但可卡因滥用后的负面效果迅速在美国引发了关注和激烈争论。 1903年,美国掀起反对可卡因的舆论大风暴。 1906年,可口可乐在经多次试验后研发出了新配方,然后宣布在饮料中剔除可卡因。 1914年,美国宣布可卡因为禁药,此禁令一直持续到现在。 当然,为了保证可口可乐独特的香气,直到今天可口可乐中都含有古柯叶的提取物,只不过完全过滤了可卡因。 但可口可乐不仅历史上和可卡因纠缠不清,甚至名字都是古柯。 为什么马斯克宣称要往Coca-Cola这种饮料里加可卡因? 这其实是马斯克在玩英文梗,因为Coca的英文本意就是古柯啊,一款古柯饮料里没有古柯提取出来的可卡因,站在英文的角度说,这确实很奇怪。 就好像你吃的北京烤鸭里没有鸭子肉一样,或者说夫妻肺片里面没有肺片。 同时,马斯克还是一个软毒品的狂热支持者。 虽然马斯克在中国形象很正面,是一个技术狂人的形象,还被称之为钢铁侠的原型,但马斯克非常支持软毒品合法化。 比如说大麻,马斯克早些年就曾公开在节目中吸食大麻,以表态自己对大麻的支持,同时对大麻禁令表示淡淡的嘲讽。 支持大麻的不止是美国的底层人,还有马斯克这样的顶级精英,这堪称是从下到上的一致愿望。 大麻毫无疑问是毒品,但在2022年4月2日却被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合法化提案,从此吸食大麻在美国不再是违法行为。 很明显,大麻合法化会带来恐怖的后果,也有很多议员强烈反对,但架不住支持的人更多。 反对大麻好理解,支持大麻真的不可理解,身为一个为国民负责的政治家,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支持大麻这种毒品合法化,但事实就是最终支持大麻的议员数量获取了优势地位。 脑子有问题吗? 事实上,美国的历代政治精英都是极其聪慧的,对毒品警惕心十足,堪称严防死守,穷追猛打。 可卡因在1985年才被全球公认为一级毒品,而美国在1914年就全面禁止了这东西,足足早了70年。 在上世纪,美国所有的政治精英都对毒品穷追猛打,禁毒是政治正确,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毒品的好话,尼克松还发表过“毒品战争”的演讲。 任何正常人类都知道禁毒对整个种族有利,更何况人类精英。 但是有一批人会强烈反对禁毒,那就是染上毒瘾的人。 染毒的人为了获得毒品会不惜一切,甚至连残害自己身体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任何能降低瘾君子获取毒品难度的事情,他们都一定会支持,根本不会考虑什么种群利益和长远未来。 一个瘾君子犯毒瘾的时候还会考虑这个? 别搞笑了好嘛,他要是还有闲心考虑这个就不叫瘾君子了。 毒瘾极难戒除,几乎是一日染毒终身有毒瘾,全世界的人类就没几个能在染毒瘾之后靠自己意志逃离了。 中国的戒毒瘾办法是让你离开戒毒所后接触不到毒品,真要是社会上都是毒品,戒毒所根本就没有用。 在美国这种毒品泛滥的国家,染毒之后几乎不可能逃离,进了戒毒所也没有用。 所以,瘾君子的规模会日复一日的扩大,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 这其实还好,不会动摇美国国本,但这里还有个问题,瘾君子是有投票权的,你不能因为这个人曾经吸过毒就把他一棒子打死,彻底剥夺瘾君子的投票权。 瘾君子只是吸毒,又没杀人,凭什么剥夺一切政治权利。 所有的瘾君子都有投票权,所有的瘾君子都希望毒品合法化,而瘾君子群体会不断扩大,毒品和艾滋病毒一样,只要沾上就终身摆脱不了。 美国高层政治精英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一定会动摇美国政治根基,所以历代美国总统都坚决禁毒。 曾经的美国体制,是伪民主,虽然瘾君子有投票权,但没办法决定什么,因为报纸和媒体控制在精英阶层手中,得不到舆论界的认可你不可能搞什么选举,因为你连露脸机会都没有,选民根本不知道有你这个人。 而在精英阶层中,反毒品是政治正确,根本不可能出来一个鼓吹毒品的政治家来获取瘾君子的选票,有这样离经叛道的人出现,一定会被整个主流舆论所封杀。 所以能被精英层认可出来当候选人的,根本就不会给出支持毒品这个选项。 但是在互联网革命,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革命后,任何人都可以发声。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有部分得不到主流舆论认可的人,试图通过支持毒品的言论来获取瘾君子的选票,从而弯道超车,让本来不应该上台的自己成功上台。 2021年,美国消耗了1.6万吨毒品,价值超过500亿美金,全美总人口8.2%都在吸毒。 这可是一个庞大的选票库。 靠鼓吹毒品合法化当不上总统,但捞点选票当个议员是足够了。 大麻这种边缘软毒品领域,就是这批人攻克的第一道缝隙,凡是支持大麻合法化的人都会得到这8.2%人群的疯狂支持,铁杆支持,而其他的人大多会保持沉默,强烈反对的人极少,导致支持大麻合法化成为了一种正收益的行为。 移动互联网的存在,让美国瘾君子终于可以在媒体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让美国的政治从伪民主变成了真民主。 真民主,就必须保障这些瘾君子吸毒的需求,而这8.2%的吸毒人群会不断的把周围的健康人给勾引下水,同时强烈反对一切禁毒的政客,坚决不给他们票。 让周围的健康人都变成瘾君子,瘾君子才会觉得有安全感,因为只有大家都吸毒才不会排斥自己。 等瘾君子的比例高到一定地步,也许在美国吸毒会是一项必备的成人礼,你不吸毒会遭到周围瘾君子人群的集体排斥,觉得你不合群,和社会主流格格不入。 马斯克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支持软毒品合法化,支持真民主,支持纯正无限制的言论自由。 大麻已经被合法化了,如今马斯克已经把目标放在了可卡因,这篇说要收购可口可乐然后在里面加可卡因的推文,就是在为可卡因合法化做铺垫。 如果大麻可以合法化,为什么可卡因不能合法化? 从毒性和危害上来说,可卡因好像就只比大麻强了那么一丁点,如果妥善使用并不会危及生命,为什么不能用呢? 当初是怎么一步步把大麻合法化的,现在就可以怎么一步步把可卡因合法化,无非就是多耗点时间反复制造舆论,反复打造社会共识罢了。 马斯克用一招,可以获取无数铁杆拥护者,那8.2%的人群会极度拥护马斯克,把他当神看的那种拥护,支持马斯克说的一切,反对任何攻击马斯克的人,因为这是他们的领军者。 再加上那些欣赏马斯克身上科技革命元素但不怎么反对可卡因的人群,这会导致马斯克的拥护者数量达到了一个高到离谱的地步。 有些事情议员能做,凭什么马斯克做不得? 这种顶级人类精英,一点都不傻。 如果是古老的传媒时代,马斯克这种声音是发不出来的,不会有媒体和电视台愿意冒政治不正确的风险去报道,更不会因此给马斯克带来什么收益,所以美国精英们不会去做这种事。 但是在如今的美国,这不过就是一条推特的事,而且潜在收益非常巨大。 至于种族的未来会怎样? 如果自己眼前的收益足够巨大,谁会管种族的未来呢,要危害到自己实在是太遥远了。 大麻能合法化,可卡因也向着合法化努力,那后面是不是所有毒品都可以一步步的合法化? 民主的真相就是没有人负责——《是的,大臣》如果都没人负责,种族的未来怎么办? 当然这和我们无关,所以对于马斯克的这番自由言论,我们是强烈支持,坚决捍卫马斯克的言论自由,美国就应该向可口可乐里加入可卡因,因为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纯正可口可乐。 但是,不准卖到中国

消除蒙昧,还是阴谋控制世界?

历史上的确存在过一个名为光照会的组织,这个组织十分神秘,以至于围绕它产生了众多猜测甚至阴谋论。 那么光照会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又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光照会的诞生 如今有关光照会的传说是由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故事交织而成的,在历史上,光照会这个名字通常指的是巴伐利亚光照会。 这个组织之所以会诞生于巴伐利亚,是因为巴伐利亚不同于其他的德意志新教城市,这里的天主教势力十分强大,保守的教会势力遏制了自由的思想,这势必会激起群众的不满。 光照会成立于1776年,当时正值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这个组织的成立宗旨也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 反对迷信、反对蒙昧、反对宗教对公共生活的影响,以及反对国家权力的滥用。 光照会的总章程上写道: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结束不公正者的阴谋。” 宗教改革打击了欧洲部分地区的天主教势力巴伐利亚光照会的创始人是亚当·魏斯豪普特,他是因戈尔施塔特(德国城市)大学的教会法和实践哲学教授。 作为一所由耶稣会构成的大学,魏斯豪普特是因戈尔施塔特大学中唯一一位非神职教授,这些耶稣会成员把持着大学的财权和其他权力,并且对非神职人员进行排挤。 在这样的环境下,魏斯豪普特萌生了反教权的强烈想法,并决心通过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结成秘密团体的方式来传播启蒙思想。 光照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亚当·魏斯豪普特起先,魏斯豪普特考虑过加入共济会(共济会是另一个欧洲的神秘组织),但是他发现共济会的会费对于自己的薪水而言负担过高,而且有些所谓的共济会秘密不过是在书籍上可以免费获取的知识,于是他离开了共济会,坚定了建立自己的秘密团体的想法。 这个组织一开始叫 “完美主义者”,并用猫头鹰作为标志,组织成员内部使用化名。 后来他将这个社团更名为光照会,意味着要给世人带来光明。 神秘的光照会成员二、光照会的发展光照会最初的成员大多是魏斯豪普特的学生们,随着组织的发展,成员队伍也逐渐扩大。 不过在挑选入会成员时,犹太人、异教徒以及妇女等人群被排除在外,光照会的新成员大多由18—30岁的富有、乐于学习、品格良好的基督徒构成。 为了管理内部成员,早期光照会由见习者、密涅瓦和密涅瓦启示者三个等级构成。 见习者是刚刚加入组织的成员,通过招募新成员来晋升; 密涅瓦属于更高等级的成员,承担着更严格的研究活动,而且还要负责管理自己的弟子(见习者); 至于密涅瓦启示者,则处于最高等级。 密涅瓦是罗马智慧女神为了组织的发展,光照会改善了与共济会的关系,不仅借鉴了共济会的规则和组织架构,而且允许一些共济会成员加入光照会,其中便包括一位名为阿道夫·克尼格的德国贵族。 1780年,克尼格加入了光照会,在这之后,他和魏斯豪普特便开始了对光照会的改革。 鉴于此时德意志共济会的发展陷入停滞,魏斯豪普特萌生了向共济会渗透的想法,而克尼格又在原有的三个等级基础上,新增了诸如牧师、大牧师、大教士等新等级头衔。 克尼格对于组织的发展,魏斯豪普特和克尼格有不同的想法,魏斯豪普特认为招募工作不应过快,而且要对成员的合适度进行仔细审查; 而克尼格则认为数量就是一切。 从这一点上看,克尼格的想法取得了成功,光照会的成员大大增加,并且从巴伐利亚向外扩展: 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都能看到光照会成员的身影。 据估计,光照会在最鼎盛时期共有2500名成员,而且组织遍布欧洲各国,不少名人都是光照会的成员,其中包括歌德、莫扎特和席勒,甚至有传言称,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也是一位秘密的光照会成员。 歌德三、光照会的衰亡光照会的规模不断扩大,但也越来越背离魏斯豪普特当初建会的初衷。 克尼格将许多宗教仪式中的东西引入到光照会,这无疑违背了光照会起初是个讨论启蒙思想与科学、反耶稣会的组织的初衷。 就这样,克尼格和魏斯豪普特的关系持续恶化,最终分道扬镳。 长久以来作为秘密组织的光照会也被一些后来加入的成员泄露到社会上。 人们对这个神秘组织产生了恐惧心理,尤其是约瑟夫二世也是光照会成员的传闻使人们担忧光照会参与了将巴伐利亚并入奥地利的阴谋。 光照会便被指控为一个误导年轻人、背叛国家、从事阴谋活动的组织。 1784年7月,巴伐利亚统治者卡尔·西奥多宣布没有政府的批准,禁止成立一切秘密组织。 这个法令并没有直接点出光照会的名字,也许光照会当时能收敛一下避避风头,事情就过去了,但是光照会成员似乎对这一禁令毫不在意。 就这样,巴伐利亚政府又接连颁布了两道法令: 先是明确宣布光照会为非法组织,直接禁止他们的活动,后来更是宣布任何加入共济会和光照会的成员,都将被处以死刑。 这两道禁令的效果十分明显,光照会从此停止了活动,魏斯豪普特也被迫流亡他乡。 四、光照会的幽灵尽管光照会在18世纪80年代就已经停止了活动,但是这个死去的组织却成为了一个幽灵,时至今日始终萦绕在许多人的心中。 在一些人心中,光照会成为了阴谋的代名词,其目标是暗中操纵整个世界。 在阴谋论者的眼中,近一两百年的很多重要事件,都被认为是光照会成员在暗中操控的,比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1848年的欧洲革命运动。 甚至在光照会已经被禁止30年后,罗马教廷还于1817年、1821年分别与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签订协定,共同镇压光照会,这足以说明世人对光照会的担忧。 法国大革命如今,光照会也成为了流行文化中令人着迷的一个题材。 除开篇提到的漫威系列漫画外,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还出版了《光照会三部曲》小说,讲述了魏斯豪普特逃到美国试图谋杀华盛顿的故事,畅销书《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的《天使与魔鬼》,也是将光照会融入了自己的故事中。 有关光照会的各种故事,还会在未来继续流传。 文史君说作为一个秘密结社的组织,光照会的存在自然会引来众多猜测和担忧,但事实上秘密团体在历史上并非什么罕见的事,更不能将其等同于阴谋。 在众多的流言面前,光照会反蒙昧、追求理性的初衷被质疑、被淡忘,如今流传最广的是阴谋论者口中的光照会形象。 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阴谋观在作祟,这些论调的信奉者认为世界是由一个精英集团所统治的,发达的现代媒体和流行的大众文化为这些阴谋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历史的真相不是流言蜚语所能遮蔽的,阴谋论归根结底还是一些空穴来风的谣言而已。

