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型 | 病例 | 治法 | 方例 |
寒 | 指一般表寒和里寒现象,如因寒邪或阳虚引起的恶寒、四肢厥逆、以及寒疝、寒霍乱等。 | 热 | 用辛热药包括回阳在内,如四逆汤、大乌头煎、小青龙汤、桂附八味丸等。 |
热 | 指一般表热和里热现象,如温病、暑热,及口疳、咽喉肿痛小溲短赤等内热症候。 |
寒 | 用清凉药包括滋阴降火在内,如白虎汤、六一散、银翘散、大补阴丸等。 |
坚 | 措腹内坚硬有形的一类病症,如癥瘕、痃癖等。 |
削 | 用克伐推荡药,多与攻剂相结合,也包括敷贴法,如削坚丸、鳖甲饮子、克坚膏等。 |
客 | 指时邪侵袭的一类病症,(内经论运气有主气和客气的名称)如伤风和其它时病等。 |
除 | 用发汗、化湿等祛除六淫的药,如麻黄汤、香薷饮、神术散等。 |
劳 | 措疲劳过度现象,(内经称作劳倦)如头晕不能用脑、记忆力薄弱、四肢怠惰等。 |
温 | 用温养来增强体力,多与补剂相结合,如四君子汤、归脾丸、人参养营汤等。 |
结 | 指邪气痰浊郁结,包括部分外症在内,如结胸、痰核、流注、乳癌等。 |
散 | 用诮散药包括敷贴法,如小陷胸汤、千金指迷丸、小金丹、硇砂膏等。 |
留 | 一指脏腑积滞不能排除,如留饮、停食、蓄水、便闭,以及妇科经阻等。 |
攻 | 用攻逐泻下药,如十枣汤、大承气汤、舟车丸、抵当汤等。 |
燥 | 指津液缺乏现象,如口渴、皮肤皴裂、大便困难等。 |
濡 | 用滋润药,如琼玉膏、沙参麦冬饮、增液承气汤等。 |
急 | 指一般拘急强直症状,如口噤、项强、手足拘挛等。 |
缓 | 用舒展缓和药,如资寿解语汤、透经解挛汤、木瓜汤等。 |
散 | 指耗散不能约束的病症,如盗许、滑精、遗尿、久泻及妇科崩漏等。 |
收 | 用收敛固涩药,如牡蛎散、金锁固精丸、诃子散、女科固经丸等。 |
损 | 指一般亏损虚弱病症,如五劳、六极、七伤、及阴虚、阳虚、中气不足等。 |
益 | 用滋补强壮药,如六味地黄丸、八珍汤、补中益气汤、龟鹿二仙胶等。 |
逸 | 指运动障碍的现象,如瘫痪、痿痹等。 |
行 | 用行血活络药,包括推拿法,如小活络丹、疏风活血汤等。 |
惊 | 指一般不安定现象,如心悸、失眠易醒、梦多惊惕及小儿惊风抽搐等。 |
平 | 用稹静药,如朱砂安神丸、抱龙丸等。 |
〔语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上说,因为病轻浅,可用宣散法来祛其邪;
因为病深重,可用减除法来平其势;
因为病退而正气虚弱,可用补养方法来辅助其体力的恢复— —形体不足的用气药温补,精髓不足的用味药滋补。
病在上焦的可以因其高而摧吐,在下焦的可以因其下而导泻,如在中焦胀满的可用诮运和中来逐渐排除,也有在肌表的可用渍形法取汗或内服药发汗。
邪势妄行耗散的当予抑制收引,结聚盘踞的当予疏散泻下,必须观察病的在阴在阳,分别邪的属刚属柔,病在阳的也可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治其阳。
同时明辨气分和血分,按其病源所在,血分实的予以逐瘀,气分虚的予以升提。
〔名词浅释〕渍形:渍是潮润,渍形是指用薰蒸取汗。
据“世医得效方”记载:“蒸法以薪火烧地良久,扫除去火,以水酒之,取蚕沙、柏叶、桃叶(李念莪注作桃枝,疑误),糠、教皆可用,相和铺烧地上可侧手厚,上铺草席,令病人卧温复之,夏月只布单复之,汗移时立至,俟周身至脚心自汗漐漐,乃用温粉扑止。”这是一种“劫之”的方法,过去多用于急症。
刚柔:据马玄台注:“难经十难,以五脏之邪相干为刚,六腑之邪相干为柔。
盖阳经为腑,邪始感故为柔,阴经为脏,邪入深故为刚。”简单的说,指病邪的强弱。
〔体会〕本节承接上文来说明适当地运用一般疗法,关键在于一个“因”字,含有因事制宜和因人而施的意思,故指出病势的轻重,病所的高下,以及其它情况,作为灵活运用的依据。
又从邪、正两方面提出了一些例子,关于邪实方面,分出轻和重、上和下等不同治法,关于正虚方面,分出形和精、气和血等不同治法。