跑路10年后,李嘉诚又回内地投资了

5月份,广州举行2022年度首轮集中供地,众多缴纳了高额保证金的房企进行举牌竞拍。 在诸多举牌房企的出价记录里,我们震惊地看到了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的名字。 李嘉诚上一次在大陆拿地已经要追溯到2012年12月4日了,如今再次现身中国土拍市场。 近十年,李嘉诚一直在不断的抛售在大陆的资产,只出不进,宁可顶着在大陆口碑尽毁的代价也要年年不断的卖资产,一直到2020年8月还在卖。 从2013年开始,李嘉诚进行了持续六七年的大甩卖,累计套取资金超过1000亿,终于把在大陆的资产基本卖干净了。 李嘉诚这么做付出的代价非常之大,因为大部分资产退出发生在2015年之前,所以完美错失了2015年的地产大牛市,导致了接近千亿的利润损失,同时还因为大举撤资导致自己在大陆的口碑尽毁,损耗了几乎一切政治资产底蕴。 2015年,一篇名叫《别让李嘉诚跑了》的神文刷屏中国,痛斥了李嘉诚从大陆套现离场的行为。 虽然这篇文章有部分段落说的不太合适,但总体上还是表达出了大陆人民对李嘉诚撤资所造成不良影响的不满。 不是说稀罕那千把亿,而是说影响很差。 因为坚决的从大陆退出,这十年李嘉诚被当成了殖人当成了典型案例,只要谈到去大陆投资必提李嘉诚,其撤资行为被殖人当成了资本不应该来中国投资以及大陆有钱人早晚要抽资离开大陆的证据。 李嘉诚曾经是大陆的座上宾,名声非常好,现在成了负面典型。 既然李嘉诚已经决定彻底抛弃大陆市场,付出了如此之大的金钱代价和名誉代价才好不容易和大陆切割干净,为什么李嘉诚还要回来参与土拍? 那就要看看李嘉诚当年从大陆撤资的真正原因了。 很多殖人把李嘉诚从大陆撤资的原因解释为大陆敌视资本,敌视有钱人,李嘉诚怕赚的钱拿不走所以才撤资。 听起来合情合理,实际上全是瞎扯淡。 李嘉诚再怎么样也是黄种人,黄皮肤黑眼睛,而大陆有无数纯种白人投下的资本。 哪怕在李嘉诚撤资之后,很多欧美白人每年也是源源不断的来大陆投资。 这么多纯种白人资本家不怕赚的钱拿不走,不怕资本被没收,就李嘉诚怕? 有这么多欧美白人资本在前面,再怎么没收也轮不到第一个没收李嘉诚啊。 所以这理由很明显是非常扯淡的,经不起推敲。 李嘉诚在2013年从大陆撤资的原因,是因为香港出现了巨大问题。 2013年3月28日,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的工人发动了大罢工,发动罢工的理由是在整整15年的时间里,自己的工资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减少。 你没看错,15年来香港经济持续增长,李嘉诚等人的财富与日俱增,但码头工人的工资却原地踏步,甚至还在逐渐减少。 这次罢工时间长达40天,是香港自二战以后最长的一次工人运动。 工人罢工的矛头,直指李嘉诚。 因为不仅这个码头属于李嘉诚,当时香港的一切水电零售等民生行业几乎都属于李嘉诚,香港从女王的城变成了李家的城。 香港的底层百姓对李嘉诚非常不满,内地记者去香港采访时,10个出租车司机有10个对李嘉诚不满,听到他的名字就大骂“官商勾结”,称其为“奸商”,还有司机直言李嘉诚就是香港的皇帝,但他没有资格当皇帝。 这波工人运动震动了整个香港,批判李嘉诚的浪潮从底层工人逐渐蔓延到了社会各界,几乎没有任何人说李嘉诚好话。 2013年5月,让渡了很多利益的李嘉诚终于平息掉了这次大罢工,但口碑和名誉在香港已经坏掉了。 从这一天开始,李嘉诚开始了资本大撤退。 一提到别让李嘉诚跑了,大家总以为是李嘉诚从大陆资本大撤退,其实李嘉诚从2013年的资本大撤退是从香港开始的。 从2013年到2020年,李嘉诚一口气卖出了约2000亿的香港资产,然后全部转移到了境外,比从大陆撤退的资产还要高出一倍。 2013年的香港,已经处于社会矛盾激化到崩溃的边缘。 回归后香港处于绝对的自由主义阶段,比欧美还要自由,近乎于半个无政府状态。 英国和大陆都不管香港,任由其进行了绝对自治,而这种绝对的自由导致了资本世界大鱼吃小鱼的规律发挥到了极致。 论资本无序扩张,以前的香港才是典型。 香港经济增长的成果几乎都被大资本家拿走了,普通民众能分到的极少,还被几大地产巨头用畸形的经济给掠夺了大部分财富。 香港那么富,人均住宅面积却不足15平米,价格还是亚洲乃至于全球第一贵,远远高于内地。 大陆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了40平米,大家都还嫌房子不够,香港人怎么可能觉得够。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古诗,也是2013年香港的写照。 不管是自由市场的商业竞争还是凭法律和规则的公正对决,普通人都不可能斗得过李嘉诚等人,实力和能力都差距甚大。 越自由,越被李嘉诚等人碾压。 但普通人可以表达不满,唯一能做的也是这个,这导致香港在2014年爆发了比2013年更严重的暴乱事件,港府被围堵,资本家为自保纷纷甩锅,把香港贫富分化,内部矛盾尖锐的责任甩给了大陆,进而引发了2019年的港毒事件。 从2013年工人大罢工开始,香港其实就已经失控了,李嘉诚等人只顾赚钱无视社会责任引发的矛盾已经被积蓄到了顶点。 再愚钝的人,被工人大罢工闹了40多天,被全香港的媒体指着鼻子骂了40多天,那也不会毫无感觉,更别提2014年整个香港彻底暴乱,整个城市都乱成了一锅粥。 被立为靶子,身处风口浪尖的李嘉诚,选择卖出资本撤离来自保,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根本谈不上什么先知先觉,这纯粹是无奈为之,而且已经非常愚钝迟缓了,别人水都烧开了才反应过来。 等到2019年香港完全失控,大暴乱发生时,李嘉诚已经把大部分财富都转移出大陆和香港了,你能拿他怎么样? 从大陆撤离1000多亿资产,从香港撤离2000多亿资产,然后反手在英国买入了2550亿资产,同时在其他国家都配置一点。 英国脱欧,李嘉诚亏了一笔,2020年疫情爆发英国GDP萎缩9.8%,李嘉诚又亏了一笔。 但赚不赚钱这其实并不重要,李嘉诚这么做至少不会让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放在了香港这个火山口上面。 而事实上,2019年香港这个火山口爆发的时候,确实也没有伤到李嘉诚丝毫。 英国曾长期占领香港,和香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李嘉诚自认为还认识不少英国权贵,资产安全有保障。 即便是疫情爆发后大陆的抗疫胜利和英国的防疫失败,都没能阻挡李嘉诚继续出售大陆和香港资产,继续向英国转移的步伐。 但是在2022年,李嘉诚被吓坏了。 俄乌战争爆发后,英国直接冻结了俄罗斯富商的财产,甚至把英超球队切尔西都给没收了。 切尔西的老板是阿布拉莫维奇,俄罗斯顶级富豪。 阿布在俄罗斯有巨额财富,但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长期把财富大量转移到国外。 不仅在全球投资,还获得了以色列和葡萄牙的国籍。 2003年,阿布花费1.3亿英镑买下了破产边缘的英国球队切尔西,并投入了2亿多英镑为其还清债务,在未来20年的时间里把切尔西打造成了英国顶级球队。 那时候的俄罗斯极度亲欧美,阿布身为俄国富豪却大力投资并培养英国球队的做法甚至还符合俄罗斯的政策导向。 在英国投资20多年的时间里,阿布在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和人脉,同多名英国王室子女有深厚的私人友谊。 论财富,李嘉诚不如阿布,论人脉,李嘉诚不如阿布,论对英国的贡献,李嘉诚也不如阿布。 论皮肤颜色,阿布是白的,李嘉诚是黄的。 但是在俄乌战争爆发后,阿布在英国的一切资产被瞬间冻结,切尔西球队被直接拍卖了25亿英镑,然后全部没收。 这么干有没有吓坏俄罗斯先不谈,但李嘉诚是被吓坏了。 天下人都把俄乌之战当成是中国收复台湾的演习,李嘉诚自然也知道。 台湾属于中国,大陆是早晚要收复台湾的,无非就是个时机问题。 要么十年,要么二十年,总归不会太远。 同属苏联的俄乌打了起来,英国立即没收所有俄罗斯人的财富,连阿布这种人的财富都毫不留情的全部没收了。 一旦收复台湾之战爆发,李嘉诚放在英国的财富哪有丝毫安全性可言。 李嘉诚再怎么样,也是黄皮肤黑眼睛,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也没有在英国投资经营20年。 所以,李嘉诚从英国撤资了,第一批就甩卖了1260亿元的电力公司,开始大举撤退。 撤退了那么多资本,李嘉诚准备去哪? 没收俄罗斯财富的可不止英国,整个欧美都在这么做。 在整个欧美世界里,英国已经是最亲香港的了,安全度比美国还高,如果连英国都觉得不安全了,那整个欧美世界已经无路可去。 而这个时候,香港的暴乱已经在大陆的强力干预下被解决了,香港的社会矛盾暂时得到了平息。 国安法被强行推进,代表了英国和大陆在香港的影响力均势被打破,大陆开始正式的对香港施加自己的影响力。 一国可以两制,但不代表完全不管。 香港富豪的权力被压制,土地问题也被大陆强行干涉,财富分配等问题都开始一步步的改变,从而平息了香港剧烈的社会矛盾。 这么做会导致香港富豪的财富增长速度变缓,但至少不会导致他们的财富被民众彻底掀翻。 富豪的财产到了一定的量级,就要主动向社会让利,这其实是在保全自己,竭泽而渔是不可取的。 以前的香港富豪不懂这个道理,但现在大陆让他们强行理解了这个道理。 因此,李嘉诚又回来了。 卖掉英国的资产后,无处投资的李嘉诚,又回到了香港和大陆市场,开始进行试探。 这也许是目前整个地球对李嘉诚而言最安全的土地了。 如今大陆的土地市场已经到了真正的尾声,价格都已经高到了山顶,但李嘉诚居然还跑来出价。 看来他是真的无所谓收益,只考虑资产安全。 过去十年,人人都说李嘉诚嗅觉敏锐,是商业奇才,虽然对李嘉诚从香港撤资2000亿的事避而不谈,但殖人们可是把李嘉诚从大陆撤资的事吹上了天。 但回过头看,李嘉诚这十年简直就是一场空,瞎折腾,财富大跌,社会地位暴跌。 无论大陆还是香港,尊重李嘉诚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和十年前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叫嗅觉敏锐? 这叫商业奇才? 我怎么感觉水平也就比2000年卖掉北京四合院移民美国的人强那么一丁点呢。

奥斯曼帝国的西进征途

突厥人发源于叶尼塞河上游,主要生活在今蒙古西北部,以游牧为生,其语言与中国史书上的丁零、铁勒、柔然部落相近。 游牧民族的部落间经常发生冲突与战争,而且部落间的联盟经常改变,聚散无常。 突厥人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之前,曾经被柔然人奴役。 他们善于锻铁,因而被蔑称为锻奴。 锻奴集团的各个部落于552年组成了自己的国家,并在数十年间逐渐扩张为一个帝国,被称为突厥汗国。 突厥汗国因为幅员辽阔,分为东西两部分,分由两个人治理。 东突厥汗国跟中国的中原王朝有过不少交往,隋朝和唐朝的创建者都曾经受封于突厥汗国。 唐代李氏家族,还有之前不少驻守西北边陲的汉族将领都曾和鲜卑或突厥上层家族通婚。 唐太宗李世民就具有部分鲜卑和突厥血统。 隋朝东西突厥分布图片来源: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草原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就是御马术。 马大约在6000年前才被人类驯化,最早是为人类提供肉食。 后来,人们发现马可以驮重,再后来又发现它耳朵灵敏,记忆力也特别好,能记得走过的路,所以有“老马识途”之称。 而且,马的脖子很长,能看到很远的地方,而且马跑得很快,人骑在马上很有利于作战。 于是,骑兵成了游牧民族具备的巨大军事优势。 当时的突厥民族还有一项优势,那就是他们能在马上使用由几层桦木打造的双弧形的弓。 这种双弧弓射出来的箭速度很快,力量也很强,跟15世纪时的英格兰长弓差不多,而英格兰长弓的长度约相当于一个人的身高,士兵必须稳站地上才能开弓射箭。 从叶尼塞河到多瑙河东突厥汗国与隋唐两朝都有交往,与西突厥却逐渐失去了联络。 于是,东突厥人慢慢地被隋朝和唐朝吸收,归顺于中国的中央政权。 西突厥人则继续向西发展,而且越走越远,一直到咸海。 咸海有两条河流注入,北边的是锡尔河(中国唐代以前称之为“药杀水”),南边的是阿姆河(中国唐代以前称之为“乌浒水”),起初西突厥人主要在锡尔河以北居住。 锡尔河以南属于农耕社会,是粟特人居住的地方。 慢慢地,突厥人越过了锡尔河,有的自愿充当奴隶兵,还有的被贩卖为定居者的家奴。 之后,突厥人又到了阿姆河之南,进入了波斯人的世界,逐步接近当时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巴格达。 10-11世纪时,巴格达是波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首都,也是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和(在北非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的科尔多瓦、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中国北宋的首都开封并列为世界四大都会。 但是,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自10世纪起被来自北方属于什叶派的白益王朝控制,形同傀儡。 塞尔柱人起源于西突厥的乌古斯部,在领袖塞尔柱的率领下结成一个部落团体。 他们先是定居在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的布哈拉,信奉了伊斯兰教,继而渡过阿姆河,由里海东岸南下,进入伊斯兰世界的心脏地带。 塞尔柱人首领托格卢尔·伯克于1055年率兵进军巴格达,驱赶了白益政权,被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任命为帝国的摄政王,并被授予“东方和西方的国王”的称号和“苏丹”的官职。 从此,塞尔柱王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建立了今天我们所说的塞尔柱王朝。 塞尔柱人进入巴格达,把持伊斯兰世界的政治中心长达11年。 1066年,法国北部的征服者威廉渡过英吉利海峡,控制了整个英格兰,建立起由诺曼底贵族统治的英国——今天的英语中有如此多的法语词汇,主要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又过了5年,即1071年,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东部的曼齐刻尔特击溃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俘虏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之后,一批又一批的塞尔柱突厥人开始进入小亚细亚,以伊斯兰拓边战士的身份,蚕食了东罗马帝国最重要也是最大的一块领土。 到12世纪中叶,在今土耳其的亚洲领土上已经有许多突厥人建立的政权。 塞尔柱王朝的首领自称苏丹,在安纳托利亚中南部的科尼亚建立首都,被称作塞尔柱鲁姆苏丹国。 这时,塞尔柱突厥人离开锡尔河以北的亚洲草原已经400年了,离开突厥人的发源地蒙古则有600多年了。 他们经过了伊斯兰化与波斯化的双重过程,又先后和许多不同民族(如粟特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以及希腊人)通婚,但他们仍然说着乌古斯突厥语。 征服者威廉塞尔柱鲁姆苏丹国和突厥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各个公国依靠对伊斯兰教的宗教热忱,加上固有的草原民族战争法则,不断扩张,把本地人建立的政权一一打败,让其成为附庸。 通过行政力量、宗教皈依和大量通婚,(受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汇影响的)乌古斯突厥语逐渐取代了希腊语,成为小亚细亚的通用语言。 1243年,正当突厥人西进顺畅的时候,自东边来了一批源自蒙古的草原民族,统帅是成吉思汗的长孙拔都。 他的军队所向披靡,占领了小亚细亚很大一部分,令塞尔柱鲁姆苏丹国俯首称臣。 这样,塞尔柱王朝的力量就受到很大的牵制。 因为需要应付蒙古人,塞尔柱王朝便无法兼顾自己境内的一些地方势力,不少地方的部落于是纷纷自立,其中跑得最远的一批人到了十分接近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地方。 大概在1299年,这批人的首领奥斯曼建立了自己的小公国。 这个小公国的前两代首领还不敢自称“苏丹”,只是自称“加齐”(意为拓展伊斯兰领土的边疆战士)。 但后来奥斯曼公国的领土迅速扩张,向西夺取了东罗马帝国的许多地方,向东又平服了一些突厥人的小公国,于是该国领导人改称自己为苏丹,这就是后来的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的前10任领袖个个勤政善治,长于征战。 到苏莱曼一世执政时,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到达顶峰。 1529年,苏莱曼一世率兵抵达多瑙河,围困维也纳。 这位面孔消瘦、鼻梁尖且直的苏丹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君王。 也许他并不清楚,1000年前在叶尼塞河上游放羊的圆面扁鼻的牧民就是他的祖先。 《苏莱曼大帝肖像画》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博物馆的“苏丹肖像画馆”从小公国到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建于1299年左右,经过100年的扩张,已经占有不少欧洲领土,都城也从小亚细亚西北部的布尔萨迁到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埃迪尔内。 这时,小亚细亚东部出现了一位说突厥语的蒙古裔厉害人物,名为帖木儿。 帖木儿以撒马尔罕为基地,向南打到今阿富汗,又继续南下洗劫了印度的德里,向西打到今伊朗的波斯湾,再向西北进攻今土耳其,进入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把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抓了起来。 (突厥人曾在11世纪俘虏了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同是突厥裔的帖木儿在15世纪又把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抓起来,这使得本来西进顺畅的奥斯曼帝国不得不再度面向东方,放缓对东罗马帝国的最后进攻。)乌兹别克国家博物馆帖木尔大帝画像奥斯曼帝国的创建者奥斯曼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 他选择立国的地方就位于异教且异族的东罗马帝国首都附近。 当蒙古人冲散了以科尼亚为首都的塞尔柱鲁姆苏丹国的时候,许多地方王侯纷纷自立。 蒙古人撤退后,各地王侯就逐鹿中原,相互征伐。 此时,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在小亚细亚的西北一角,他的敌人就是东罗马帝国,因此吸引了很多无用武之地的豪强投奔,帮他一起向西攻打东罗马帝国的领土。 奥斯曼的儿子叫奥尔汗。 奥尔汗攻占了不少地方,并且第一次参与了东罗马帝国的内政。 当时,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有个政敌,皇帝要跟他的那名政敌打仗的时候向奥尔汗求援,并且把女儿嫁给了他,于是奥尔汗成了东罗马帝国的驸马。 《奥斯曼一世肖像画》(传统绘画)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博物馆的“苏丹肖像画馆”自奥尔汗以后,好多代奥斯曼帝国苏丹都娶基督徒贵族之女为妻。 上行下效,奥斯曼帝国上至贵族下到老百姓都时常娶欧洲基督徒为妻。 所以,奥斯曼人的血统混杂得很厉害,他们自认为是欧洲人一点也不为过。 又过了几代,年轻的穆罕默德二世在1453年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消灭了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最后一任(第95位)皇帝战死在城墙上。 在穆罕默德二世之后又过了几代,奥斯曼帝国迎来了最强大、最有威望的苏丹,他就是于1520年登基、1566年去世的苏莱曼一世,他在1529年带兵围困维尔纳,又在1534年领军向东占领了巴格达。 在他之前,奥斯曼帝国已经把埃及、叙利亚以及包括伊斯兰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阿拉伯半岛西部纳入了版图。 1517—1923年,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还兼任伊斯兰教逊尼派世界的哈里发,即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人。 奥斯曼帝国的地理位置很优越,东部不易受敌,西部可以扩张。 爆发于14世纪的科索沃战役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在这场战役中,奥斯曼帝国战胜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以及阿尔巴尼亚的联军,整体上控制了巴尔干半岛。 科索沃战役后,奥斯曼帝国才开始攻打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帝国占领君士坦丁堡的时候,炮兵是匈牙利人,骑兵是塞尔维亚人,他们成功地把君士坦丁堡从西边和东边包围了起来。 向奥斯曼帝国臣服的联军里,有很多是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和信奉天主教的匈牙利人。 前面提到,奥斯曼帝国的前10位苏丹都能征善战并勤于治国,但奥斯曼帝国的迅速扩张除了要归于这一原因,还要归于制度原因。 第一是宗教制度。 在宗教的鼓励之下,开疆拓土的人被封为“加齐”之后会有荣耀感,心理素质会增强。 第二是奴官制。 这是奥斯曼人的创举,就是把体质、性格优秀的基督教青少年训练成苏丹的家奴,然后派他们在王宫、政府机构或军队任职。 在波斯和印度之外的整个伊斯兰教历史上,被伊斯兰政权统治的人大多是犹太教徒和基督徒。 根据伊斯兰教法,这些人是要受到保护的。 虽然他们不是穆斯林,但他们信奉的经文被穆斯林承认,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有经之人”。 “有经之人”只要交人丁税就会受到保护,不能被当作奴隶。 解决这个理论困境的办法,就是找到支持这种做法的教法学者,使其给出新的解释。 于是,苏丹御用的教法学者做出了牵强的解释: 如果把一个基督徒的人丁税退回,这个基督徒就不受保护了,就可以被当作奴隶。 奴官制的实际做法是: 从欧洲或小亚细亚选拔年龄在10~18岁,身体健硕、头脑聪明的基督教男孩,把他们送到小亚细亚的一个农庄,让他们在那里学习语言,皈依伊斯兰教,然后给他们最好的教育。 这些苏丹的家奴长大后都效忠于苏丹,这样就冲击了奥斯曼突厥人原来的部落制度——如果大家的向心力仍在自己的部落,部落和部落之间又有斗争,那么苏丹的中央集权就无从实施。 奴官制虽然似乎有违伊斯兰教法,但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添加了许多有能力并且效忠苏丹的基督徒。 事实证明,那些成为苏丹家奴的青少年长大后经常把自己的家族成员劝化为穆斯林,还想方设法让家族适龄少年也能被选为苏丹的家奴。 奴官制中最有名的一部分人在土耳其被叫作新军或“禁卫军”。 这支军队战斗力极强,并且效忠于苏丹,在奥斯曼帝国扩张时期无往不胜,在全世界,至少在欧洲,是唯一的一支常备军。 第三是米勒特制。 这也是奥斯曼人首创的一种符合伊斯兰教传统的统治方法。 “米勒特”的意思为“社区”。 奥斯曼帝国的居民根据宗教信仰被分成不同的米勒特。 所有的穆斯林属于一个米勒特,所有的犹太人不管住哪里都属于一个米勒特,所有的亚美尼亚基督徒属于一个米勒特,所有的希腊正教徒也属于一个米勒特。 在米勒特里面,被委任的领导者负责收税,然后缴纳给中央。 凡宗教事务、教育、婚姻、财产的分配,诉讼案件、社区内部的冲突等,都由米勒特自己处理,几乎是完全自治。 但在军事上,米勒特不能有自己的军队。 军队只能归苏丹,交税纳粮则是所有米勒特的义务。 这个制度跟过去的伊斯兰统治制度有所不同,但差异也不大。 第四是采邑制,意思类似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所有由苏丹统治的土地都属于苏丹,别人不准买卖也不准继承。 有战功的人可以由苏丹授封一块土地。 但他的儿子和孙子不能继承这块土地,除非苏丹允许其继承。 因此,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不容易形成地主阶级,也不容易形成有足够财力和人力跟中央王朝对抗的家族。 这对巩固苏丹的统治和延续奥斯曼帝国的王统是有好处的,对缓和农民对地主的抗争也有作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讲一下奥斯曼帝国的继承制。 奥斯曼人虽然花了1000年的时间向西迁移了几千千米,并且渗入了大量波斯人与希腊人的血液,但他们始终维持着基本的草原民族统治方式,没有采用长子继承制。 这种制度的好处和坏处很难说,起初可能是好处多,后来可能是坏处较多。 总而言之,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继承制在草原民族中(包括元朝)大致都是这样操作的: 哥哥去世之后往往是由弟弟继承,当然也可以由某一个儿子或是侄子继承,但必须要召开宗亲大会,通过协商与选举决定。 奥斯曼帝国前期的150年中,选的都是能干的人继位。 但从穆罕默德二世开始,苏丹就对自己的兄弟不放心,怕他们趁自己外出打仗的时候在家里造反。 于是,从这位苏丹开始,后任苏丹们就用不同的方法使兄弟们无法和自己竞争——或者给兄弟很多宫女,使他们沉迷于女色; 或者把兄弟禁闭在宫内,不让他们熟悉政务。 后来,有个苏丹干脆收买了教法法官,使其解释说苏丹可以为了维持帝国的安定和大众百姓的利益而毒死自己的兄弟,所以有人一登基就杀光自己的兄弟。 《穆罕默德二世肖像画》(油画)藏于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博物馆的“苏丹肖像画馆”从将士用命到佞臣弄权苏莱曼一世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苏丹。 他大面积扩展了奥斯曼帝国的疆土,包括整个东南欧洲、小亚细亚、高加索地区、黑海西部与北部(克里米亚等地)、整个肥腴新月(今伊拉克、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还有阿拉伯半岛的西部(包括麦地那与麦加)和东部(今海湾诸国),以及埃及和北非(今利比亚和突尼斯)。 奥斯曼帝国成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领袖。 占领埃及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开始收缩。 因为在采邑制之下,只要能不停地扩张领土,就会有新的采邑赏赐给有军功的人,也就不断地有人愿意为苏丹效劳。 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领土不能再扩张了,而贵族后代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需索无度,统治矛盾就会凸显。 再加上,这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发现了新航路,把世界商业中心从地中海移到大西洋,绕过好望角就能到印度洋,进而到达中国。 当时,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富足的国家。 就这样,地中海以及丝绸之路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而在丝绸之路尾端和地中海东部与南部跟欧洲进行贸易的奥斯曼帝国收的税就少了。 苏丹收入减少,直接影响着军队的战斗力,从而使得领土扩张无法继续。 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人口不再增加,税收也就难以增加,所以就进入了一个萎缩的循环。 这是我对奥斯曼帝国宏观历史的看法。 奥斯曼帝国没有御玺,每一任苏丹有一个很有艺术性的签名式。 他所发的诏书一定用这个形式来书写。 奥斯曼帝国时代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拼写的乌古斯突厥语,但夹杂有大量的波斯语和阿拉伯语词汇,这就是奥斯曼文。 16—17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主要对手是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东部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萨法维王朝也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总体而言,欧洲的文艺复兴使欧洲在各方面越来越强。 虽然奥斯曼军队在1683年又一次包围维也纳,但并没有成功攻下该城,不得不再度退兵。 自此,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强弱对比发生变化,双方攻守开始易势。 16-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就在这段时间,奥斯曼帝国上层骄奢淫逸日益无度,教士集团、受他们影响的禁卫军和保守官僚联手阻碍改革,宫廷的内争日渐激烈,佞臣、宫女、阿谀奉承的文人纷纷显露身手。 苏丹和兄弟之间的斗争往往反映出他们的母亲之间的斗争,也折射出苏丹后宫女眷的家族之间的矛盾。 16世纪共有5名苏丹在位。 于16世纪末登基的穆罕默德三世利用法律漏洞,下令同时杀死他的19个兄弟。 17世纪,苏丹的更迭就更为频繁,先后共有8名苏丹。 如果说奥斯曼帝国只有哈布斯堡王朝这一个对手,那么即使对手逐渐变强,它或许还能应付。 但是,奥斯曼帝国还面临另外一个逐渐崛起的对手,那就是北方的俄国。 自从莫斯科大公于15世纪摆脱了蒙古统治者的枷锁以后,俄国逐渐强盛,并且开始向外扩张,它和奥斯曼帝国在东欧、克里米亚和高加索地区都发生了接触与冲突。 168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最后一次进攻奥地利,包围了防备薄弱的维也纳。 由于奥斯曼统帅轻敌,波兰援军赶到,奥斯曼军最后被迫撤离。 此后,奥地利、波兰、俄国、威尼斯等国联合与奥斯曼帝国在几处作战,强迫奥斯曼帝国于1699年签订了第一次损失领土的《卡洛维茨条约》。 尽管17世纪末也曾出现过企图中兴的苏丹,但是任性而懦弱的苏丹居多; 虽然也有过公忠体国的名臣(如科普鲁卢祖孙三代),但贪赃枉法者当道(管理分封采邑证书的机构可以受贿,将国有土地给予毫无战功的妇女作为“买鞋钱”),保守主义者又愚蠢颟顸。 进入18世纪,奥斯曼帝国从欧洲第一强国变为“欧洲病夫”,“落日照大旗”的景象已然可期。

王朝的续命

任何一项制度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创造问题; 在积德的同时,也是积弊。 因此,当王朝中期帝国运营了上百年后,开国之初的各种制度往往会积弊到无以为继。 仿佛老房子的水管,需要请专业人士来清理了。 纵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当时间行进到王朝中期时常常会发生一次续命过程。 有的成功,重新焕发生机,史称“XX中兴”。 有的失败,一蹶不振,苟延残喘到末代乱世。 不同王朝续命的方式不尽相同。 一些情况下是对外军事作战,通过战争胜利获得地缘优势,在摆脱高压战备状态的同时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更普遍的情况则是对内财政改革,通过个别关键领域激发社会活力的方式,开辟新的赋税财源。 下面简单梳理一下古代王朝的续命过程——汉朝: 盐铁专卖-匈奴之战-昭宣中兴唐朝: 安史平叛-两税法宋朝: 王安石变法-南迁明朝: 张居正改革清朝: 摊丁入亩-洋务运动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财政改革,亦或者兼而有之,总之得经历一番伤筋动骨的“蜕变”。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改革同样不是请客吃饭。 军事作战的话题之前聊过很多,比如《汉宫往事》等; 本篇试着将视角转换一下,放到“开辟新的赋税财源”上。 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家庭,一个组织想要健康运行,必须得有合理的开支循环。 政权的崩溃,首先是财政的崩溃。 朝廷没钱,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了了。 道理很简单,可从哪来搞钱呢? 主要是人口。 中国古代政权以农业税为大头,无论是按田亩、按户、还是按人头,本质都是人。 正因如此,《三国演义》中刘备从新野樊城逃跑的时候,不忘带上那十几万百姓; 诸葛亮北伐失利撤回汉中时,带着陇西三郡的人一起走。 人口对于政权的重要性极高,土地反倒没有那么重要,毕竟天府之国里地多的是。 从这个角度看,古代统治者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以人为“资本”,一种生产资源。 有了人口,建立合理健康的农业税赋,再配合上盐铁专卖和少部分商税,一个王朝财政的基本框架便搭建起来了。 当然,随着年复一年土地兼并、官僚系统臃肿腐败、苛捐杂税等现象的产生,朝廷的税源会逐渐枯竭。 此时便到了续命的关口。 说到续命,大清是一个十分顽强的朝代。 清朝初期打过不少仗,像康熙年间的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东北雅克萨、西北葛尔丹……这一轮轮打下来,百姓的负担很重,苦不堪言。 康熙作为一位封建时期杰出的皇帝,对流民日增、社会动荡的问题非常敏感。 怀揣着体恤民力和稳固帝国秩序的双重考量,康熙于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颁布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圣旨。 即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丁役。 1723年(雍正元年),刚刚上任的雍正皇帝在父亲基础上推出了著名的“摊丁入亩”政策。 简而言之,就是把康熙年间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统一征收。 这样以来,朝廷大部分赋税落到了拥有土地的地主和富农身上,无地或少地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有了政策基础,再伴随着红薯、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的输入,此后一百年间清朝人口开启了爆发式的增长。 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突破1亿,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突破4亿……只要人口不停增长,朝廷财政上就可以想办法享受到“人口红利”。 比如虽然田赋固定了,但新增的人总要吃盐吧,那朝廷的盐税便会变多。 可天底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 一项优秀的改革制度能管半个世纪两三代人,已经十分了不起。 人口红利作为大清财政的重要支撑,到了咸丰同治年间难以为继。 对外割地赔款,对内太平天国、捻军起义如火如荼,清朝的人口增长不仅停滞,甚至开始下降。 前文中引述过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的对话,其中曾国藩曾发出如下感慨——“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裸身无裤。 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奈何?” 奈何? 只能靠第二波续命。 与上回誉满天下的康熙爷不同,此番帮助大清再续五十年的主角是谤满天下的慈禧老佛爷。 不同于传统认知,如果大家穿越回晚清采访某一位封疆大吏、总督巡抚,他们对慈禧的评价大概率会高于咸丰、同治和光绪三位皇帝。 道光、咸丰年间,清朝面对列强破门带来的大变局几乎毫无应对措施,一副束手待毙的样子。 而辛酉政变之后,在慈禧和恭亲王奕䜣叔嫂两人的齐心合力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等外事机构迅速建立,洋务运动如火如荼。 成立几个衙门机构算容易的事情,文章一开始提到过,王朝续命的核心是“开辟新的赋税财源”。 那么晚清精英们找到的新财源是什么呢? 海关关税。 亚当斯密和市场经济最核心的理论——交易产生财富。 不管是出于被迫还是自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与列强的对外贸易逐步规模化展开。 1863年11月,大清总理衙门宣布解除李泰国(英国人)总税务司的职务,任命同为英国人的赫德为总税务司。 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1835年出生,1861年起在上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升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时只有28岁。 赫德是晚清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洋人。 他执掌清朝海关大权一直到1908年,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 赫德执掌海关之前,清朝的关税每年不到500万两。 他离任时,清朝海关的关税达到了每年3000余万两,成为朝廷最稳定、增长最迅速的一笔收入,基本相当于清廷的“国税”。 正是由于这笔钱的存在,使得晚清财政非但没有崩溃,反而能够红红火火的搞洋务运动,买这买那。 清末向国外洋行借贷,一般也都是以关税作为担保。 凭借着出色的政绩,赫德先后被加挂按察使衔(正三品)、布政使衔(从二品),1889年晋升正一品大员。 虽然是个洋人,但赫德深通大清官场的礼节与中国士大夫习气,备受主管单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好评。 曾任领班总理衙门大臣的恭亲王奕䜣曾评价道: “赫德虽系外国人,察其性情,尚属驯顺,语言亦多近礼……”1911年,赫德病逝于英国白金汉郡的马洛,清廷闻讯后还追授了他太子太保的荣誉。 晚清时期,在海关关税和地方营业税的帮助下,实际上已经搭建起一套新的赋税制度。 回顾清朝的失败,其实败在世界大势和外患的成分更多一些。 甲午一战定荣辱,强国逸梦待后人。 十九世纪的蓝星是一种列强竞逐、你死我活的状态,对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十分不友好。 换言之,假如换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环境,破解财政密码的清朝再绵延个几十年也说不定。 晚年赫德最后,对文章内容做一下总结。 按照笔者个人理解,政权开辟新赋税财源无非是以下几个途径:
  1. 人口红利(二胎/三胎)
  2. 市场经济(统一大市场)
  3. 对外贸易(一带一路)
  4. 技术驱动(看运气)
  5. 军事抢劫
1978年之后,尤其是1992年之后中国的迅速发展,实际是叠加了上一个时代的人口红利+市场经济改革+对外贸易(加入WTO)。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尽管人口红利方面没有享受太多,但却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实现突破,诞生了一批垄断全球的新兴科技巨头。 抚今追昔,如今解锁新技能包的任务,已经同时摆在了中美两国面前。

斯里兰卡全国大乱,谁能拯救这个悲惨的国家?