这些例子当然不够全面,但可以看到祛邪、扶正是治疗的两大纲领,怎样选用“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等等方法,达到又适合又迅捷地发挥治疗作用,实为临床上的重要一环。
主要是同一病因,由于发病的场所不同,治法截然异样,只有寻出病所,处方才有目标,不犯似是而非、隔靴搔痒的毛病。
然而人体是有机的联系,不能把《内经》所指出的病所呆板地孤立起来,也不能把《内经》的每一种治法简单地看待。
故“轻而扬之”的“轻”字,与“高者越之”的“高”字,“在皮者汗而发之”的“皮”字都有关联;
“扬”字与"越”字、“发”字以及“实者散而泻之”的“散”字都应结合。
也就是说,或疏散风寒暑湿等邪,或宣化肺脏痰浊,或催吐来解除胸中痰食水饮的郁结,都属“轻而扬之"的一类。
习用的如: (1)感冒风寒,用神白散(豆豉、白芷、生姜、葱白、甘草);
(2)风温初起,用银翘散(银花、连翘、桔梗、薄荷、荆芥、豆豉、牛蒡、竹叶、甘草)‘(3)伤风咳嗽,用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
(4)风热头痛,用菊花茶调散(菊花、僵蚕、川芎、薄荷、荆芥、防风、细辛、羌活、白芷、甘草);
(5)鼻渊流涕腥秽,用苍耳散(苍耳子、薄荷、辛夷、白芷);
(6)伤寒胸中懊憹,用栀子鼓汤(豆鼓、山栀)……,皆归于轻扬的范围。
以此为例,下面所说的“减”、“竭”、“泻”等,也包括了轻泻,重泻、泻水、泻宿食等在内,亦即包括了常用的大承气汤(枳实、大黄、芒硝、厚朴)、脾约麻仁丸(麻仁、芍药、杏仁、大黄、枳实、厚朴)、大陷胸汤(甘遂、大黄、芒硝)、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和舟车丸(牵牛子、大黄、甘遂、芫花、大戟、青皮、橘红、木香、轻粉)等方剂。
必须分辨,“泻之于内”不同于一般的泻,它的含义是健运消导,有帮助机体自然抗病能力使之与祛邪药物协同起来消除病邪,并不以攻泻为惟一手段。
成方中如枳实消痞丸(人参、白术、枳实、黄连、麦芽、半夏曲、厚朴、茯苓、甘草、干姜)治满,中满分消丸(厚朴、枳实、黄芩、黄连、半夏、陈皮、知母、泽泻、茯苓、砂仁、干姜、姜黄、人参、白术、甘草、猪苓)治腹胀,芍药汤(芍药、黄芩、黄连、当归、肉桂、甘草、槟榔、木香)治痢下赤白,以及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的助消化等,虽然具有泻下性质,显然与单纯的泻下有所区别。
故这里的”泻之于内”,不得肤浅地解释为内部积滞当用泻法,应该从“中满”两字体味其用意。
至于前人对于祛邪的方法,不论发汗、催吐、利尿、通大便等,凡是用来排除实邪的都叫做泻,内经常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作为相对的一般治法,又不能与本节狭意的泻相提并论了。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病因 外感 风、寒、暑、湿、燥、火、疫……内伤 情志、劳倦、饮食、虫积……(损者益之.包括塞因塞用)病型 虚- 劳者温之(疲劳宜温养)燥者濡之(枯焕宜滋润)嗷者收之(耗散宜收敛). 惊者平之(惊惕宜镇静)(客者除之,包括通因通用)实 坚者削之(坚满宜克伐)结者散之(结聚宜诮散)留者攻之(积滞宜排除)急者缓之(拘急宜舒缓)逸者行之(靜逸宜活动)(因其衰而彰之)病症 病所 虚 表 形不足者谥之以气(如补气建中、益胃升阳等)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如固表敛汗、涩肠止泻等)里 精一精不足者补之似味(如滋肾填精、益髓补脑等)气一气虚宜掣引之(如升举气陷、血脱益气等)阴一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如滋阴退蒸、甘咸养阴等)阳一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如温朴命火、扶元回阳等)(其实者散而泻之)实 