当全世界媒体的目光被俄乌冲突所吸引时,南亚岛国--斯里兰卡也正在引起人们关注 斯里兰卡除了面临可怕的经济危机之外,还有可能爆发内战,简单说下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 3月份以来,由于食品和日常必需品、燃料和天然气出现严重短缺,政府又没有资金解决燃眉之急,导致斯里兰卡社会持续动荡。 3月底,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斯里兰卡债务规模评为“不可持续”。 这意味着斯里兰卡正在接近国家破产。 3月31日,惊恐并愤怒的骚乱民众一度闯入总统官邸,4月1日,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但抗议活动却愈演愈烈。 4月5日,在首都科伦坡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骚乱压力之下,拉贾帕克萨又宣布解除紧急状态。 但情况并没有好转,要求政府下台的呼声更加强烈。 4月11日,斯里兰卡财政部宣布“截至2022年4月12日的未偿还债务全部违约。” 该国成为了主权债务违约国家。 但斯里兰卡财政部又说,该日期之后的新债务将全部可以正常偿付。 也就是说斯里兰卡还希望借到钱,因为IMF愿意提供帮助。 4月18日,斯里兰卡官员前往华盛顿与IMF举行谈判,贷款金额为40亿美元左右,当时,美国正在举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以及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然而,IMF贷款需要3-6个月时间,这对处于全面危机中的斯里兰卡来说,没有时间等待。 斯里兰卡只能向国际社会寻求临时性借款,但利率相当高,就算借到也只能暂缓危机,长远来看伤害更大。 4月19日,除了外交部长佩里斯和财政部长萨布里之外,斯里兰卡内阁部长先后辞职,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总统的哥哥)成了光杆司令。 社会局势进一步恶化,科伦坡到处都有示威者的帐篷在安营扎寨,准备打“持久战”,街上冲突出现了死人事件。 5月初,执政党“人民阵线”数万名支持者也纷纷向首都进军,他们袭击了反对派的帐篷。 一方要冲击总统府,一方要保卫总统府,冲突连连爆发,军警夹在双方之间更是难以招架。 到了5月9日,冲突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近300人受伤。 包括中国大使馆在内的多国外交机构发出了安全警示通告。 第二天,总理马欣达∙拉贾帕克萨宣布辞职,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立刻接受了他的辞呈。 实际上,在5月6日的政府特别会议上,总统就已经要求总理辞职。 但示威者并没有因此而离开,他们要求提前举行大选,与政府支持者的冲突进一步升级。 5月10日,有多名部长和议员住宅被烧,两名议员死亡。 据说一名是逃出火场后被人殴打致死,还有一名被困在室内开枪自杀,但警方称死者是同一个议员,名叫阿楚克拉拉。 76岁的总理马欣达辞职后,示威者继续进攻他的住宅,最新消息是说他和家人转移到了东北部的亭可马里海军基地,由军方保护。 10日夜,斯里兰卡国防部下达了“就地处决令”,无论冲突哪一方,谁违反宵禁令就处决谁。 事情到了这一步,如果骚乱平息不了,接下来可能就是内战,而这个国家结束内战(泰米尔猛虎组织与政府军)也不过十几年时间。 谁该负责? 斯里兰卡全国大乱后,许多人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该国总统和总理会是亲兄弟? 还有一个兄弟也是内阁部长。 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以前担任过10年总统(2005-2015年),当时,他任命弟弟,也就是现在的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为国防部长。 2018年10月马欣达成为总理,造成了双总理危机,议会停摆,12月辞职。 2019年,戈塔巴雅成为总统后,他再次被任命为总理,直到前天辞职。 拉贾帕克萨家族这两兄弟最大业绩是领导政府军打败了“猛虎组织”,被视为国家英雄,他们得到僧伽罗人的支持(占斯里兰卡2000多万人口的70%)。 这一家族长期活跃于斯里兰卡政坛,许多人会质问民主选举怎么会变成家族式垄断? 但问题是,就算拉贾帕克萨政权在这场危机中被推翻,那么,反对派“统一国民阵线”上来就能改变这一局面吗? “统一国民阵线”领袖萨吉特·普雷马达萨已明确表示不愿与“人民阵线”党(SLPP)组建联合政府以化解这场危机。 普雷马达萨想利用这场危机上台单独执政,如果这样,斯里兰卡无非只是换了一个家族垄断罢了,他的父亲是前总统拉纳辛格·普雷马达萨(1993年在科伦坡被暗杀)。 双方轮流执政,看似民主,但权力无非是在两三个家族或家族联盟之间转换。 因此,谁该对危机负责? 根本说不清,双方都有责任,但都在甩锅。 一般来说,拉贾帕克萨被西方视为“亲中”,而普雷马达萨则倾向于印度和美国。 拉贾帕克萨2019年上台后,得罪过美国。 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南亚的一件事情: 尼泊尔总理德乌帕与美国签订了MCC协议(千禧年挑战公司)。 美国向尼泊尔投入5亿美元用于输电路线建设和道路养护工程,将美国法律凌驾于尼泊尔法律之上,损害了尼泊尔主权。 其实在2019年美国也要求斯里兰卡签署MCC协议,11月,蓬佩奥还亲自出马要拉贾帕克萨总统接受美国的“援助”。 但在2020年1月,他通过媒体回复美国: 斯里兰卡永远也不会与美国签署MCC协议。 接下来,美国就利用IMF不断给斯里兰卡穿小鞋,IMF以政治理由拒绝向斯里兰卡按照协议提供贷款。 2020年疫情爆发后,斯里兰卡向中国购买了价值36亿美元的商品和设备,占其进口总额22%以上。 但斯里兰卡经济支柱之一旅游业(每年给国库带来45亿美元收入)却遭到了严重打击,2021年斯里兰卡外汇储备从上一年的80亿美元降至45亿美元。 2021年,它要偿还IMF的债务是37亿美元,当斯里兰卡请求与IMF谈判时,遭到IMF拒绝。 这样,斯里兰卡向中国求助,获得了大约15亿美元“援助借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印度方面提供了10亿美元。 这时,美国造谣并炒作中国带来了“债务陷阱”,说中国想获得更多的港口和公路,斯里兰卡南部的汉班托塔港(2017年协议,租期99年)将成为中国军事基地。 实际上,斯里兰卡政府外债为340亿美元左右(加入其它为510亿美元),欠中国的部分只占10%。 但西方媒体和国内一些应声虫却疯狂炒作这10%债务,却绝口不提那90%。 西方指责中国利用“债务陷阱”获取了暴利,而国内某些人则说中国吃了大亏。 虽然是相反的说法,但目的是一致的: 让境外和境内舆论都对中国产生反感。 而那90%的真正的“债务陷阱”却销声匿迹了。 斯里兰卡脆弱的经济根本经不起两年多的下滑,当本国卢比在今年出现严重贬值后,民众的生活就陷入了困顿。 斯里兰卡采取了限制外汇流失的措施,只允许进口粮食、石油、天然气、药品等刚需物资。 但就算这样也无法保住外汇储备,今年3月只剩下17亿美元左右,再加上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全球粮价和能源价格上涨,斯里兰卡甚至连电力供应都无法保障,缺口日益增大,每日停电多达四次以上。 伊朗也难以继续提供能源,因为斯里兰卡所欠的石油款项有3亿美元左右,支付不了。 在谈判后,伊朗同意用“锡兰红茶”交换石油,到了以物易物的地步。 农村地区主要是以茶叶出口经济为主,俄罗斯是“锡兰红茶”的最大买家,但俄罗斯被西方切断了交易渠道。 再加货币贬值等因素,农村地区一个家庭收入今年下降到了一天2.25美元,而小麦、大米价格却在上涨,难以糊口。 沿海靠旅游业生存的民众,也陷入了严重的生活困境。 斯里兰卡2009年才完全结束内战,2004年还有一次可怕的印度洋海啸,是一个相当悲惨的国家。 2005年拉贾帕克萨执政,又推行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建议--全面私有化,甚至包括国有电力系统。 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经过十年,斯里兰卡发现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得到发展。 西方投资者只注重来钱最快的项目,斯里兰卡经济趋向畸形,一旦旅游业受挫,就会出现严重问题。 疫情发生后,私有化的恶果更是立刻体现出来。 政府不仅无力确保最基本的民生需求,而且在决策上也是混乱不堪,最终导致社会大乱。 斯里兰卡离破产只有一步之遥,它的外汇储备只剩下5000万美元,是的,你没看错。 归根结底,斯里兰卡必须改变自己的体制问题,而且不能一直靠借款来解决经济问题,并且要摆脱印度的影响。 中国对斯里兰卡的帮助是有限的,但中国绝不会落井下石,而某些国家正想乱中取利。 稳定是斯里兰卡当下解决危机的基础,否则,内战就在眼前。 最后,借赵立坚的一段话送给困境中的斯里兰卡: 中方高度关注斯里兰卡当前局势发展。 我们真诚希望斯里兰卡各界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持团结,维护稳定,共克时艰。

土耳其少壮派改革以失败告终

1908年,奥斯曼帝国爆发革命。 青年土耳其党人振臂一呼,帝国在欧洲的新军响应者云集,奥斯曼苏丹哈米德二世见事不可为,只能宣布恢复宪法和议会。 苏丹专制已经不合时宜,自然会人心背离 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人带头,就势不可挡 革命也给奥斯曼境内的诸多少数民族带来了希望,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欢欣鼓舞,在报纸上喊出“我们都是奥斯曼人”的呼吁。 这个老迈的“欧洲病夫”似乎又有重振的迹象。 然而好景不长,之后的奥斯曼没能实现中兴,反而在十年之间退出了历史舞台。 全盛时期的奥斯曼几乎顶在维也纳的脸上 但是到一战前,奥斯曼的势力实际上已经与现代土耳其相差不大,在亡国前,奥斯曼土耳其也多次试图改革,无奈皆以失败告终▼ 少壮派的下克上 自1683年维也纳之战之后,奥斯曼就没能在欧洲取得大进展,疆域反而在各种外部内部问题作用下,日益缩小; 同时,奥斯曼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也十分尖锐。 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 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 有的奥斯曼人已经认识到国家的落后,一位诗人写道: “我走遍了异教徒的各个地方,我看到了城市和高楼; 我徘徊于伊斯兰的境内,我看见的只是一片废墟。” 历史的秒针,已经走到了现代的前夜 曾盛极一时的奥斯曼,此时裹足不前 甚至连奥斯曼的属国埃及,都因为西化变法而强,反过来把宗主国打得灰头土脸。 种种刺激之下,奥斯曼统治者发起了土耳其版“洋务运动”,其中,以1839年开始的坦齐马特改革(Tanzimat)最为声势浩大。 这是一次试图向现代化迈进的尝试 发起者希望借此砸碎禁锢奥斯曼的镣铐 回过头看,这场改革虽然有历史局限,但仍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有了一定的现代化物质基础; 一部世俗化的立宪宪法; 一个接受了西方民主思想的精英阶层。 奥斯曼境内的图书馆,与欧洲无异 1876年,奥斯曼通过立宪宪法后,在次年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议会选举; 穆斯林,基督徒和犹太人按人口比例获得席位,后两者的席位加起来略微高于穆斯林。 虽然略微高出,但基本盘还是在穆斯林手里 基督徒和犹太人向来不对付,不可能联合一致 这场改革,勾勒出一个十分美好但难以实现的大奥斯曼主义设想: 既要坚持苏丹制度,又要坚持民主自由原则; 既要保持奥斯曼帝国境内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主体地位,又要做到帝国臣民无论宗教和种族一律平等。 总之,一人之下,万民平等 这种“既要又要”的改革注定无法走远。 而且,奥斯曼并没有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 1878年,与俄罗斯的战争失败,让奥斯曼失去了巴尔干地区的大片土地。 早就对改革心怀不满的苏丹哈米德二世趁机废止改革,推行专制,坦齐马特改革半途而废。 事后,奥斯曼给沙俄的战争赔款足足2亿卢布 直接养肥了沙俄 虽然政治改革几乎停滞,但之前在经济、教育方面的改革效果开始显现,接受了新式教育的官僚、知识分子、军官、学生迅速增加,他们都倾心于西方,尤其是来自法国的思想和政治制度,苏丹的专制加速了自身的倒台。 比如马尔马拉大学,差不多就在这时创办 对了,埃尔多安是知名校友 在当时的奥斯曼,各类政治团体开始涌现,他们虽然是社会的极少数,但占据的多是国家的要害部门。 在历了发展与整合后,该群体逐渐形成“统一与进步协会”,西方称其为“青年土耳其党”。 1908年革命后,青年土耳其党结束了地下状态,成为奥斯曼的焦点,走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心。 那个后来左右了土耳其历史进程的男人 这时作为该组织成员,亲历了这个时代 当家之难 但奥斯曼的守旧势力没有放弃挣扎。 1909年,他们发动政变把青年土耳其党驱除出首都。 后者回到马其顿的大本营,再度挥师平息政变,结果是哈米德二世被废黜,青年土耳其党人另立其兄弟为苏丹,是为穆罕默德五世,并制定了新宪法,形成了“虚君”的政党议会政治。 《纽约时报》曾详细报道过他的即位典礼 事实证明,君主立宪也不适合土耳其 此时,君士坦丁堡内党争不已,而咫尺之外就是步步进逼的巴尔干各族联军。 革命之后的领土危机更甚以往。 1908年,保加利亚宣布独立,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里特岛纳入希腊版图。 1909年,阿尔巴尼亚起义,宣布脱离奥斯曼。 1911年,意大利占领奥斯曼的北非属地利比亚。 1912-1913年,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爆发战争,导致后者在东南欧的属地丧失殆尽。 巴尔干和北非是奥斯曼帝国重要组成部分 仅仅过了三十多年,这两地就已风雨飘摇 失去了外围缓冲带,奥斯曼几乎只能退守小亚细亚 (1874年状况)▼ 此时的青年土耳其党是在野状态,趁势发动政变。 1913年1月,陆军大臣恩维尔、内务大臣塔拉特和海军大臣杰马尔发动政变,建立三巨头的军事独裁,取缔反对派政党。 而巴尔干同盟那边,因为瓜分领土不均而大打出手。 恩维尔趁机反攻,重新夺回奥斯曼旧都埃迪尔内,这来之不易的胜利,仅仅带来了首都附近的弹丸之地。 这年,三巨头中权柄最重的恩维尔神气十足 他必料不到,几年后自己会流亡中亚,死于乱军 小小胜利,让一直吃败仗的奥斯曼人激动不已,青年土耳其党和恩维尔也获得了空前的声望,恩维尔甚至娶了苏丹之女,荣升国戚。 但这掩盖不了惨痛的现实——奥斯曼的人口和疆域锐减,就连土耳其青年党的大本营北马其顿,以及众多奥斯曼精英在巴尔干的故乡,都已沦为异域。 由于大量领土人口的丧失,奥斯曼帝国的多元性大大降低,曾经主张各族各宗教平等的奥斯曼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而奥斯曼境内各族的民族意识高涨,在欧洲的策动下纷纷谋求自治独立。 19世纪希腊独立战争的胜利,就是最佳示范 独立庆典 反过来,这也刺激了奥斯曼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戒心。 奥斯曼主义逐渐淡去,民族主义色彩日益浓厚,压迫性的同化政策反之又刺激了奥斯曼境内的少数族群。 如此恶性循环,奥斯曼开始出现了由边缘向腹心层层剥离的瓦解趋势。 这时候,奥斯曼帝国内外交迫,矛盾深重 人心一散难再聚 押宝德国,穷途末路 奥斯曼虽然摇摇欲坠,但真正让它解体的,还是一战的战败。 而导致其被绑上同盟国战车的,正是土耳其青年党的亲德政策。 长期以来,沙俄和奥匈帝国都是奥斯曼的心腹大患,尤其是俄国更有夺取君士坦丁堡的野心。 自诩东罗马继承者的沙俄,始终虎视眈眈 几百年间,它和奥斯曼打了十几次全面战争 英法两国,则是其传统盟友。 因为他们有遏制沙俄扩张的需要,在奥斯曼多次被俄国入侵的时刻,都出面调停干预。 英法的资本和技术也参与到奥斯曼的近代化过程中。 法国的思想文化,对奥斯曼的开明人士有巨大吸引力,土耳其的革命很大程度上源于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理想。 巴黎也是土耳其青年党长期的海外总部。 比如,奥斯曼统治下的希腊城市萨洛尼卡 此地深受法国思想熏陶,凯末尔就出生在这 随着欧洲大国博弈局势的改变,协约国同盟国两大集团形成,英法选择了俄国,而德奥集团想拉奥斯曼入伙。 德皇威廉二世抛弃俾斯麦的谨慎外交,积极展示力量,奥斯曼也在寻求新盟友。 双方一拍即合,德系的资本和技术大量涌入土耳其。 威廉二世(左三)是重形象、讲排场的人 他的左手有萎缩症状,被军服巧妙遮掩了 1910-1913年,从德国运往奥斯曼的铁轨和枕木总计价值超过1900万金马克。 德国在奥斯曼获得极大利润,后者的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发展。 前面提到的恩维尔,曾任驻德武官,归国后也是个十足的亲德派。 他说过: “土耳其是土耳其人的,但要有德国帮助”。 当时,德国陆军被认为是最具效率的军队 所以,奥斯曼陆军的训练方式也以德为师 1914年8月2日,土耳其内阁的三巨头与德国签订一项秘密盟约,奥斯曼加入同盟国集团。 在德国协助下,奥斯曼制订了庞大的作战计划,恩维尔在开战之初也一度率军远征高加索,但却一败涂地。 同时在中东战线,奥斯曼帝国也没捞着好 英国军官劳伦斯策动阿拉伯人袭击奥斯曼▼ 事后,恩维尔推脱责任,认为是出了内奸,下令强行迁移亚美尼亚人,并纵容库尔德人在沿途袭击,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亚美尼亚大屠杀。 直到今天,土耳其政府仍然否认发生过屠杀 奥斯曼虽然没能在战争中收复失地,但牢牢守住了达达尼尔海峡,封锁了黑海,对沙俄的崩溃起到了极大作用。 只要掐住达达尼尔海峡和伊斯坦布尔 黑海立马变成一个封闭的大号池塘▼ 一战之中,奥斯曼共在九条前线激战,动员了280万人,阵亡75万人,伤亡比例在参战国中最高,结果换来了战败亡国的下场。 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被英属印度骑兵俘虏 1918年10月30日签订的《摩德洛斯停战协定》,标志着青年土耳其党人政权的倒台; 11月4日,统一进步党决定自行解散,党魁恩维尔帕夏等人逃亡国外。 曾横亘欧亚的奥斯曼帝国,开始解体 最后坍缩成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土耳其 而等待奥斯曼的,是肢解它的《色佛尔条约》。 但同时,这也是现代土耳其的起点。 在这个历史时刻,土耳其选择了穆斯塔法·凯末尔,这位务实笃行的前青年土耳其党人,将负担起重塑这个国家的使命。 他改变了土耳其,把这国度硬拽进文明世界 结果百来年后,埃尔多安又给改回去了

人生赢家布林肯会赢么?

很早之前听过一个段子,大概是这么讲的: 一个犹太老人对儿子说: “我为你物色了一个媳妇是银行家罗斯柴尔德的女儿。” 儿子听说, 有这样的好事, 马上就同意了。 接着,犹太人又找到罗斯柴尔德女儿,告诉说: “我为你物色了一个万里挑一的好女婿,知识渊博又英俊高大”。 罗斯切尔德女儿却婉拒了老人,说: “我还小!,不找男朋友”可犹太老人说: “这个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 罗斯柴尔德的女儿思考了片刻说: “如果是这样,那可太好了!” 之后,犹太老人又找到世界银行行长,说: “我给你推荐一个副行长。” 行长很为难地说: “很抱歉我们不需要副行长了。 犹太老人说: “可是,我给你推荐的这位副行长是罗斯柴尔德的女婿!” 世界银行行长一听,欣然同意。 最后, 犹太老人不但把儿子运作成功了世界银行的副行长职位, 而且还迎娶了罗斯柴尔德的女儿做儿媳。 在这个故事的后面,往往会解释道: “这就是犹太人的智慧”。 小时候很羡慕这个“犹太老人的儿子”,感觉似乎什么都不用做,天大的美事就从天而降,这么容易就“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不过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好的事么? 有的……… 如果需要为“人生赢家”这个词选一个“模板”的话,想来“安东尼·布林肯”是一个极恰当的选择。 先看看最亲近的家庭成员: 布林肯的父亲——唐纳德·布林肯: 早年是成功的金融家,纽约州投资银行的董事和创始人,后期还步入政界,担任了美国驻匈牙利大使。 布林肯的母亲——朱迪斯·弗雷姆: 出身纽约的犹太人上流社会,家族原本是从匈牙利移民到的美国,在传媒娱乐行业有深厚基础。 布林肯的继父——塞谬尔·皮萨: 在联合国工作,并且在 1960 年代成为了约翰·肯尼迪的经济与外交政策工作组成员,同时他还是美国国务院、参议院以及众议院的顾问,日后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的坐上宾,还跟冷战中的苏联做起了生意。 布林肯的叔叔——艾伦·布林肯: 美国驻比利时大使 唐纳德·布林肯 再看看一路求学工作生涯: 9 岁,布林肯跟着妈妈和继父移居到了巴黎。 进入了知名的贵族学校 École Jeannine Manuel,在这里一呆就是九年。 18 岁,布林肯毫无悬念地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这也是他生父、继父的母校,攻读社会学专业专业。 22岁,布林肯哈佛毕业后进入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并且在 1988 年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26岁,布林肯作为律师穿梭于纽约和巴黎,同年他帮助生父唐纳德参与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杜卡斯基的竞选活动,步入政坛。 32岁,布林肯从一个律师进入了克林顿政府的核心圈子,国家安全委员会,任总统特别助理兼战略计划高级总监。 39岁,布林肯迎娶埃文·瑞安,这个女生一直是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的私人助理,希拉里·克林顿也出席了婚礼晚宴。 同年,布林肯从白宫转战国会,成为了参议员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幕僚长,协助当时的参议员,该委员会的主席拜登工作。 怎么说呢,后面的故事大家基本都知道了,一路跟随拜登,历经了数届政府,直到今天。 这个家事也好,这个经历也罢,不由得让我想起来之前写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不到40岁,布林肯就“……出任幕僚长、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你觉得这样布林肯就满足了么? 并不是,因为还没有当上“总经理”。 2017年,布林肯开了一家咨询公司,叫WestExec Advisors,这个名字有点意思,WestExec指的是West Executive Avenue,西行政大道,是华盛顿特区的一条路,白宫就在旁边。 (如果这个公司开在中国,应该叫“西长安街咨询”)。 这家公司的“人才”也不少,前国土安全部副部长,前国务院特使,前美国海军作战部副部长都是这个公司的职员。 客户包括美国军工复合体、互联网巨头,私募基金、还有对冲基金等。 在布林肯被提名为国务卿的时候,需要和公司剥离的时候,他手里的股份账面上的大概就有近600万美元。 至此就基本圆满了,布林肯基本完成了“当上总经理、出任国务卿、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据传,他也是下一届美国总统有力的“候选人”之一。 所以,如果需要为“人生赢家”这个词选一个“模板”的话,安东尼·布林肯是一个极恰当的选择。 就在4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接受质询时称,将在未来几周内正式发布一份“外界期待已久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 中国崛起是中国的事情,中国人民想过上好日子是中国人民的希望。 中国人民想过上好日子靠的是勤劳和智慧。 中国的复兴,一不输出革命,二不输出饥饿和贫困,三不去折腾他国。 中国的复兴是和平的复兴。 这是中国人民的立场。 但这不是“布林肯”的立场,一个人的立场不是凭空出现的,和他的成长经历,求学经历,工作经历密切相关。 做为一直在最顶端金融和政治圈长大的孩子,做为一路“赢麻了”的人生赢家“布林肯”,他不理解上百万美国底层人民的死亡是如何的惨痛,就像他不理解上百万阿富汗难民的离散是怎样的悲剧。 他不理解为什么会有国家珍视每一个国民的生命,坚持人民至上。 或者他知道,只是把这种国家保护每一个国民的心,当做一个可以利用的武器…… 因为他可以把所有他从未真正接触、感受并一同生活过的美国普通老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毫无顾忌的摆上赌桌,只为再赢一次。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5月4日,美国国务院在当天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将暂时居家隔离并远程办公。 因此原定于5月5日举行的演讲被无限期推迟。 这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的全文都不会对外公开了,一切都也只能等布林肯痊愈之后才可以知晓。 (对了,多说一句,既然新冠已经“没影响了”,为什么还要居家隔离呢?) 作为一路顺风顺水,含着金汤匙走向政坛的世家公子。 这“应对中国崛起”的这一仗,会打赢么?

组建军队神书

最近美国发生了极其严重恶劣的枪击案,19名小学生和2名老师惨死在枪口之下。 为此,白宫降半旗默哀,整个美国都开始反思持枪的合法性。 虽然美国人在反思,但中国的一群公知不仅不反思,还替美国主子辩解。 他们说,全民持枪是有重大意义的,公民拥有枪支后有资格推翻政府,从而可以迫使政府友善对待自己,至于死去的19名小学生,那只是微不足道的代价而已,相比保障全民的利益而言,值得付出他们的生命作为代价。 首先,我们要关爱具体的人,那不是19个代价,是19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不是冰冷的数字,他们的背后是19个破碎的家庭。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让这19名美国小学生成为国家的代价,就算他是中国公知,也没这个资格。 另外,全民持枪根本不可能对政府造成一丝一毫的威胁,所谓公民持枪可以迫使政府友善对待自己纯属扯淡。 要想威胁到美国政府,至少要允许美国公民持有导弹和核武器吧,最低最低也得飞机坦克。 步枪这玩意有什么用? 现代政府哪个会怕步枪? 家里囤一枚核弹,美国政府对你不好,你就威胁射白宫核弹,这才叫对美国政府有威慑力。 为什么不捍卫美国公民自由使用核武器的权力呢? 所以很显然,公知给出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 至于武装百姓,仅仅步枪怎么够。 中国有三本公开发行的书籍,号称穿越必备神书,带着这三本书穿越,你甚至可以从无到有的建立一个国家。 《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是一个建设经济类为主的书籍,搭配了一点军事,包罗万象,几乎啥都有,让你可以最短的时间在一片白地上建起自己的基地。 《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看名字就知道是医疗类的,可以让你的部队死亡率大降。 这两本书都不怎么涉及军事,因此我今天介绍的重点是左边那本,《民兵军事训练手册》,其他的略微介绍下即可。 这本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编辑,内容涵盖了从防空袭防炮轰防原子弹防生化武器到如何对抗飞机坦克以及自制地雷炸弹。 如何战术冲锋,如何安排哨兵,如何宿营,如何挖掘防御阵地,这本书也全都教。 总的来说,这本书能让一个普通人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准军事人才,通晓基本军事常识,具备了组建一只军队的能力。 因此,他其实算是三大穿越神书之首。 而这本书,在中国是公开发行的,国家不介意任何中国公民购买学习。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只有6亿人口,用这本书培训了2亿民兵。 下面,我给中国公知展示下,什么叫赋予民众的武力。 民众想要对抗大国政府,第一个就是要防原子弹防化学武器,因为这玩意大规模杀伤力太强了,防不住核弹就没有然后了。 美国政府永远不会教美国民众怎么防政府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我们教。 内容很多,举几页作为例子。 当遭遇化学武器袭击时,没有防毒衣的民众怎么自制防具来规避化学毒剂的杀伤,我们也教了。 当政府军出现,飞机进行狂轰滥炸时,如何使用步枪打飞机,这技巧美国政府不教,我们教。 还有快速计算表格。 以及射击姿势教学。 除了教你怎么打飞机外,还教你怎么打坦克,把坦克拆解给你看,让你知道坦克的弱点在哪里。 我们还手把手的教民众如何使用反坦克地雷,因为这东西对付坦克最好用。 当政府军来袭时,美国民众只知道用步枪,但我们什么都会用。 当然,如何使用步枪精准射击,这个自然是必教的。 但这个射击技巧美国民众通过大量训练也能硬生生掌握,显不出我们这本书的威力,因此我们还教了很多别的东西。 比方说,手持步枪后,老百姓如何冒着政府军的火力压制冲锋。 美国民众不知道,中国民众知道。 比方说,当有部分正规军参战时,老百姓如何跟随冲击,以达到最大协同攻击效能。 美国民众不知道,中国民众知道。 比方说,当一群老百姓编成战斗小组时,如何分配任务,如何进行战术冲锋。 美国民众肯定不知道这个,但我们的民众知道。 还有更具体的冲锋图,每前进多少步应该做什么事,教的是一清二楚。 宿营时如何安排哨兵警戒,以防止政府军夜袭,我们也教了。 如果民众嫌火力不够,步枪劲小。 中国还教民众如何使用手榴弹。 如果还是不够,我们就教民众如何就地取材,制造简易的诡雷和炸弹,以最大程度的对政府军造成迟滞和杀伤。 在当时,中国不仅给民众发枪,还把全国1/3的人口都训练成了民兵战士。 当时的口号就是种地打仗两不误,随时准备打全面战争,乃至于核战争。 别说男性平民,就连女性平民都被训练成了机枪手。 这么多军事知识,美国敢教给本国公民吗? 它不敢。 中国敢,因为中国培训公民对抗的“政府军”,从来就没考虑过是本国的政府军。 因此在1960年,中国出版了《民兵训练手册》,印刷后发到全国,每个村都至少有一本,全民皆兵,能动弹的健康民众都被拉出来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和列强打核大战。 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原子弹。 1967年,中国成功试爆氢弹。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卫星。 1980年,中国成功试射洲际导弹。 至此,中国领导人认为,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转变,列强敢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国家已经有了自保能力,我们的民众没必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军事训练上了。 但我们也没有禁枪,因为领导人认为在中国民间保持一定枪支武力对于美苏等国家来说还是很有威慑力的。 中国公知们提出的理论,说允许民众拥有枪支是为了对抗和约束本国政府。 我们中国其实从来没考虑过这个,我们让民众拥枪,从头到尾都是在考虑对抗和约束外国政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拥枪造成的问题越来越多,大量车匪恶霸持枪抢劫乃至于杀人,造成巨大危害,即便严打都没能杜绝。 刘华强的名场面,“我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随手掏出一把双管连发猎枪顶着别人的头,这并不算艺术夸张,因为那个年代中国民间枪支确实泛滥,搞到一把枪很容易。 到了1993年,湖南省马田镇井岗村和马田村发生大规模械斗,两个村的村长利用《民兵训练手册》里学到的知识,把5000多名村民武装成了军队。 每个村,弄出了10个连。 什么战壕,什么战斗队形,什么三三制突击,什么自制炸弹和地雷,什么立体交织火力网,这5000村民都门清,鸟铳、猎枪、土炮、炸药包等武器瞬间就搞来一大堆。 战斗时间长达34个小时,最后1000多武警冲入现场,勒令双方停手,这事才算结束。 到了1995年,持枪杀人、抢劫、强奸案已经增加到了每年3000起以上,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最终,为防止个别坏人持枪危害社会,我们不得已才做出了全面禁枪的决定。 中国从来就没担心过民众持枪会对抗本国政府,中国民众大规模持枪只有外国政府会害怕。 《民兵训练手册》这本书就是证据,因为害怕本国民众对抗自己的政府,不可能会公开出版这样的书籍。 看完后就能组建军队的神书,全世界估计也只有中国民众能随便买到。