表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洳辛潞表、清疏透邪等)其有邪者镄形以为汗(如芫荽透疹、桃叶取汗等)里 因其轻而扬之(如宣肺化痰、微辛疏散等)因其高而越之(如酸苦涌泄、烧监探吐等)中满者泻之于内(如散郁除痞、健运分清等)咽其重而减之(如消积导滞、攻逐水饮等)其下者引而竭之(如润肠通便、急下存阴等)血实宜决之(如活血通经、散瘀消徵等)总的治法 正治反治附注:此表内容限于本篇记戢,不够全面,为了分类,也不能避免偏于片面。
如"客者除之”是指一般外感,现在作为提纲;
“逸者行之”在虚证和实证都可发现,以常见者多气血凝滞,就归入实证方面;
又如“懔悍者按而收之”注解颇不一致,从字面来说,慓悍似属实证,但一般慓悍证如吐血、泄泻、大汗等多属虚证,即使因实证而引起不能制止的吐血、泄泻、大汗等,到严重状恐时外表多呈虚脱现拿,故最后考虑,置于表虚一门了。
是否合式,留待讨论。
病的发生,必然有因、有形、有所,治病必须把病因、病型和病所相结合,全面地考虑治疗方针,这是《内经》的大法。
后人依据这思想指导,定出多种活法,丰富了治疗的内容。
故“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只是一个发汗法,《伤寒论》里就有不同的发汗方剂,发展到“温病条辨”又增添了许多不同的发汗方剂,并且两书里都记载了当用发汗而不可发许的禁忌条文。
这种掌握症状的特点和病人的特点来分别解决治疗问题,与《内经》学说是完全一致的。
苏联华格拉立克教授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代表大会上报告,讲到《内经》和其它古书中的中医治疗措施,大致说:“治疗永远应当是严格地个体特异化的,并且应当根据病人病情的改变而改变处置方法;所有的治疗都应当是综合的,同时又是针对疾病的情况的。”我认为这几句话有力地表达了《内经》的治疗精神,也说明了重视病人的个体特征而予以个别治疗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因此,我们要在《内经》的大法里寻出活法,并在后人.的活法里认识大法,不嫌重复,列表如上:在上表内可以约略认识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例如:胸腹胀满症,倘然求得病因是“食”,在病型所指示的就是“留者攻之”,在病所方面,可分别在于上焦的依照“因其高而越之”使用催吐,在于中焦的依照“中满者泻之于内”使用消运,在于下焦的依照“其在下者引而竭之”使用泻下;
又如:病人主诉头晕、形瘦、气短、肢软,倘然求得病因是“劳倦”,在病型所指示的就是“劳者温之”,在病所可分别其属于那一方面的虚弱而采用适合的补养;
如果再有心悸、失眠的,则依“惊者平之”例助以镇静,有多汗或遗精的,则依“散者收之”例助以收涩,再有疲劳过度兼见虚热,则依“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助以滋阴退蒸。
只要掌握规律,不难随机应变。
〔补充〕在复杂的治法里,主要是辨别疾病的表里、虚实,故至真要大论曾有总纲提出:“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既不从内,又不从外的意思,即后世所说不内外因)。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
无积者求其脏,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行水渍之,和其中外,可使毕已。”
〔应用〕必须熟记。
中医辨证用药,对病因、病型和病所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了解这些基本原则以后,才能具体地分析具体病况,定出治疗的方针,适当地选择方药。
〔原文〕