管鲍之交

一个探寻理智与道德的时代 在轴心时代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在西方出现了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等一批伟大的哲学家 在中国则出现了老子 孔子 墨子等诸子百家 此后人类一直按照这一时期所 产生的伟大思想进行思考 每一个历史时代的飞跃 都会回顾这一时期 追忆轴心时代的文明之源 智慧之光 人性光辉 总能为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提供某种精神动力 而千古第一相管子 正是生活在轴心时代的初期 虽然很多人对管子不是很熟悉 但他的思想 却一直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从未离去 比如我们熟悉的以人为本 以法治国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仓廪实则知礼节 衣食足则知荣辱等等 都是出自管子 春秋第一相的历史人物管仲 他与老子孔子孙子 墨子韩非子一样 都是诸子百家当中的人物 所以他也被称为管子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称管仲为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什么是巨子呢 通俗点说 就是顶级大师 所以 在两千多年后 由后代人送给他一个称号 说是巨子 那么这个看来呢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 那么当然管子的思想跟老子 孔子孙子墨子韩非子相比 孰高孰低 这个肯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是管仲作为一位宰相 当时建立了有卓越的功绩 比如他为齐国创造了超级繁荣 比如他辅佐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首霸的这个千秋伟业 这一点是举世公认的 可以说管仲是从理论到实践 从思想到方法 那也可以说是从道到术 这样一个全能式的人物 我们今天还有很多事情 是受了管仲的影响 因此有人说 他的思想是经世致用的 甚至是穿越古今的 从管鲍之交作为入口 我们穿越到管仲的世界 我们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个人 第一位就是主人公管仲 管仲 名夷无 字仲 古人之所以取一个字 这是拿给别人称呼的 所以我们今天称他为管仲 这个里头含有敬意 是敬称 我们不能够直呼管夷无 那样是对祖先不敬 管仲是哪里人呢 现代学界普遍认为 他是现在的安徽省颍上县人 是这个地方的人 颍上县有一个馆谷村 这个地方就是馆仲的老家了 那么管仲 在世的时间 是哪年到哪年呢 当然了后来管仲当了宰相 那他的去世呢就是一件大事 因此历史上是可以找到记载时间的 是公元前的645年 但是他是哪年出生的呢 由于管仲出生的时候 他身份很普通 所以这个就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是在颍上县有一个民间传说 说管仲是出生在戊五年戊五月戊五日戊五时 出生那天是五月初五 节气芒种 你看这连串的信息看起来好神秘 那么这么神秘的一串信息 他是后人杜传的呢 还是原本就是这样呢 这个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 但是呢现代的专家呢 有人研究这个问题 他们进行了推演哎 最后这个时间找到了 是在公元前的723年 那当然农历呢还是五月初五 但是公历呢 是6月27日 是中午的11点-13点 那段时间处在芒种的节气当中 所以 现在呢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推演的结果 那么很多纪念管仲的场所 以及呢 很多对管仲的介绍也都采纳了 这个时间是公元前的723年到645年 那么说管仲呢 活了78岁 要如果从那个历史时期来看的话呢 这也是一位长寿老人了 当然了这一家里头生了一个小男孩 父母当然很高兴了 所以呢 就请一位算命先生 帮他算了一笔 结果把这个生日时辰呢 一报出来的时候 先生说了 说你家这孩子 将来会成为国家栋梁 所以呢又给管仲起了一个小名 就是乳名 芒种所以我们今天说到这二 十四节气当中的芒种的时候 如果知道了这个典故呢 那我们就会想起来管仲这个人物 按理说呢 这个算命这种事情 他是个迷信 说实话这个今天看来呢不见得靠谱 但是呢 正在那个时候 他给这个家庭呢 还是带来了希望和欢乐的 阿里说这个三口之家 应该是过上幸福生活了吧 但是不幸的是呢 管仲的父亲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 所以呢 孤儿寡母 相依为命 管仲是靠自己的母亲把他拉扯大的 所以这一辈子下来 管仲跟他的母亲的感情特别好 特别尊重自己的母亲 当然呢也是由于有了这个变故 那么管仲呢 就从此成为了贫寒之事 那我们说一下 管鲍之交当中的第二个人物豹 这个豹是谁呢 鲍叔牙 鲍叔牙 那么他具体的这个在世的时间 今天呢是不确定的 但是一般认为是鲍叔牙比管仲 那出生的略早一些 去世的呢略晚一些 那么鲍叔牙是哪里人呢 这个呢现在也是有争议的一种说法呢 说鲍叔牙就是安徽省颍上县人 跟管仲呢是同乡 那么还有一种说法呢 说鲍叔牙是起国人 哪个起呢 那咱们有一个成语叫起人忧天 就是那个起起国人 如果说是这个起国人 这个起国在哪呢 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 所以呢 那到底这个鲍叔牙的故乡在哪 这个问题呢目前没有结论 那么对于鲍叔牙这个人 能够明确什么呢 首先第一个就是他的家境比管仲好 比管中要富裕 但是具体富裕到什么程度 那现在呢也没有一个量化的说法 那么第二个呢 这个管报二人呢 他们认识的比较早 那至于早到什么程度呢 这个也不确切 那如果是鲍叔牙是安徽省颍上县人呢 那管报之间呢应该是从小就认识 那如果鲍书牙呢是起国人呢 那还有另一种说法 说两个人呢 是在南阳做生意的时候认识的 只是呢这个南阳呢 不是我们今天的南阳 是古代周朝的南阳 好了我们讲到这的时候 这个管鲍之交就可以拉开序幕了 说起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很多人会想到高山流水的典故 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 彩云追月得知己 而高山流水这个典故的主人公 伯牙和子妻 两人只有音乐上的交流 并没有生活上的交叉 所以 两人的知己很可能就是一个空中楼阁 经不起生活的考验 而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谊 那确确实实是经历了重重考验的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馆宴列传当中 他引用了管仲一大段话 管仲呢把这大段话说完以后 那呢发出了一声叹息 这个叹息呢 可以说成是千古一叹 那他的叹息什么呢他说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豹子也 就是鲍叔牙呀 那是我的千古之音呐 我们看一看 这是不是千年一叹 后来在历史上 经常有人发出这种叹息吗 他也确确实实运用的是管仲的句型 就是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谋谋 那么管住为什么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 他跟鲍叔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管中呢在得到这个结论之前 就在前面那大段话当中讲了五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管仲说了 说当年 他生活贫困 跟鲍叔牙做生意 那当然鲍叔牙家里有钱呢 出钱的时候主要是鲍叔牙出 管仲呢家里穷出不起 但是分钱的时候 管仲提出来说哥哥 你看能不能够多分点 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呢 说管仲 帮鲍叔牙谋划事情 结果给人事情搞砸了 连累了鲍叔牙 叫鲍叔牙呢也陷入了困境 所以这两件事下来以后 你看管仲 贪财还无能 说这样的人 如果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的话 可能没人愿意跟他合作 那这两件事过去以后 管仲又讲了两件事情 这两件事情呢 虽然是没有涉及到利益关系 但是呢确实是很影响管仲的形象 第三件事情 说是管仲一看自己做生意不行 那就去走走 试图吧到官府里谋点差事 结果呢谋了好几个差事 但是每一次谋了差事以后呢 进去没几天 就被人赶出来了 那么管仲为什么会被赶出来呢 这个我们今天不知道 但是他总是被赶出来 那我们自然就会想象到 他肯定是办事不利呀 是一个别缴停差呀 第四件事 一看当官也不行 那怎么样 上战场呢 参军 管仲参军了结果呢到战场上打仗 这个管仲经常临阵脱逃当逃兵 你看这个前边 说晋官府被赶出来你是被动的 但是呢你这个当逃兵就是主动选择了 这个人贪生怕死这个无可厚非 但是呢在军队里的不可能纵容 吗 所以呢讲到这的时候这管仲 几乎已经一无是处了 但是到这还没完 管仲还讲了第五件事 什么事呢 就是后来管仲 他去了齐国 给这个齐国的国军的二公子鸠当老师 要辅佐公子鸠呢 继任国君 结果后来在争夺军位的斗争当中 公子鸠被人给杀掉 那么管仲的同事 就是公子鸠的另外一个老师呢 他为这个公子鸠 自杀 迅捷了 但是管仲不死 说你不死就不死呗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 他居然还转过身来辅佐 杀掉自己君主的 这个正敌 喜欢公于是呢 就把一个不忠不义的名声给作食了 那么讲到现在 你看管中 贪财无能 懦弱还不忠不义 说如果面对这样一个人 你愿意接纳他做朋友吗 你跟他如何相处 那我们看一看鲍叔牙的态度 和鲍叔牙的做法 鲍叔牙说 管仲要多分钱 没问题 说你家里头穷 你比我更需要钱 所以呢多分一分 说管仲把事搞砸了 还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是咱们运气不好这个不怪你 说管仲进官府被赶出来了 鲍树牙又说了 说是那是你呀 没有遇到懂你的人 不用你呀 是他们的损失 说管仲上战场逃跑 宝石家说了 说是我了解你 你不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但是呢你必须保全性命 因为呢你要奉养母亲呢 至于不忠不义 宝石牙说了 可是你不必在乎那些似俗的看法 我了解呢 你是一个报复远大的人 你存在的价值是为齐国 为百姓创造幸福的 所以呢哥理解你 哥也坚决的挺你 我们看一看鲍叔牙的这种厚道 宽容大度 这种共情之心 识人之志 容人之量 的确是令人佩服 直到我们好好学习 所以管仲 后来在多年以后当上宰相的时候 回忆前尘往事 发出了那声叹息 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豹子也 所以呢这段故事 后来就被传为了一段历史美谈 历史佳话 最后呢 演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成语 管鲍之交 我们中国呀 形容感情深厚这个成语有很多呀 比如说这个八拜之交 忘年之交 末逆之交 稳定之交 生死之交等等等等 都是形容友谊的这样成语 而管鲍之交 他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这个广告之交 当然第一个肯定是 也是形容哥俩感情深厚的 但是呢他还有一个特别之处 他就是在说呀 当一个人羽翼未锋 这个人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 才华没有得到展现的时候 这个时候就有人理解你 欣赏你支持你 这种交情才能称得上是管鲍之交 所以管报之交 鼓舞了很多中国人 这个野让呢管报两家 两个家族交好了两千多年 听了我刚才这段讲述以后 你会发现管住的人很麻烦 当鲍叔牙其实很不容易 他需要有巨大的包容能力 面对朋友的种种不堪 他需要在精神上和物质上不断的付出 而回报呢 可以说比较渺茫 无法期待 所以呀 从这个这个局面当中我们会发现 可能做管仲更舒服 会从心里头默默的把自己对应成管仲 希望能得到像鲍叔牙这样一位 真心实意的朋友 然后理解自己 欣赏自己 包容自己 你看这个在 管报 这个他们俩二人之间 其实做管仲很舒服 你看这条友谊的小船 鲍叔牙是干嘛的 鲍叔牙是划船的 而管仲是干嘛的呢 他仿佛是 坐在这个小船上欣赏风景的 说偶尔叫他过来划两下船呢 他就把那个奖 给你掉到水里头 那还得鲍叔牙跳下水里去 把这奖捞回来 所以这样的一个朋友 你究竟有没有信心去面对他 管子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 他辅佐齐桓公 在政治经济 军事等领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最终臣齐心九合诸侯一筐天下 子对于管仲力挽 功给予了高度评价三国时期拥有远大抱负的诸葛亮 也常常自比于管仲 那么这些光环 与管仲对鲍叔牙的不堪行径 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们常常讲做事先做人 那么管仲为人究竟如何呢 司马迁在 史记馆宴列传当中一开篇就说了 说管仲 少时常与鲍叔牙友 鲍叔知其先 管仲 他很小的时候跟鲍叔牙之间有交往 通过这个交往 鲍叔牙了解到 这个管仲 是一个贤者 那什么是贤者 贤者其实是需要两个条件 一个是品德好 一个是能力强 那个鲍书牙通过交往 了解到管仲是贤者 所以呢他后来才敢把管仲 推荐到比他 自己的地位还要高的宰相的位置上 如果不是贤者 鲍叔牙敢推荐吗 所以呢品德好 能力强这两条缺一不可 那么第二 那么鲍叔牙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在管子界当中 管仲呢临去世之前 对鲍叔牙呢有一个评价 我们知道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 就是临近死亡的人他肯定会说真话 再不说的话已经来不及了 管仲怎么评价呢 他说鲍叔牙是一个大君子 君子到什么程度呢 说是先生之国呀 你送给鲍叔牙 如果他觉得不符合道义 他都不会接受的 说这是很好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呢 就是 爱憎太分明了 眼睛里头不揉沙子 所谓叫 好善而恶 恶以慎见 一恶终身不忘 说是鲍叔牙如果是这样一种性格 善恶如此之分明 眼睛里的不揉沙子 那么依照鲍叔牙的这个个性 如果管仲 有这么多不堪之处 是一个贪财愚蠢 然后懦弱 不忠不义之人 那么鲍叔牙怎么会容忍这么久呢 这个友谊的小船恐怕早就翻了 那么到底这个真相是什么呀 管仲的这些毛病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就必须注意到了 其实这些问题 都是人家管仲自己说的呀 他他为什么自己会说这些事呀 这个呢我们想 他是想 从自我嘲讽的这种方式来抬举朋友 所以一个人牺牲自我来赞美朋友 这个人的品格 说实话你就是用腿肚子思考一下 你都会知道的他的品格并不低呀 所以管仲呢并不是一个品质恶劣的人 他其实呢 反过来是一个品质比较高尚的人 其实咱们在生活当中呢 有一个经验 说有如果有一个人在你面前把胸扑拍 的砰砰作响 说自己如何诚信言必信 这样的人呢 恐怕多半是不可靠的 假如说一个人到处讲 自己给朋友带来多少好处的时候 这样的人恐怕是你需要远离的人 而管住怎么谈论自己的朋友 当然是谈论 自己给朋友造成了多少麻烦 而朋友呢 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帮助和支持 这个也就是咱们今天常说的感恩吗 那么第二呢 我们要弄清楚这个管报分金的真相 那有人说了 这管仲 毕竟是多分钱了吗 多分钱了当然就说明他贪财呀 这个当然就有点品质的问题了 其实这个事呢 当然也是管中自己说的了 那么在司马迁史记馆宴列传当中 那他在讲了管仲是贤者之后 紧接着就有一句话 这句话是什么呢 就说 管仲贫困 长期抱书 抱书终善欲之 不以为言 那么这句话其实就跟前面一句矛盾了 前面刚刚说管仲是贤者 而到这呢 又说管仲欺了鲍叔牙 一个贤者 怎么会做那些奇人的构当呢 所以呢这个地方 也是我们理解的一个要点 我们知道 其实呢对两个人关系的评价 那主要要以什么为准呢 当然是以当事人的感受为准了 就像人家小夫妻过日子 人家打打闹闹的 你不能说人家不幸福 也许那个就是人家的幸福状态 那么管报二人的关系如何 当然这个里头也要以他们两个人的 内心的感受为准 我们看到 司马迁用了一个词叫忠善遇职 就是这一辈子一职怎么样呢 善待管中 那么不以为 言没有怨言 我们想要如果是一个人包容一次 这个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包容 从不计较 如果是这个变成了一个常态 这个只能说呀这样做是出于心甘情愿 甚至都可以说是自觉自愿 所以完全有可能的给管众多分一分钱 这个是人家鲍叔牙提出来的 那鲍叔牙提出这个方案 就与他这个人的美德相符合了 所以 在这个山东淄博市 管仲纪念馆 这个管报之交这个厅的门口 有这样一副对联 是怎么写的呢 是交友交心 人生难得一知己 让金让项 天下至纯二楷模 所以 让金这个符合 鲍叔牙的高尚品格 也符合呢两个人当时的那种友情关系 那么这个管仲多分钱 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 在春秋时期 我们中国的工商管理 这方面的理论远远没有今天发达 所以那个时候合伙做生意呢 大伙分利的方式很简单 就是按照出钱的比例进行分配 没有考虑呢这个技术股 管理股这种干股 但是我们知道 后来的管仲 鲍叔牙那都是治国的能臣 所以呢他们在这个经营的过程中 可能就在追求这种科学管理 这种分配的公平 说因此 给管仲多分钱 这很有可能是体现干股这种思想 的最初的萌养 所以我们看其实这二人怎么样呢 他们进入了一个非常良性的合作模式 说一个有资金 一个有技术 一个是金主 一个是能人 所以这样的两个人呢 他们相遇了 结果是一拍即合 优势互补 精诚合作 最后呢修成正果 假如说呀 一个富豪和一个才子 富豪看才子是穷光蛋 而才子呢看富豪是大笨蛋 都关注对方的劣势或缺点 那这个世界上你是没有合作伙伴的 有人说了 那管中上战场还当逃兵呢 这个有什么理解 其实这件事呢 也是人家管中自己说的吗 我们后来人说了 说春秋无驿站 就是管仲当时 去当兵有可能是出于无奈 被卷入进去的 而去打这个不义之战 跟凤阳母亲相比 那当然哪个重要不不言而喻 说你让管仲抛舍母亲 去助咒为虐 这对于头脑清醒的管仲来说 他是不情愿的 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 那当时上战场打仗当逃兵 是要受到严厉的处置的 这个古今一样 那管仲多次当逃兵 还能活得下来 这显然是于理不腐 所以呢管中这一点也说夸张了 所以按照今天的理解 他有可能是管中这个人呢 比较注意自我保护 所以呢这个打的赢就打 打不赢呢 注意保护自己 那么呢不去蛮干而已了 管仲是一个伟人 他作为一个伟人 他的这种志向 胸怀观念 当然是普通人有的时候是无法理解的 所以呢忍辱负重 这个呢 是伟人成长的一门必修课案 我们看管仲 他年轻的时候 他曾经呢当过杂役 杂艺是干嘛呢 就是背点工具 走街串巷 你家那个割麦子吗 你们家盖房子吗 我来帮忙工 管三顿饭 那走的时候给个铜板就行了 说干过这种活的 管仲呢还帮人养过马呀 这个管仲养马就处在这个社会的下场 所以你可想 他内心中的感受是什么样子 那么管仲呢 在市场上做生意 曾经多次遭到侮辱 他无力还击 虽然呢 我们不知道那侮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但是他内心的痛苦 我们多少也能感受一些 孟子说了说 天将降大任于致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服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 就是说 一个即将承担重大历史使命的人 那么呢 他必然会经历非常痛苦的磨砺 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那么孟子的这句话 说的是谁呢 他明确的指出 管仲 就是这样一位担当大任之人 传颂千古的管报之交 反映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谊 然而后世很多人却颇有微辞 他们从功利的角度认为 论付出鲍叔牙的付出大 如果论收获 管仲的收获大 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友谊不对等 不公平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理解管道之交呢 请继续收看穿越春秋平管中 第一集管鲍之交的千古谜团 人世间的所有的这个友谊 任何一方不可能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尽管呢 他们付出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收获 但是呢如果你 仅仅从功利的角度来评价管报之交 那呢真的就偏离了他这事情的本质 为什么这样说呢 假如说我们就顺着这个思路 用功利的角度来看一看 那可能有的人认为是管仲的收获大 但是呢换一个角度想 鲍叔牙的收获可能更大 比如说第一种收获 两个热血青年在一起经商 经商之余呢 两个人游历山水 然后对坐小酌 秉烛夜谭 甚至呢背靠大树仰望星空 这个时候管仲 谈了什么呢 谈了他对宇宙 对天地对社会的种种洞见 树立了他对未来对事业对国家 对百姓的宏大目标 然后呢这个讲述了 他治国理政 改善经济 优化军事 发展科技以及重振华夏的多为构想 这些话题 鲍叔牙当然也是有足够的水平 可以参与讨论的了 但是在境界上 毕竟是无法企及到管仲的高度 所以管仲这个时候 他给鲍叔牙传递的是什么呢 那是智慧层面 精神层面 甚至是灵魂层面的倒影或启发 所以如果是这样一种状态的话 什么家境的差别 什么股份的大小 什么能力的不同 这些事情立即就变得不值一提了 那么鲍叔牙为什么后来 能够成为这个公子老师 我们想到这个里头 管仲对他的促进是巨大的 是管仲 使鲍叔牙更加关心国家大事 对治国理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呢 他就具备了为国家培养楚军的水平 所以这样呢 得到了古沃军的认可 因此呢才能够上岗工作 大展宏图 如果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 你说鲍叔牙的这个收获大不大 第二个收获 我们知道 后来管仲 辅佐的是国军的二公子鸠 而鲍叔牙呢 辅佐的是三公子小白 最后呢 小白 登基当了国军 那么呢最后呢 是什么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那我就想问一问了 辅佐小白 成为国军 然后呢建设齐国 称霸诸侯 这本来是谁的愿望 谁的职责 那显然是鲍叔牙的吗 因为鲍叔牙才是小白的亲老师吗 但是这些事谁干了呢 后来我们看到他主要是管仲干了 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说哎 管仲背着不忠不义的骂名 在齐国辛辛苦苦的工作了四十年 这个里头当然实现了他建功立业的 他的愿望 那同时客观上来讲 是不是也是帮助了鲍叔牙 实现了他的心愿 尽了他的职责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 鲍叔牙的收获大不大呀 那也是巨大的 并且呢鲍叔牙去世以后 鲍叔牙的后代 十余世都是明大夫 都有封印 所以道家在齐国是备受尊重的 因此 他是齐国政坛上一直非常强大的力量 而管仲呢 管仲去世之后 管家在重大的历史资料上 几乎没有出现过名字了 所以在 齐国政坛上的影响力也几乎没有了 说因此 我们一定要从功利出发 来说这件事的话 那是说不清楚的 到底谁的收获更大 从常理上理解 早该翻船的这个管报之交 为什么能成为一段历史佳话 那我的理解是 最关键的是两个人都抛开了功力 心灵有多少种形状 这个关系就有多少种形状 这广播二人 如果把功力引入到他们的友情当中 那这个友情呢 就沾染上了这个俗气 很世俗的成分 那么这样的友情当然 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普遍的 其实呢也是具有很大的合理性的 但是如果靠这种友情想要慰 籍一生 想要呢一起合作干成一件大事情 那恐怕就是力不从心的 是很难达到的 所以呢两个人管鲍之交 那就是那两个人不断的付出 互动的结果 如果是过于计较功利 那会怎么样呢 会把两个人他的这个关注的焦点 从共同创造 转移回来 转移来关注是否对等 不断的要求对等对等对等 那么话说回来 世界上有没有真正对等的友情 对于这个广告来说 两个人的背景 优势能力 个性都不相同 他们怎么对等起来 你得给他一个什么样的数学公式 经过多少计算才能够算出来 彼此付出的是几斤几两 获得的是几斤几两 能不能对等 所以抛开功力 恰恰呢这份友情是长久的

未来俄罗斯

“美国人曾经嘲弄俄罗斯:不过是个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 今天,美西方步步紧逼的战略目的,其实就是要把俄罗斯去核武器化,彻底将其变成像沙特阿拉伯一样的资源殖民地。” “如果未来普京不再执政,俄罗斯还能不能出现一位具有凝聚力的领导人? 未来俄罗斯有可能会再次转向亲西方,拥抱自由主义吗?” 邱文平演讲 中国人大多对俄罗斯文明了解不深,如果能够梳理俄罗斯历史上的西化梦想,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今天俄罗斯和西方决裂的大彻大悟。 我想谈的第一点是: 从彼得大帝到沙皇俄国灭亡,俄罗斯皇室和大贵族的西化梦想,和本土东正教传统是撕裂的,西化派和本土派对俄罗斯文明主导权的争夺在不断地反复。 彼得大帝的改革将俄罗斯带入了西方社会,其“全盘西化”的思想渗透进了俄罗斯大贵族和知识分子的骨髓。 不仅沙皇热衷于与西欧各国王室联姻,希望以此摆脱蒙古人带来的“野蛮人”标签,甚至贵族间的通用语言都是法语,最后发展到俄罗斯宫廷讲俄语都是件耻辱的事。 而以东正教为旗帜的本土派对西化派的抵制从来没有停息过。 沙皇其实是俄语“凯撒”的发音,而“凯撒”是罗马皇帝的专称。 俄罗斯本土派认为,东罗马帝国灭亡后,俄罗斯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法统,而西欧基督教世界只是源自被日耳曼蛮族灭亡的西罗马帝国,因此俄罗斯才是真正的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这种借助东西罗马帝国正统之争而构建的俄罗斯本土文明,获得了中小贵族和东正教信徒的坚定支持,和渴望“全盘西化”的皇室、大贵族形成了持续的对峙。 沙皇彼得三世的王后、普鲁士人叶卡捷琳娜,就抓住了俄罗斯本土派对过度西化的反感,借助本土力量颠覆了过度崇洋、出卖国家的彼得三世,以一个外国女人的身份成就了俄罗斯女沙皇的大帝神话。 俄罗斯双头鹰国徽直接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国徽,代表着亚欧帝国的特色和法统,同时也代表了俄罗斯内在的精神冲突: 超大的东方身躯和贫弱的西方文化相互糅杂,又相互冲突; 精神走向了西方,而身体依然留在东方。 统治者只能在西化派和本土派之间来回摇摆,对外侵略的沙文主义则是两派的黏合剂,导致了沙皇俄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扩张史。 第二点要谈的是,苏联的解体不仅是因为苏联共产党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也源于俄罗斯文化的西化传统基因。 我们很多人不假思索地接纳西方的说法,认为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中国的社会主义也必将步其后尘。 他们没有看到的是,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从一开始就有所不同,不同的道路自然有不同的命运,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继承沙皇俄国的沙文主义和不顾人民生活,是苏联解体的重大原因: 因为这些行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解放被压迫人民的基本原则。 疯狂干涉他国内政,导致了东欧国家仇俄心理一直延续至今; 而无视人民生活,和美国进行帝国争霸则是本末倒置,中国称之为苏修完全是有道理的。 邓小平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这是苏联给中国留下的深刻教训。 沙俄的精英西化潮流和本土东正教传统在苏联依然有强大的传承,并且在内外交困中逐步合流,最终颠覆了苏联。 东正教是俄罗斯传统国教,也是其本土文明的核心所在; 禁止东正教,却没有提供坚定的意识形态叙事,民众的信仰四分五裂,在关键时刻倒向了西化派。 苏联高层和精英从上到下接受西化思潮,不仅是制度失灵的结果,也是俄罗斯传统西化派的又一次回潮。 从深层的文化基因来说,马克思主义十分契合中国传统文化。 “子不语怪力乱神”,神或上帝在中国传统政治上从来不是主流; 中华文化的“民本”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的。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核心观念。 当这种朴素唯物主义遇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之后,中国人的思想得到升华——“民本”思想、“大同”梦想和人类的解放是互联互通的,差别只在于中国之前一直没有找到科学的系统理论,来阐释这种文明理念。 西方宗教的救赎只能来自上帝,“天定命运”的教条导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是合情合理的; 而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建立美好生活的理念坚定不移,“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后,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和文明活力; 这就是中西文明核心的区别。 更重要的是,中华文明从古至今从来没有自卑过。 在人类历史中,中国只在一百余年间落后于西方,而对自己文明的信心从无动摇。 世界先进的东西,对真正的中国人而言,只存在学习借鉴; 摇尾乞怜的“全盘西化”只是软骨病患者的呓语。 第三点,我们来谈谈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西化梦想的破灭。 今天回头来看,叶利钦的“全盘西化”和“休克疗法”彻底毁了俄罗斯: 在美西方“经济学家”的直接指导下,俄罗斯国家陷入破产,西方资本及其扶持的寡头抢劫、瓜分国有资产,人民陷入赤贫,民族陷入绝望,国家地位一落千丈,俄罗斯人的民族自信心跌到谷底,任人嘲弄侮辱。 至今思之,令人心寒。 苏联和俄罗斯领导人幼稚到相信美西方“融入民主世界”的鬼话,不仅是因为自身信仰和道路出了问题,也是因为他们没有看透美西方构建的金字塔国际体系: 本质上是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人国家居于顶端的基督教世界,座次都是按照WASP(美国白人新教徒)次序排列的,其中根本就没有俄罗斯人这种东正教异端的领导位置。 美国人曾经嘲弄俄罗斯:不过是个有核武器的沙特阿拉伯。 今天,美西方步步紧逼的战略目的,其实就是要把俄罗斯去核武器化,彻底将其变成像沙特阿拉伯一样的资源殖民地。 国家的命运有时是偶然的,叶利钦选择普京是出乎西方和寡头意料之外的。 如果没有普京这样坚定的爱国者,美西方完全可以通过代理人和资本寡头控制俄罗斯,就像今天的乌克兰一样。 而正是普京对资本寡头和外国代理人坚定地打击,才让俄罗斯有了喘息之机。 最后我们要重点谈一下俄罗斯的大彻大悟。 普京最初是个温和的“西化派”,依然意图融入西方世界,如加入G8集团(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倾力与默克尔的德国交好。 普京一直表示“愿意和美国伙伴的任何总统合作”,为此不惜承认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将自己降格为地区大国; 不顾国内本土派的反对,倾力支持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 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对西方世界的情深义浓。 而美西方极其傲慢的帝国主义特色彰显无疑,在他们眼中,一个战败国谈什么尊严。 北约持续六轮东扩,鼓动周边国家的“颜色革命”,让普京终于明白: 西方世界从来就没有打算接纳俄罗斯这个异端,他们只是意图通过天花乱坠的“民主”、“自由”谎言和恶毒的阴谋,将俄罗斯变成附庸,最好加以肢解,一劳永逸地解决俄罗斯。 每当大贵族、精英知识分子全面倒向西方世界的时候,俄罗斯本土派的民族主义都会迅猛地崛起: 因为他们代表了被打压、被凌辱、被剥夺的俄罗斯普通百姓,其催生的民粹主义狂潮席卷俄罗斯,危及政权的稳定,迫使俄罗斯精英不能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国家往何处去”这个终极命题。 饱受诟病的俄罗斯政治学者亚历山大·杜金指出: “这是一场文明的冲突——俄罗斯文明与反俄罗斯文明的冲突”。 杜金的国家理论模式是: 构建一个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联合的斯拉夫民族国家。 而布热津斯基早就断言: 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就不是一个世界大国,俄乌冲突就是这两种政治理念的直接较量。 从当前局势来看,俄乌国家层面的联合已无希望,但近期乌东地区俄罗斯族占多数的多个州宣布独立,要求加入俄罗斯,俄罗斯整合斯拉夫民族的政治构想得到初步的实现。 当军事上面临合围风险时,军队应该收缩战线; 而美国遥控指挥的乌军,完全无视这种原则,以“钉子战术”把乌克兰士兵当成人肉炸弹,尽最大可能造成双方的伤亡,以加剧俄乌民族之间的仇恨,达成彻底分裂俄乌关系的目的。 目前来看,双方的战略目的各自达成了一半。 接二连三的欺骗和谎言让俄罗斯忍无可忍,“全盘西化”的道路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代价是变成西方的奴仆: 这是本土派民族主义决不能接受的。 普京发动所谓的“特别军事行动”,还是怀有最后一线希望,意图借此捅醒西方: 聆听一下俄罗斯的安全忧虑。 但美西方发动的史无前例的制裁彻底打碎了普京的幻想。 俄罗斯融入西方的迷梦做了几百年,今天才在冰冷的现实面前醒了过来。 纵观俄罗斯人百折不挠、意图融入西方的悲惨历史,实在是感慨万千。 顿巴斯老奶奶打着苏联国旗,迎接乌克兰士兵遭到羞辱的一幕,让世界上无数善良的人落泪。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基辅、哈尔科夫和克里米亚,数以百万计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一起为祖国流尽了鲜血; 攻克柏林的是苏联红军的乌克兰第一和第二方面军。 短短三十年间,一代人的时光,乌克兰人就背弃了自己的历史。 他们不记得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俄罗斯未来是走向民族主义、沙文主义还是又回到社会主义,抑或是出现一种糅合了欧亚主义和东正教传统,面向东方的新理念? 这都是需要俄罗斯人自己回答的问题。 没有坚定的国家理念和意识形态体系,国家只能在混乱撕裂中走向衰败。 俄罗斯的西化执念和今天的大彻大悟是值得中国人好好思考的。 历史循环又螺旋式地走到了起点,多极格局的雏形已经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主持人: 邱老师的演讲给我们梳理了几百年来俄罗斯的西化梦想,如何一步步地加深,又一步步地变化,一直到现在,他们有了大彻大悟。 我也想问一下张老师,在您看来,俄罗斯到底悟到了什么? 张维为: 1990年代的时候,俄罗斯经历了私有化、民主化,结果是苏联解体了,财富被华尔街洗劫一空了,这时候真的很多人开始大彻大悟。 现在俄罗斯经常运用莎士比亚那句名言“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 他们觉得如果普京再不采取军事行动的话,俄罗斯将被进一步肢解。 原来比较亲西方的俄罗斯前总理梅德韦杰夫,其在不久前说的一段话我觉得很有代表性。 他说:“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任何市场经济的旗帜上写的是什么? 神圣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即使世界灭亡,法治也会胜利; 即使一切灭亡,私有财产还在。 但是西方今天在做什么? 全不要了,好吧,听着,这是一场没有规则的战争,这个经济秩序我们也不要了。” 这样的话,就是一个典型的非常深信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政治人物的大彻大悟。 而且背后实际上是一批人,包括他们知识界的人开始大彻大悟。 我自己跟俄罗斯智库有一些接触,坦率地讲,他们现在普遍比较羡慕中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他们认为中国绝对是非西方板块的经济领袖,他们也在非常认真地研究中国模式中的战略规划能力、宏观调控能力。 所以这次,我觉得俄罗斯是大彻大悟了。 邱文平: 它的大彻大悟,其实是它梦想破灭的根本,其实是一种无路可走的觉悟。 所以它也开始系统地思考非西方世界,尤其是和中国的关系,这是一个方向。 主持人: 这个彻和悟就代表它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这个思想拧成一股绳很重要,那么在普通民众的心中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维为: 实际上俄罗斯这个民族,是一个比较喜欢理论思考和哲学思考的民族,他们很多学者在思考; 在民间也是有基础的,因为苏联解体、私有化、自由化带来很多灾难的影响,俄罗斯老百姓也都体验过了。 所以这次大彻大悟,我觉得涉及面是蛮广的。 比方说,我自己跟踪了一下,他们有几种理论,其中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俄罗斯的欧亚主义,他们有一个概念叫做“俄罗斯世界”,说我们自己就是一个世界。 它背后还受到东正教的影响,特别强调家庭、集体、国家、道德情感; 他们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西方自由主义下边的个体,权利大到只讲人权,不讲义务,不要集体,不要社会。 东正教讲的是有人性的个体,这个解构是蛮深刻的。 现在俄罗斯人在反思这些东西,西方自由主义带来的问题,欧亚主义可以解决。 我跟他们交流,有一点我觉得蛮有道理的,欧亚主义至少是从两个角度来看问题的,一个是欧洲角度,一个是亚洲角度,把它们融合在一起,这个已经比西方要开阔很多。 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俄罗斯的学者总体上比西方学者更加开放、包容一点。 邱文平: 俄罗斯构建自己本土文明的大彻大悟,这是被迫的。 还有一种是什么呢? 西方这样强烈地制裁,它也希望俄罗斯大彻大悟,他们希望俄罗斯能彻底地归顺。 你要知道俄罗斯的西化主义是异常强大的,它的代理人和寡头是死而不僵的。 所以对俄罗斯来说,道路是非常艰难的,当然前途是光明的。 主持人: 有了这些相对明确的理念之后,接下来就看这条路怎么走。 张老师,您觉得俄罗斯接下来要往哪个方向去? 张维为: 俄罗斯实际上在进行一些探索。 我真觉得我们需要关注,对我们建立“后西方时代”的新国际秩序会有启发的。 俄罗斯讲的是“主权民主”,老百姓直选,一人一票直接选总统,这个民主不允许任何外国人来干预,绝对主权下边才有这样的民主。 经济上就把货币战争变成“货”与“币”的战争。 有一个理论叫做“依附体系”,就是中心是西方国家,外围国家是非西方国家,都依附中心,中心国家赚得盆满钵满。 过去苏联是独立于西方中心的一个板块,也独立于(非西方)依附板块,是一个单独的板块; 而在苏联解体后,在后来西方自由主义的所谓改革方案下,俄罗斯被降到了依附板块,给西方提供能源。 这对俄罗斯来说是奇耻大辱,而且确实也使得他们的财产被洗劫一空。 现在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又重新开始恢复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 这是我对他们经验的总结,他们还在探索,但我觉得蛮有价值的。 邱文平: 战争的胜负决定了道路的成败,如果这次战争最后打败了,那么你说任何东西都是没有用的。 因为我们从历史上就知道,在克里米亚地区,战争不是没有的,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就是英法和土耳其联合来对俄罗斯展开的,而俄罗斯战败了,沙皇尼古拉一世自杀了。 这场战争的失败,严重地贬损了当年沙皇俄国的地位、声望及民族士气。 今天实际上也是一样的。 主持人: 我们刚才的分析,不管是俄罗斯思想的转变也好,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也好。 如果除了像军事冲突之外,还有其他的冲突,俄罗斯国内上下能不能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合力,来做一个对抗? 张维为: 实际上这次冲突,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文明的冲突,也就是斯拉夫文明和盎格鲁-撒克逊文明的冲突。 过去我的体会不是很深,我在欧洲待的时间比较长,我的欧洲朋友主要是英美的,还有法国的、瑞士的。 如果在私下交谈,他们会说,斯拉夫人老是给我们找麻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是这样的。 所以他们实际上把斯拉夫人看作长着白皮肤的蒙古人、鞑靼人,这种种族因素、文明差异因素实际上是很根深蒂固的。 我们外边的非欧洲人往往感觉不出来,但是国外待的时间多了,你会感觉出来,是有这个差别的。 现在在这一点上,俄罗斯觉悟得很厉害,知道(西方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西方就是这样的,他们处在食物链的最高端,你不能来和他们分享的,不让你上桌的。 邱文平: 基督教世界实际上分成了三块,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 东正教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东正教,它认为它代表了罗马帝国的正统,在文明上一直跟以天主教、新教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争夺文明中心。 在大国冲突中,必须占据道德制高点,将对手污名化,才能够蛊惑最大的同盟。 所以,美西方对俄罗斯展开的是一场互相影响、互相交融的“复合战争”,不仅是军事政治的,也是文明的冲突。 张维为: 你仔细看英美报刊里边对东正教的形容,他们现在当然也注意“政治正确”,不会讲太过分的宗教上的骂别人的话,但是你可以感觉得出来,它就告诉你,东正教跟我们这个新教是不一样的,东正教跟政府从来都是合作的,而你跟政府合作,就是不对的。 它从这样的角度,来间接或直接地描绘东正教,那就是非我族类,跟我们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 美西方等一些国家会明确地不希望这个地方能够那么的和平,它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影响俄罗斯的认知统一。 这意味着俄罗斯走这条路,注定了还会有巨大的挑战,是吗? 张维为: 总体上我觉得这次军事行动的意义将非常大。 现在看来,我觉得形势对于俄罗斯是比较有利的。 《纽约时报》最近登了一篇社评文章,第一次说俄乌战争已经变得比较复杂了,美国准备好没有? 它里边就问了好几个问题,都是跟原来美国包括《纽约时报》整个基调不一样了的,这我第一次看到。 另外,北约和美国提供重武器给乌克兰,但是现在俄罗斯证明你重武器进入乌克兰,我可以把它给炸毁,这是非常厉害的。 过去它们觉得可能不会,现在你看乌克兰已经缺油了,90%的加油站没有油了,这个仗怎么个打法? 然后就是经济制裁,也没有产生效果。 所以俄罗斯有定力,它可能能够实现它的战略目标; 而实现之后,对于普京主义或者叫欧亚主义也好,都会是巨大的推动。 同时在这一次的整个过程中,我感觉俄罗斯的知识界也好,精英也好,老百姓也好,对中国的感觉是非常好的。 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中国是中立的,而且我们也是伸张正义的。 我们知道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它的起因是北约的不停东扩,我们把这个问题讲得非常清楚。 而且双边的贸易在大幅度增加,前两天我们的空军又进行联合演习,这都是非常正面的东西,俄罗斯是非常高兴的。 同时我们也一直讲,我们特别希望乌克兰、俄罗斯能够和平地解决问题,乌克兰也是我们的朋友。 观众提问 提问: 如果未来普京不再执政,那么俄罗斯还能不能出现一位具有凝聚力的领导人? 未来俄罗斯有可能会再次转向亲西方,拥抱自由主义吗? 俄罗斯可以如何彻底防止西方民粹主义的侵蚀? 张维为: 实际上我们跟俄罗斯的智库有一些交流,交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包括干部选拔制度,他们特别感兴趣。 据我自己的观察,虽然他们没有像我们这么系统的一整套的制度,包括中组部(的作用)、党校学习、各个层面的历练,但是他们也有一些自己的安排和做法,出了不少能打仗的人才,如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 现在议论比较多的还有罗戈津,也就是现在的副总理,主管经济和国防工业,而且对西方的态度也非常强硬,对西方问题看得也比较透。 俄罗斯还是有人才的。 只要这个军事行动的形势发展对俄罗斯有利的话,大概率是普京的路线能够继续下去,这是大势所趋。 “后西方时代”秩序的建设、制度的建设、思想的建设,俄罗斯在这些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邱文平: 在普京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领导人。 我们不能脱离历史传统来谈问题,无论是现在的俄罗斯、苏联,还是沙皇俄国,它有传承的。 我是认为在普京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个有凝聚力的总统,至于走向哪一个方向,就要看这种自由主义的根基在于什么地方。 我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真的拥抱自由主义吗? 今天当中国人民的福祉已经急速地赶上西方的时候,我觉得我们青年一代才会这么有自信心。 所以人民的福祉是一切制度的试金石,并不在于你国家领导人的强势或弱势; 如果你能让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过好日子的话,我觉得其实自由主义不再是一个威胁。 提问: 现在美国大搞“地缘政治”,它们的手段无非是“北约东扩”、“印太战略”。 它们这手段跟我们所倡议的“一带一路”相比起来,本质区别是什么? 张维为: 美西方那个代表了落后,我们这个代表了先进。 它还是以军事为主,我们是以经济为主; 它们是排他的,我们是包容的。 我觉得这是两者最大的差别。 以军事为主的方式,如“北约东扩”、“印太战略”、搞亚洲的小北约等等,在21世纪,特别是对于像中俄这样的大国,越来越没有意义,我们根本不怕你。 你看,就在它们四国在日本举行峰会的时候,中俄两国的军机在日本附近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军事上我们一点都不怕你们。 最近布林肯国务卿又在讲什么重塑、不和中国打“冷战”,但是要重塑中国周边的战略环境。 这些全是非常落后的理念。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又拥有规模最庞大的中产阶层,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被你封锁围住,一点用都没有? 如果你退出全球化,我可以照样带着130多个国家进行全球化。 我们的“一带一路”是非常明确的,“共商、共建、共享”,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理念,就是你根据自己的意愿加入我们,我们一起合作,利益分享。 你看好了,最后国际竞争,理念是最重要的,理念一定要领先,但背后要有强大的实力保障,这个非常重要。 过去光讲理念,没有实力,那是不行的。 今天很简单,比方说美国搞东盟峰会,我一点都不担心的,中国和所有的东盟国家都是它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投资伙伴。 美国能提供什么东西? 美国提供1亿5000万美元——我们都笑了,这个大概只够他们的机票(之类)多一点点,我们给东盟的10倍都不止。 当然我们与东盟是互利的合作。 所以这个时代真的不一样了,我觉得我们进入“后美国时代”了,把这些东西看得非常清楚,摆在适当的位置,它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邱文平: 从历史上看,美国这种帝国主义策略其实沿袭了历史上大英帝国、沙皇俄国这些帝国的思路,它们并不想给所在国人民带来好处,并不会想对周边国家作出更好的一种贡献。 而我们中国“一带一路”是说共同发展、合作发财,我们可以有着繁荣的共赢、共生。 所以说我们在非洲、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非常受欢迎,就是因为我们根本不干涉你的内政,建设你自己的社会,然后我们共同谋发展。 张维为: 非洲国家多数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 你看英国人是最早到非洲进行殖民的,它占了非洲最好的地方,给非洲建的航空(系统),比方说要从西非的加纳到东非的肯尼亚,对不起,没有直航的,必须绕到伦敦。 中国是给非洲地区自己建一个单独的航空网、公路网、铁路网,当然这些工程还在进行之中。 我们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平等互利的原则,所以在非洲非常受欢迎。 随便西方怎么骂中国“一带一路”,你到非洲去问问,无论是民间、官方,总体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评价都非常之高。 提问: 从冷战到如今的俄乌冲突,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是出于它对本身霸权利益的考虑,还是说因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 张维为: 我觉得利益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美国特别不能容忍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这点非常明确,而现在看来只有俄罗斯和中国是可能挑战它的,所以它无论如何要打压这两个国家。 对俄罗斯,它要进一步分化,再缩小,它觉得俄罗斯的块头还是太大了,而且俄罗斯的资源是西方国家非常想获得的。 你不要以为不可能,他们也算过的,只不过他们的算法实际上是错的,就是我说的用名义GDP来计算,一算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就是个西班牙,那我们(美西方)可以肢解它,分分钟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培养“第五纵队”,培养“精神美国人”,从内部搞“颜色革命”,甚至不排除搞政变什么的,再加上军事手段的威胁,到现在,可以说(美西方)都没有放弃这些东西。 但普京也是一个很厉害的领导人,再加上俄罗斯确实有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开始意识觉醒,且这个觉醒是有深度和厚度的。 这次军事行动,如果最终比较顺利的话,那么对他们彻底摆脱西方的干扰会很有帮助。 意识形态很重要,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工具,就是因为需要把俄罗斯给弄垮、打垮,所以需要一整套的意识形态的话语建构——比如我们是民主的、你是专制的; 我们是富裕的、你是贫穷的; 我们是强调个人的、你是强调政府的; 等等。 但是现在,俄罗斯这方面也在解构它。 邱文平: 从我的角度来看,文明和制度不是两张皮,什么样的文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制度。 伊斯兰世界的国家,它基于自己伊斯兰教的文明产生自己的制度; 美西方是基于自己传统的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概念,来推导出一套民主制度; 而俄罗斯和中国各自发展得不同,所以意识形态的差别还是有的。 其实俄罗斯的东正教文明和西方基督教世界的文明,冲突没有那么剧烈。 所以它(美西方)本质上还是为了帝国争霸,就是说以意识形态或者是文明民主的概念作为先导,以国家实力作为后盾,展开的全面“复合战争”,这种帝国争霸的思路其实非常清晰。 但是从现在的发展来看的话,最终的冲突其实是很难弥合的。 因为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诞生于西方基督教世界的观念,它的国际体系具有非常单向度的不宽容的特色,没有我们东方唯物主义及中国传统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他们是以剥夺和掠夺为目的的,所以会无所不用其极。

游牧民族

华夏文化文明史始于商周时期,关于夏朝的存在史学界目前尚无定论。 游牧民族最早历史其实也可追溯到商周时期。 其中,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蒙古相继出现,并影响了历史进程。 商周时期主要就两大势力,被称为“匈奴”和“东胡”。 后来匈奴势力迅速崛起,几乎干掉了整个东胡,可怜的东胡势力范围逐渐缩小,被挤压到东北地区,还被分类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鲜卑”,一部分为“乌桓”。 到了汉朝时期,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为大将,多次征伐匈奴,匈奴势力开始衰微,鲜卑崛起。 匈奴后来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三国时期。 中原地区魏蜀吴三国鼎立,中原内乱无暇顾及游牧民族,鲜卑势力变得异常强大,取代了匈奴的存在。 与鲜卑相比,弱小的乌桓更加衰微,最后被曹操消灭。 从晋朝到后来的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分成了东、北、西三大部落。 拓跋鲜卑其实就是北鲜卑。 鲜卑贵族慕容氏在西鲜卑和东鲜卑都很有地位,西鲜卑后来在慕容氏的带领下跑到青海东部安营扎寨,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吐谷浑。 鲜卑拓跋后来创立了北魏,这就是南北朝中长江以北的王朝。 当时有一个柔然部落,是鲜卑的附属奴隶,后来拓跋南迁,柔然势力开始强大,后来竟与鲜卑分庭抗礼。 南北朝时期,柔然已然十分强大,后来也拥有了自己的奴隶,这些奴隶部落被称作“突厥”。 刚开始突厥是打铁出身,十分卑微。 但突厥部落族人拥有凌云之志,壮志雄心。 最终竟然把柔然消灭掉了。 突厥部落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到了隋朝,得益于隋朝文臣的离间计,强大的突厥汗国开始分裂,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就是东突厥和西突厥。 分裂之后的突厥也是十分厉害,只是隋朝很快灭亡,迎来了强大的唐王朝,突厥逐步瓜分。 再往后突厥复国成功,又恢复了一定势力。 到了唐玄宗时期,李隆基非常痛恨后突厥的嚣张气焰,开始讨伐突厥。 原突厥的小跟班回纥开始倒向唐王朝,并在李隆基的支持下最终消灭突厥,建立了自己的回鹘汗国。 只是以游牧为核心的民族向来居无定所,并且迁徙也十分迅速。 看似突厥被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后来又被唐王朝消灭殆尽,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势力碍于唐王朝的势力,当时很多已经西迁。 唐朝统治突厥人并不容易,活跃在广阔草原上的突厥人时叛时降。 公元8世纪阿拉伯势力进入中亚,各方的博弈更加复杂,届时更多的突厥部落选择向西迁徙。 西迁的突厥部落,离开中亚缓慢西行,继续“逐水草而居”,他们从9世纪起皈依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很快发觉突厥人的军事素养,他们不仅性格坚韧,而且骑射一流。 于是,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开始招募突厥奴隶兵,到9世纪末的时候,突厥奴隶兵实际控制着帝国的军事力量。 公元11世纪,阿拉伯帝国衰败,突厥人趁机填补权力真空,一个叫“塞尔柱帝国”突厥政权崛起于中东,统治着波斯到叙利亚的地盘。 公元12世纪,游牧的突厥人在安纳托利亚中部(曾经属于拜占庭帝国领地)建立1个小政权,叫“鲁姆苏丹国”。 鲁姆苏丹国的突厥人源自塞尔柱帝国,他们的东部是塞尔柱帝国,西部是拜占庭帝国。 公元13世纪初达到鼎盛状态。 后来强大的蒙古帝国诞生,征伐范围跨越亚洲,直至欧洲。 突厥部落也不得不屈服,成为蒙古的一个附庸国。 而出自西突厥的奥斯曼人,却在昙花一现的蒙古帝国之后,建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奥斯曼帝国,并保持了600余年。 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最高统治部落(可汗郁久闾氏本部)为鲜卑别部的一支。 当时中原正经历东晋十六国后期、南北朝纷争对峙。 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柔然与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长期的并立。 柔然主要游牧范围大体为今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地区,西面可达阿尔泰山西麓,东面至额尔古纳河西岸地区,核心区在今蒙古国,有时汗国向西势力可达古代西域即今中亚和中国新疆,向南势力可达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一带。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 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鬼方”、“猃狁”、“北虏”、“北狄”等。 “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 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部落的人智力低下,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并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